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理財消費觀念不一致怎麼辦?有誰是先掙錢再消費,還有誰刷信用卡時不去想掙錢?

醜媽愛生活


消費觀念與自己的經濟條件息息相關吧。

有個老師朋友,經常補課,收入一年2-30萬,她買一件衣服4000多,再便宜的都是1000多,因為錢來的容易,而且工資源源不斷細水長流。

另一個朋友一年也收入20萬,但是在工地上起早貪黑,錢來的非常辛苦,不上班就沒有,所以他的衣服1-2百,鞋子幾十塊錢,他要把錢存著才有安全感。

所以消費觀念與消費者的賺錢方式,消費者的文化層次,消費者的消費環境有莫大的關係,

如果兩口子消費觀念不一樣了,做好的方式是自己消費自己賺的錢。或者協商一個符合家庭經濟條件的消費水平。



其實結完婚我們就應該以家庭為主,雙方都需要做一些改變。

1:以下是我結婚後對金錢態度的轉變

沒結婚之前我基本都是一直月光一直爽,不在乎是否有存款,每年必去旅行,每週小姐妹聚餐,打卡網紅餐廳。

而結婚之後我居然開始讀理財類文章,迫切想要讓錢生錢,拿著微夢想清單和年度存錢計劃表和另一半商量,出乎意外他一口答應我們共同努力朝這個方向努力。

戀愛關係穩定之後我就成了家庭的財務ceo,可支配資金翻了好多,我開始不斷學習理財知識,將理財目標放在了第一位。,根據家庭財務狀況以穩健性為主,謹慎選擇靠譜平臺,理財這種事,還是要靠自己的。

2:對信用卡使用量與質的改變

畢業後我就辦了一張信用卡,到後來的3張最後我成了卡奴,工資一到賬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先去還信用卡,最後當然是惡性循環。

而結婚後我們兩個一共加起來一共有8張卡,最後商量將卡減少到4張也就是每人精減到兩張。用於日常開銷,能不走現金流就不走,花信用卡的錢但也不能無限制的。

這麼一來到手工資可以按比例全部合理安排進行理財,只要還款日拿出一部分還款即可,花錢賺利息兩不誤。


心水姑娘



廣告物料小王


回答你這個問題,感覺我比較老土了,因為我們夫妻倆都是先掙錢,再消費的那種類型,伴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現在也開始嘗試用一下信用卡,信用卡方便,也暫緩解了暫時的困難,雖然還款時候也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現在也慢慢開始用信用卡了。


老熊貓哥


我和我老婆差不多也是這樣,我是那種先賺錢再消費的那種,就是量力而行,我老婆和我相反,很喜歡網購,買東西,買的東西都是現在暫時用不上的,還有買的東西還是買那些什麼進口的,小貴小貴的,看到那些價格我都感覺很心痛,為這些也和她討論過,我說有些東西不用買那麼貴的,還有很多選擇的,她說那些不好,不安全,還說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買這些好一點的東西呢,還說是不是不愛她了[捂臉],然後她說,就買這一次而已啊,再後來我就說那有些東西我來買吧,還好她不說什麼,現在她還是經常網購,不過比以前好一點了,買的東西我都能接受,有時候還是要多溝通吧


有位陳小哥


夫妻理財消費觀念不一致,主要還是看誰的消費觀念更理智。改變自己或者試著改變你的另一半,正確引導。
認識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深入的瞭解自己的經濟能力,那種消費更適合自己,適度消費,量力而為。
先掙錢再消費是傳統消費觀也沒什麼不好呀,兜裡有錢 心裡不慌!貸款肯定跑贏物價,東西也總是在折價,所以我堅持選擇有錢再任性
提前消費刷信用卡提高了生活質量,但存在更大壓力和風險。有壓力也有動力,適度超前消費也行啊 但是你要有賺錢還錢的本事兒啊。
適度消費 剩下攢起來。女的有錢會硬氣是真的。男的亂來也得掂量後果
所以還是理性消費最重要,不管是先掙後花,還是提前消費,只要適合自己,能負擔的起就沒什麼問題。


