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色香味商情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作家 任蒙)

任蒙簡介:

任蒙,著名作家、文化學者,湖北廣水人。40年來在各地報刊發表過數以千計的作品,出版有詩歌、散文、雜文、文藝理論等專集25部,其中以詩論詩的《詩廊漫步》曾多次再版和重印;《任蒙散文選》再版3次,被譽為“當代實力派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曾獲首屆“全國孫犁散文獎”唯一大獎、冰心散文獎、全國首屆魯迅雜文獎金獎。

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特聘教授、湖北警官學院、武漢商學院客座教授。已經出版《任蒙散文研究》《任蒙散文論集》《大散文的藝術風采》等研究和評介任蒙的文集5部。

(此文系任蒙為大型飲食文化工具書《中華廚聖食典》撰寫的序言,該書於2016年5月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廣水美食漫談(上)

廣水地處江淮之間,這塊古老的土地談不上多麼富饒,但也不屬於貧困地區。全境大部分面積為低山丘陵,河溪交錯,池塘密佈,屬北亞熱帶氣候,氣溫比較適中,適宜水稻、小麥、棉花和豆類的種植,換句話說,南方和北方主要農作物都能夠在這裡生長。很久以來,這裡的鄉村冬麥夏稻,每年耕種兩季,但北方常見的高粱玉米被廣水人看作雜糧,偶有農戶在田邊地頭種植一點兒,玉米只是在年節做成“炒貨”,或者送到爆米花機裡炸過用來打發孩子,高粱則拌進豬飼料或做釀酒之用。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餐飲這種南北兼具的種植條件,也使廣水人形成了同時以麵食和大米作為主食的飲食傳統。在自給自足的漫長農耕時代,這種食物結構,只有地處中部的鄉村才能享有。當然,“北麥南稻”也給廣水人在主食製作上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比如,以糯米為原料的糯米飯、餈粑、油炸餈粑條,還有將蒸熟的糯米再曬乾的“陰米”,可以用來製作多種小吃,還可用來做菜。這些,都是廣水一帶的鄉村所特有的。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南方沒有那麼漫長的冬季,不像北方人那樣,有那麼多時日窩在自家炕上。因此,在麵食製作方面,廣水人缺少北方人包餃子、蒸包子的那些傳統,但他們製作面粑的技巧,絕對是北方人望塵莫及的。一塊被壓薄的白麵,又大又圓,經過鍋烙灶烤,就成了千家萬戶百吃不厭的日常主食。如果變點花樣兒,就往裡夾進肉菜和熟豆,再經過烙烤,那叫“包粑”,就是普通人家的“美食”了。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最常見的還有擀麵,將其切成寬條,加點兒夏天的瓜菜煮進去,連湯帶面,稀軟綿和,解飢又解渴,而它不過是農忙時節鄉人用來搭配面粑的一種“稀飯”而已。還有,在鍋底煮一盆瓠子或豆角之類的時令菜茹,再在上面沿鍋糊上一圈厚厚的面粑,扣蓋燜熟,只需片刻工夫,省時又省柴。這種“汽水粑”,本是以往先人們在農忙時探尋快炊方式的結果,而今天卻給許多人留下難忘印象,以致不少在外面工作的廣水人還要不遠千里趕回老家吃“褲腰粑”。

廣水後代可能還不會忘記“擀粑”,一種被擀得薄如紙張的面粑,無需任何油鹽調料,送進柴灶慢火細烤即成。就是這麼簡單的一種麵食,誰家都有,但吃過這種擀粑的人,給他再好的餅乾,他也會說“餅乾是什麼東西”。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水的特產“奎面”至今仍然堪稱一絕,這種麵條細如絲線,而內中卻是空心,吃來還別具一種細膩的口感。其製作工藝應該屬於專業技能,我只是聽說過,要求很高,非普通人家所能勝任。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說到菜餚,說到飲食文化,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也可以敘述半天,而我,得從幾次訪歐說起。據說法國菜是歐洲著名的一個菜系,我第一次去歐洲的首站就是巴黎,沿途五星級酒店的“自助餐”給我印象尤深。長長的案臺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不鏽鋼食盒,除了我們通常想到的牛奶麵包、麥片和糕點,還有比較豐盛的菜餚,如雞塊、烤牛肉、烤魚片、烤鵝肝等等,甚至還有烤蘋果。另外,每餐都備有奶酪、沙拉,還有那些切開的番茄和大片大片青翠欲滴的生菜葉子,但怎麼看也未能激起我們的食慾。理由十分簡單,我們沒有這樣吃過。

