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與“花兒”

蓮花山與“花兒”

陽 ?

“花兒會”是蓮花山地區一年一度的民歌盛會,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蓮花山都要舉行盛大的“花兒會”。“花兒會”期間,臨潭、臨夏、卓尼、臨洮、渭源、岷縣以及青海的回、藏、東鄉、保安、撒拉等各族群眾和歌手數萬人,都穿著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打著花傘,搖著彩扇,雲集蓮花山。

“花兒”被稱為“中國大西北之魂”和“活著的詩經”而享譽大西北。2009年,甘肅“花兒”榮登聯合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辭海》謂之“花兒”:“流行於甘肅、寧夏、青海的一種山歌,是當地漢、回、土、撒拉、東鄉、保安等族的口頭文學形式之一。”

為何要把山歌稱之為“花兒”?考證認為,一些山歌的歌唱者往往將姑娘比作花兒,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類山歌稱之為“花兒”。既然歌唱者把姑娘比作“花兒”,其內容則主要表現了男女之間的關係。因而,習慣上“花兒”不能在村子裡唱,也不能在長輩和親屬面前唱,故而民間還稱之為野曲。

蓮花山位於甘南州臨潭縣八角鄉境內,與卓尼、臨洮、康樂、渭源四縣交界,蓮花山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和生物多樣性基地。因山峰酷似正在綻放的九瓣蓮花,所以被稱之為蓮花山。

蓮花山“花兒會”在明朝初已很興盛,傳統“花兒”中即有“明朝年間洪武年,蓮花山上就朝山”之說。蓮花山可以說是洮岷“花兒”的故鄉。

“花兒是心頭肉,不唱由不得自家。”洮岷地區一年中的200多天都在舉辦“花兒會”,春夏是“花兒會”最為集中的時節。

甘肅“花兒”有河州“花兒”和洮岷“花兒”之分。河州“花兒”是以河州(臨夏)為中心,分佈在周邊及青海的十多個農業縣;洮岷“花兒”以洮州(臨潭)、岷州(岷縣)為中心的七八個縣,其範圍基本上都在甘肅境內。

“花兒會”之所以能夠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參加,因為農曆的五月底到六月初這一段時間,農田的活計已經忙得差不多了。地裡的莊稼長勢正旺,距離成熟收割還有一段時間,是一個忙裡偷閒的階段。而對牧民來說,這個季節草長勢正旺,正是馬群散放的最好時節。辛苦了一年,可以放鬆幾天了。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真正展現自我的機會。

可以說,“花兒會”是上蒼賜給辛苦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的狂歡節。

“花兒”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也是一個地方生活習俗的映照。在“花兒”中有許多與人們生活習慣相關聯的曲調。通過這些曲調,能夠反映出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

蓮花山是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洮岷“花兒”傳統的演唱會場,以場面的宏大和演唱形式的別緻而聞名於國內外。“花兒”歌手除了穿上他們認為最美的服飾,還有兩件重要的道具,就是一把彩扇一把花傘。男歌手一邊悠然自得地扇著扇子,一邊開始漫“花兒”。男歌手常常在唱“花兒”時習慣用一隻手遮在耳後,或者用一根手指堵在耳門上。據說,這樣可以使歌聲傳得更遠。女歌手在演唱時用一把彩扇半遮面,只露出一對毛茸茸的大眼睛。山坡上到處都是趕來聽“花兒”的人們,他們或站在山坡上,或蹲在半山腰,或盤腿坐在草地上。唱“花兒”、聽“花兒”,盡情地抒發人生的悲歡離合。

“花兒”以愛情為主要表現對象,因此,“花兒”一詞的形成,是愛情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必然結果,也是男女愛情的集中體現。有的地方還把“花兒會”稱之為牡丹花會。“上去個高山望平川,平川裡有一朵牡丹……”在這首民歌中牡丹具有雙重寓意,既是自然界的牡丹,當然,更是你心中的牡丹。在“花兒”中頻繁出現的“牡丹”,使本來抽象的男女間的複雜感情及世間的複雜事物變得形象化、具體化。

牡丹種植始於南北朝,盛於唐。楊貴妃得寵時,廣植驪山獨賞之。傳說,女皇武則天嫉妒牡丹,把牡丹從都城長安貶到洛陽。當然,武則天嫉妒牡丹民間自有說法,各說各的吧。

至於牡丹的品種,光名字就足以讓人大開眼界,先看以數字而命名的:一捻紅、二喬、四旋、五彩雲、七蕊、八寶香、九萼紅、十樣錦、千心黃、萬花一品……再看以顏色而命名的:脂紅、豆綠、夜光白、硃砂紅、白素素、大棕紫、晨紅、潑墨紫、沙白、御衣黃……再看以人物而命名的:西施、昭君出塞、楊妃醉酒、嫦娥奔月、文公紅、飛燕紅妝、楊妃出浴、洛神、觀音面、綠珠墜玉樓,綠珠乃坐在黃金馬桶上炫富的晉代貪官石崇的小妾,石崇被誅,綠珠跳了樓。

古典詩詞講究餘韻,“花兒”可謂撕心裂肺。如果讓我比喻的話,古典詩詞就好似剛剛綻開苞蕾的牡丹,“花兒”就如同憋足了勁兒非要大大開破了不可的牡丹。

蓮花山的山前山後犄角旮旯,全是一應一答的“花兒”聲。“花兒”中與牡丹相關的歌詞極多,就連穿雙鞋都有唱頭:“青緞與鞋面斜截上,十樣錦花草繡上……尕妹是牡丹我接哩,阿哥是綠葉配哩”——這樣的鞋穿在腳上走再遠的路也不害怕打水泡。

儘管從正月裡就有了“花兒會”,但農曆六月則是“花兒會”的高峰時節。在六月前後的蓮花山、冶力關、二郎山、松鳴巖等地都要舉行“花兒會”。

蓮花山“花兒會”是洮岷“花兒會”最熱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蓮花山“花兒會”以攔路、遊山、對歌、敬酒、告別為程序,邊遊山邊對歌,自由結伴,互相穿插,靈活多樣,盡情歡唱。在每個路口岔道,用馬蓮草擰成的繩子攔住“客人”,主人們唱著“花兒”,請客人留下“過路歌”,客人答唱,主人接著唱,客人順題答唱。

蓮花山“花兒”以創作的即興性、韻律的固定性、語言的鄉土性為其最大特點。代表性曲令有《蓮花山令》等。

還有《白牡丹令》《紅牡丹令》《水紅花令》《金點花令》《二梅花令》《好花兒令》《馬蓮花令》……唱起這樣的“花兒”像是漫山遍野鮮花開放。《白牧丹令》唱起來,有著粉嘟嘟的香氣。人們把“花兒”唱得最好的女子愛惜地叫黑牡丹、刺玫花 ……

“花兒”的曲調稱令,據說是借鑑唐代酒令的令字。這是個好聽的稱謂。唐詩宋詞輪換著唱,唱完了行個雅令。有一首《大眼睛令》,聽的時候彷彿有個大眼睛的女子站在對面眼睛忽閃忽閃地望著你,大眼睛裡盛著滿滿的憂傷。

高興也唱,煩惱也唱,晴天也唱,雨天也唱,“花兒”就是平淡日子裡的那一點點痛快,那一點點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