小生張胖胖


這個問題不像財經類問題,更像是夫妻情感類問題。

如果從消費理財的角度看,量入為出是正確的選擇,否則家裡遲早被掏空。你看特朗普看到貿易赤字急眼的樣子,就知道入不敷出會帶來多大的問題了。

信用卡合理使用是個理財工具,不合理使用就是在透支自己未來,為富人打工付利息了。

站在個人的角度好解決,站在夫妻的角度就比較困難了。相信你碰到的情況是你的另一半比較看重物質享受,且希望及時反饋。你沒有辦法存錢理財錢滾錢,開支非常的大。讓自己有更高的收入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因為慾望是填不滿的。關鍵要在於讓另一半意識到量入為出,延時反饋的重要性。試圖制定家庭開支預算,為他描繪省下的錢做理財,未來會更加美好的景象。但我不確保一定會成功,試試吧。


芒果投


觀念不一致,生活比較憋悶,所以結婚前還是多瞭解對方的三觀,三觀一致能走得更遠更幸福,信用卡在自己還款能力之下可以辦,有些優惠還是不錯的,比如生意週轉,應急有時候還是能解決不少麻煩事,但不要太依賴,到頭來都要還的不是麼,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多掙錢,就比如通過這次疫情,提前消費沒有積蓄日子就難熬了,歸根結底要想擁有好的生活,需要努力去掙錢,而不是隻顧眼前,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melody2099


個人認為還是先賺錢再消費,否則超前消費太多,萬一再有個意外情況,信用卡還不上怎麼辦?

比如這次疫情,一停這麼久,如果沒有點存款,估計很難過。

有穩定的收入,偶爾超前支出一部分也不是不可以,但切記平時都不穩定還想著什麼都買。

一個人不管不顧的透支信用卡,這也是對家人的不負責任。

很多人都認為,不能太小心謹慎,要敢於給自己定目標,我要以後賺多少錢,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這話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隨便說的!

人還是務實一點比較好,有多大能力做多少事。

很多公司企業,起初做的都還不錯,可後來創始人被踢出局,或者公司運行不下去了,為什麼?我觀察了部分公司企業,他們欠債太多,危險性太高,關鍵時期現金流斷了,銀行也不給你貸款了,沒錢你怎麼運營?

靠借錢度日,是維持不了多久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自己的收入,想辦法增加自己的資產,如此才有更多的穩定與安全。

有的人也許會說,不應該只知道安全,應該去闖,去冒風險,我相信有一天你會明白,這些是不矛盾的。


梅子教育與營養


一個家庭中,存在不同的消費觀念,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也談不上誰對誰錯。拿你們家來說吧,你可能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自己一直有能力獲得工薪收入。在消費方面,你認為錢就是用來享受的,否則還要掙錢幹什麼?而你的老公可能屬於在財務方面偏向穩健的人,他會意識到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需要積累一些資金,以備不時只需。在消費方面,他希望你有所節制,一些不該花的錢就不要花。既然有分歧,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溝通。怎麼溝通呢?首先,你們要在理財目標上達成一致。你和老公的理財目標不會完全相同,但你們可以把這些目標都列出來。比如說,你喜歡逛街、購物,每個月大致的金額有多少,他希望準備一大筆資金用於未來的子女教育等。有了這些目標,你們還需要做一些比較,看看哪些目標比較重要,是一定要優先實現的。特別是在資金並不充裕的情況下,如果幾個目標同時實現有困難,就必須做出取捨,部分目標需要做出犧牲。比如說,現在養孩子的費用比較高,如果單靠每月的工資收入,無法實現撫養子女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優先等級又比較高,你就需要改變當前的消費習慣,適當減少日常的開支,為養育子女做好資金準備。當然,你也可能覺得養孩子並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錢就養,沒錢就不養,而購物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那麼,繼續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也完全沒有問題。在所有的目標中,夫妻雙方共同希望實現的目標顯然最重要,也是應該優先實現的,這些目標的實現可以增加家庭的幸福感,同時,也可以減少家庭的矛盾。其次,你們要在實現理財目標的路徑上達成一致。光有理財目標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實現目標的手段和路徑。通常實現理財目標的路徑只有兩個,一是開源,二是節流。開源的途徑主要有兩條,要麼增加工薪收入,要麼增加財產性收入。在股市不景氣,工資上漲緩慢的情況下,開源的路並不好走。這個時候,可能只有在節流方面動腦筋了。我想為了能實現你們共同的理財目標,讓你適當減少一些購物的費用,也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吧。等你們的理財願望一個接一個地實現後,你收穫的幸福感可能遠多於每次的購物體驗。錢是用來享受的,這話沒錯,但我們也不能為了眼前的享受,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我們需要一輩子過得幸福,而不是一陣子。希望你們能夠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求同存異,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