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上海的弄堂是石庫門,是萬國旗,是梧桐樹,是十里洋場,是車水馬龍,是昔日的百樂門,是如今的新天地,是穿著縮了水的毛衣在水頭旁用詩芬洗髮的少女,是窗沿上用破臉盆種著的寶石花,是貧民窟裡精緻的小資生活,是亭子間裡精打細算的柴米油鹽,這便是上海的石庫門文化,是上海的文化……

——陳丹燕《上海的弄堂》


弄堂,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

烙印著千千萬萬上海人的生活。

沒有弄堂,上海是不完整的!


1

淮海坊

最規整的里弄


淮海坊原名霞飛坊,位於淮海中路927弄,1924年由教會普愛堂投資建造,佔地面積為17333平方米,共有3層磚木結構房屋199幢。屬於典型的新式里弄建築。建築群總體佈局規整,總弄和之弄結構明確,樣式和規格統一。大面積整齊的雙坡屋面和統一的清水紅磚牆面形成建築群整體特色。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霞飛坊屬新式里弄,里弄寬闊,取消了石庫門,圍牆降低到2.5米,改用鑄鐵大門,天井也縮小了。由於地形狹長,總平面佈置採用行列式,特別是將30個單元拼接在一起,在上海里弄住宅中也是不多見的。建築式樣上擺脫了石庫門的模式,仿法國式住宅,安裝鋼窗。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2

新華別墅

最異域的里弄


新華別墅由兩條呈U形的里弄互相聯通,分別是新華路211弄和329弄。幾十年前,弄堂裡的一些住宅曾做過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瑞典等國的駐滬領事館,也由此居住著許多國家的外僑,新華別墅因此被稱為“外國弄堂”。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新華別墅內有數十幢風格各異的花園住宅,式樣有英國、美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等。匈牙利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設計了這些房子,當時他正因為設計大光明電影院和國際飯店成為了上海首屈一指的設計師。如今步入這條馬蹄形弄堂,彷彿置身於歐洲的小鎮,充滿了濃濃的異域風情。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3

梅泉別墅

最溫馨的里弄


梅泉別墅位於新華路593弄,1933年,由我國第一代建築師奚福泉設計,由房地產商吳其達投資,在此修建二層磚木結構花園洋房20幢。梅泉別墅藏身於茂密梧桐樹蔭下的窄窄的馬路,安靜而優雅。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進弄左側曾有一小花園,園內有一水池設有噴泉,周邊種滿梅花,因此得名梅泉別墅。秋天的時候走這條弄堂最適宜,你可以看到西斜的太陽照在那些有拉毛的房屋外牆上,斑駁而又溫暖。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4

田子坊

最熱鬧的里弄


田子坊位於泰康路210弄,“田子坊”是畫家黃永玉給這條弄堂起的雅號,取中國古代畫家“田子方”的諧音。隨著著名畫家陳逸飛、爾冬強、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藝術家和一些工藝品商店先後入駐泰康路,使原來默默無聞的小街漸漸吹起了藝術之風。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如今的田子坊成為了泰康路藝術節的時尚地標,在這片創意產業園區,藝術品商店,工藝品商店,工作室,設計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前往參觀、駐足。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5

愚園路749弄

最神秘的里弄


這條弄堂由三幢“神秘別墅”構成。從外面看,輕易發現不了。一個小小的弄口,不經意間也許就走過去了。一旦進入其中,會發現蜿蜒曲折的弄堂內,竟然別有洞天。越往裡走,竟是越來越開闊起來,眼前也漸漸明亮起來。但走著走著,你更會覺得它的巧妙。主弄連著側弄,側弄又連著小側弄。在小側弄堂昀不可思議之處,往往又有一條暗道,穿過暗道之後,眼前柳暗花明居然就到了另外一個更為開闊的側弄。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走進去,可以見到連續的三幢造型各異的別墅,門牌號分別是63號、65號和67號。俗話說狡兔三窟,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方便隱蔽和逃生。 67號從外面看去,就像一個死衚衕,一扇鐵門斷掉了所有的退路,可是穿過鐵門後卻是另外一個天地,有花園,有裙房,更有67號真正的大門。而 63號和65號也位於弄堂昀深處,出入都有多重通道和突兀的鐵門。亂世的房屋,才會有如此詭異的設計。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汪偽時期,749弄住過偽特工總部頭號人物李士群(63號),偽上海市長周佛海(65號)和黑社會老大吳四寶(67號)。他們是臭名昭著的漢奸頭子,時刻都有被刺殺的危險,選擇這樣一個有如迷宮一樣的弄堂,隨時可以抽身逃跑。因此整個749弄成為他們的巢穴,人稱“滬西六號”。