我吃飯還算是潑辣一點兒的,但連吃兩天也覺得索然無味,有的人一餐也不願吃,進了餐廳就膩得直伸脖子,老嚷著要去中餐館。儘管國外的中餐館都是中國同胞開的,那水平僅僅是煮熱燜熟,但所有的人還是將中國菜作為第一選擇。

自那以後,飲食文化這個話題常在我腦海裡出現。我甚至以為,西方的飲食太簡單,而我們的飲食太複雜,唯有我們的工具比他們簡單。吃起西餐來,刀呵,叉呵,勺呵,“職能”分明,航班上發給你小小一盒飯或兩塊麵包,也是刀子勺子配發一把,全是塑料的,我總感到這是多此一舉,還浪費資源,汙染環境。

按照我們的飲食習慣,吃起飯來兩支筷子就可搞定。兩根木根兒還使我想到史前先人,那會兒人類已經懂得將狩獵來的動物火烤之後再分而食之,每人折斷兩根灌木枝用來夾肉,筷子或許由此演化而來。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人類飲食的發展史,可以追隨到史前文明的起始階段。那時的石塊和最簡易的射弓,是為了狩獵獲取肉食而製作的,顯然,那個階段人類在謀取食物方面沒有更多的選擇。後來考古發現的大量陶器、青銅器,基本都與飲食有關。罐、甑、鬲、觚、爵、豆、簋、甕、盆、尊、鼎等等,今人連其中許多名稱都感到非常古老而有陌生,但它們都是古人制作的盛器、炊器、飲器。

飲食文化的創造,和其他許多文化的不同之處,是其參與者的廣泛性,可以說普天之下的千家萬戶,都參與過飲食文化的傳承、探索和創新,很多人都以自己的親身實踐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做過貢獻。然而,如此漫長而豐富的飲食文化演變,必然會產生對其發展進程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就要說到一個人。

隋唐時期的御廚中有個名叫詹鼠的人,由於勤奮好學,廚藝精湛,深得皇帝讚賞,後來被封為“詹王”。於是,一個傳說被不斷演繹,被不斷擴散,被一代代傳接下來。就像木工行業的魯班那樣,詹鼠漸漸被奉為廚師行業的開創性人物,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傑出代表和象徵,在全國許多地方受到人們祭拜,尤其是在南方沿海一帶,詹鼠深受餐飲行業的敬重,被尊為一代廚聖,其銅像被廣為供奉。根據有關單位蒐集的信息,最近十年來,深圳、中山、東莞、無錫、南京、南寧、西安、成都、青島、大連、北京、長春、合肥、哈爾濱、溫州、濟南、上海、長沙、海口、太原、重慶、武漢等城市,都相繼舉行過緬懷廚聖詹鼠的活動,或舉行過詹王銅像揭幕儀式,各地餐飲業的名廚高手和烹飪協會的主事人物紛紛與會,其禮儀甚為隆重。

原來,詹鼠就是我們廣水人。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任蒙:廣水美食漫談(上)


這些年來,廣水市馬坪鎮政府以一鄉之力,籌資幾千萬之巨,徹底改造小鎮臭河,塑立巨大的詹王雕像,建造了寬闊的詹王廣場,引來一批投資項目,小鎮面貌也隨之煥然一新,以廚祖為象徵的廣水飲食文化也由此得到光大和發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