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母便祕,女兒用手指幫她摳出來,還說不嫌媽媽臭,媽媽是香餑餑

1991年,孟佩傑出生在山西省臨汾市隰縣的一個貧困農家。五歲時,她的生父因車禍去世。生母把她送人領養,而後因病去世。八歲時,養母因病癱瘓,養父不堪重壓,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

養母便秘,女兒用手指幫她摳出來,還說不嫌媽媽臭,媽媽是香餑餑

配圖,圖文無關

一連串的不幸和變故,使得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姑娘,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擔起了生活的千斤重擔。小佩傑卻要一邊上學,一邊伺候癱瘓在床的養母劉芳英。

早上6點起床,幫著養母穿衣、洗臉、梳頭,吃過飯,趕往學校上課;中午12點下課後,匆忙趕回家,做飯,給養母餵飯。由於養母長期癱瘓,為了避免暗生褥瘡,孟佩傑需要每天給養母擦洗身子、活動筋骨、敷藥按摩,還要隨時倒屎倒尿,換洗床單和被褥;下午2點趕回學校上課;放學後,孟佩傑又要匆匆趕回家,做晚飯、做家務,服侍養母睡覺。收拾好後,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這時候,她才能安靜下來,做自己的功課。

養母便秘,女兒用手指幫她摳出來,還說不嫌媽媽臭,媽媽是香餑餑

孟佩傑

小佩傑遭受的苦難,養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為了徹底把養女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劉芳英曾經多次想到自殺。有一次,她甚至做好了準備:請來鄰居和朋友,懇求他們將來能善待苦命的養女……但是,養母的異常舉動被細心的小佩傑察覺到了,她跪在地上,嗚嗚痛哭,苦苦哀求。

養母劉芳英原來在縣城工作,但婚後沒有生育。她很慶幸自己收養了孟佩傑:“我照顧了她三年,她卻要照顧我一輩子。下輩子還要做她的母親,我一定報答她!”說起往事,劉芳英總是泣不成聲。

2007年,孟佩傑初中畢業。養母的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十六歲的孟佩傑主動選擇了在臨汾學院隰縣基礎部學習,就近照顧養母。2009年,孟佩傑要轉到學院的臨汾總校去學習三年。臨汾距離隰縣近百公里,孟佩傑想,自己上學走了,母親怎麼辦?斟酌再三,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

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繼續悉心照料著養母。孟佩傑每天奔波在課堂和出租屋之間。她是一個女大學生,更是一個家庭主人。

楊姣姣是孟佩傑從初中到大學的同學,她說:“孟佩傑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很少看到她慢悠悠地走路,她什麼時候都是小跑著,一路小跑著去上學,一路小跑著回家照顧養母,經常跑得氣喘吁吁,面紅耳赤。”

楊姣姣正是這樣看的:“孟佩傑的媽媽病倒後,又要生活又要治病,為補貼家用,她一有時間就上街幫人發傳單,原來白晳的女孩兒,生生地曬成了‘黑姑娘’。”

養母便秘,女兒用手指幫她摳出來,還說不嫌媽媽臭,媽媽是香餑餑

配圖,圖文無關

照料養母的生活起居,是孟佩傑每天耗時最長的“必修課”。養母癱瘓後,大小便失禁,為了儘可能避免弄髒床單被褥,孟佩傑就在褥子上鋪上一層塑料布,塑料布上再鋪上床單。即便如此,洗尿布、洗衣褲、洗床單,仍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課”。

孟佩傑另一門必做的“功課”,就是幫助養母做康復訓練。

她每天必做的“功課”是:幫養母做兩百四十個仰臥起坐、拉腿兩百次、捏腿三十分鐘。這門“功課”,孟佩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落下過一次。

由於長年癱瘓在床,養母時常便秘。排便困難時,孟佩傑就用手指幫她一點兒一點兒地摳出來。養母自己也過意不去:“看我這臭烘烘的,你帶上口罩吧?”孟佩傑笑著說:“媽媽不臭,媽媽一點兒都不臭,媽媽是香餑餑。”

養母便秘,女兒用手指幫她摳出來,還說不嫌媽媽臭,媽媽是香餑餑

配圖,圖文無關

孟佩傑穿的多是親戚朋友家孩子淘汰的舊衣服。同齡的女孩兒都注意化妝打扮,而她常年梳著最簡單的學生辮,從來沒有買過任何化妝品。2010年暑假期間,孟佩傑冒著酷暑在街上替別人散發廣告傳單,掙下一千三百元。她拿到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養母愛吃的紅燒肉和豬頭肉,趁著熱乎跑回家,一口一口餵給母親吃。

劉芳英說:“這麼多年來,女兒樂觀的笑容感染了我,讓我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劉芳英擦了一把淚水,繼續說:“我剛癱瘓那幾年心情不好,經常發脾氣,但佩傑從來沒和我爭過吵過,而是笑著給我講故事,我不知她的那些開心的故事是從哪兒學來的。她還買了一本笑話書,一有時間就讀給我聽,還經常擠眉弄眼、出醜變怪逗我樂。再苦再累,她都沒在我面前流過一次眼淚,什麼時候都是一臉陽光高高興興的樣子。”

■文/改編自《善行啟示錄》,原標題為《最美大學生:帶著養母上大學》(李春雷 李錚 著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養母便秘,女兒用手指幫她摳出來,還說不嫌媽媽臭,媽媽是香餑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