6

步高裡

最典型的里弄


陝西南路287弄步高裡,屬行列式舊式石庫門裡弄住宅,磚木結構,二層,紅磚外牆,共79幢,是上海保存較完整的罕見整組建築里弄住宅。步高裡由法商建於1930年,共有磚木結構二層石庫門建築79幢,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弄堂口的中國式牌樓獨具特色。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步高裡融合了西洋聯排房屋風格,保存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民居文化風俗。屋脊紅瓦如鱗,老虎窗藤蔓纏繞。厚實烏漆的大門背後是小小的天井,晾衣竹竿、搓衣板、馬桶刷等居家日用品在此唱著主角。從天井到中廳,再到兩側廂房、灶披間,在幽暗中踏著狹窄的木樓梯走上去,經過玲瓏的亭子間,走進寬敞的前樓,推開房間窗戶,似乎伸手就能觸及對面人家的門牆,鄰里間的聲息響動清晰可聞。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7

藍妮弄堂

最浪漫的里弄


這是一條看似不起眼的弄堂,但是它去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在弄堂裡有7幢造型典雅三層樓洋房,七座建築物有七種顏色,風格迥異。因弄堂口的地面上有“玫瑰”兩個字樣,故被稱為“玫瑰別墅”。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藍妮是少數民族雲南苗王藍氏家族的後代,是當年的上海灘女名流,她後來成為了孫中山的兒媳。其實她本來也不叫“藍妮”,只是姓“藍”,然而在讀大學時,同學們給她取了一個上海話味道極濃的綽號,叫“爛汙泥”,於是新聞界就跟風也叫她“藍尼”。叫著、叫著到最後,藍妮她自己就索性將這個“藍尼”改一改,變做“藍妮”了。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8

張園

最園林的里弄


上海張園位於威海路590弄,是上海灘向社會開放的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園。是1882年由原籍江蘇無錫富商張叔和所建,取名“張氏味蓴園”,簡稱張園。上海張園佔地60餘畝,北起今南京西路(泰興路口),南至今威海路,東起今石門一路,西至今茂名北路。其中今吳江路步行街系原園中池塘。 園內草坪廣闊,綠樹成蔭,在池塘中形成倒影。園內廣種各種鮮花,四季可聞花香。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20世紀10~20年代,上海張園開始衰落,被新興的文化娛樂場所大世界、哈同花園等所代替。於是,在老張園廢墟上蓋起了一大片石庫門房屋建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今威海路590弄的石庫門住宅,即老百姓說的“張家花園”。換句話說,清末民初講的“張家花園”是園林,現在講的“張家花園”是住宅。石庫門是上海特有的文化符號。由於地皮珍貴,石庫門住宅實際上是被壓縮的四合院,是“螺絲殼裡作道場。”“張家花園”更有中西合璧的特徵,如外挑的陽臺,客堂間裡有壁爐等。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9

靜安別墅

最大的新式里弄群


靜安別墅位於上海市中心靜安區,南京西路1025弄1~198號。附近有靜安寺、美琪大戲院、善終裡、蔡元培故居、胡公館、周璇故居等著名景點。該別墅民國21年(1932年)建成。因地處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故名。佔地2.5公頃,有樓房193幢。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迄今為止,靜安別墅仍然是上海最大的新式里弄住宅群,可以說是上海民居中的一個縮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10

隆昌公寓

最個性的里弄


隆昌路362號也叫隆昌公寓。整個公寓如同一座古羅馬鬥獸場似的方筒形建築,中間是寬敞的院子,如同一個大廣場,被周邊呈土灰色的五層樓房團團圍住,猶如“圍城”一般。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在隆昌公寓內有兩座電梯,這在當時的中國大概也是寥寥無幾。這裡也曾經是上海乃至中國首先使用煤氣和自來水的住處。

上海最有名的十條弄堂,老上海人都不一定全去過


上海的老弄堂裡,

有過多少名人的足跡與記憶,

上演著多少故事與傳奇,

沒有來過上海的弄堂,

你又如何能明白真正的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