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電影《萬箭穿心》,改編自武漢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小說,由內地實力派女演員顏丙燕主演,豆瓣評分8.6,本片先後獲得國內外八項電影大獎。

這是一個並不新奇的故事,90年代的武漢,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丈夫馬學武在一家國營廠裡做廠辦主任,妻子李寶莉在當地的小商品市場當營業員,趕上廠裡分房,他們搬了新家。可是丈夫馬學武在他們搬進新家的第一天晚上便提出要跟李寶莉離婚。

李寶莉一直認為來自農村的馬學武,這輩子能娶到城裡賣菜人家出身又如花似玉的自己,是走了狗屎運,是祖墳冒青煙,是高攀了。所以她婚後一直在心理上處處壓制著馬學武,覺得他馬學武不對她一輩子感恩戴德、鞍前馬後,就是喪盡天良。

馬學武指不定已經這樣容忍了李寶莉的強勢和壓制多少年了,如果他能一輩子甘願這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婚姻模式,便也就沒有後面的那麼多事了。可是他最後還是忍不住爆發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接連朝李寶莉放出了四箭。於是一場源自兩人心理上的較量,就這麼悄然無聲地拉開了序幕。劇情環環相扣,因果層層相連。

其實,故事的內核和主要的矛盾根源只有一個,一對男女結婚一起過日子,能把日子過下去的本質,只有兩個字:平衡。不只是外在的門當戶對,更重要的是雙方心理上共同的心甘情願。今天我這篇文章就從本片巧妙的故事結構和角色設置兩個層面,解析一下這部小製作電影的大魅力。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電影本身和生活實際,談談本片帶給我們的諸多思考。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01、故事結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又因果相續的故事結構,代表著人在看不透、放不下的人生中,心理的不平衡,只能將苦難的果實越滾越大,且難以停止。

他們搬新家當天發生的一件小事,是馬學武當天晚上提出離婚的直接誘因。因為請工人幫忙搬家,但談好價錢後工人師傅到現場看完又坐地起價,李寶莉心裡便憋了火,師傅們搬完東西,馬學武熱情地給師傅們發煙,又叮囑兒子小寶去樓下買幾瓶飲料給師傅們解解渴。

馬學武的行為本無可厚非,可在李寶莉看來,馬學武就是瞎殷勤,人家坐地起價你還給發煙又買水的,是傻到了家。於是李寶莉當眾駁了馬學武的面子,師傅們隨後就跟馬學武嚼舌根,意思跟這樣強勢的女人過一輩子真是白搭他這個幹部了。

師傅的一句無心之言,馬學武聽完不禁聯想起自己多年的委曲求全,心裡的這口怨憤之氣便好像怎麼也咽不下去了。

第一箭:提出離婚、分房睡、不回家,代表馬學武對這段不平等關係的厭惡。

於是馬學武放出了第一箭,彷彿醞釀已久又彷彿心血來潮,背對著鋪床的李寶莉說了句“李寶莉,我要跟你離婚”,便拿著自己的行李睡沙發去了。而且接連幾天都不聲不響地很晚才回家。這其實是馬學武無聲的抗議,你不是不把我當人看嗎?這麼多年我也不把自己當人看,處處依著你,也沒見你知足過,那從今往後老子還不配合你了。不跟我離婚,我也不跟你好好過了。

而此時,在婚後一直在心理上高高在上的妻子李寶莉心裡,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馬學武的這些轉變,李寶莉都看在眼裡,她也沒閒著,跑到閨蜜那裡尋求支援,聽完閨蜜的勸告,她決定留住馬學武這個人,而不是另外一種方案,要房子、票子和孩子。

不得不說,李寶莉在內心深處還是很愛馬學武和他們這個家的,否則另外一種方案更簡單,只能說她是個不會處理親密關係的好人。她婚後對馬學武的種種壓制,不是因為她不愛他,而是她做為一個小女人的小私心,她怕有朝一日馬學武這個“鄉下人”飛黃騰達了忘了她當年的下嫁之恩。

湊巧的是,馬學武跟她一樣,也不會處理親密關係,不會溝通,他只把心裡所有的不滿,通過眼神、語氣、動作和態度表現出來。意識到危機的李寶莉態度緩和下來,可在積怨已深的馬學武看來,李寶莉做的這些還遠遠不夠。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第二箭:乾脆大膽出軌、開房,馬學武對李寶莉高壓婚姻的逃離不成,自覺只能反抗。

李寶莉越是開始低聲下氣,馬學武就越是覺得自己的冷暴力“大義凜然”,他冷冷放出第二箭,不覺得自己有絲毫的不妥。在馬學武溫柔地攬著同事周芬走進賓館的時候,在他心底的某個角落,他覺得自己終於狠狠地把李寶莉踩在了自己的腳下。

可是生性膽小的馬學武根本幹不來這種壞事,專門打電話回家找了一個漏洞百出的理由,反而讓聰明的李寶莉一下子看出了他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她老早就等在他們廠子的門口,然後又親眼目送馬學武和周芬郎情妾意地走進了賓館。任何一個女人,在這種時刻都是艱難的,當心中的疑竇變成現實的時候,她反而希望這只是一個夢。可門內一對男女粗重的喘息聲刺破了她最後的一絲希望, 她抱起滅火器想要魚死網破的瞬間,一個路過孩子的聲音,讓她不得不投鼠忌器。

李寶莉的以退為進,換來的是馬學武的得寸進尺,李寶莉憤怒了,一瞬間一個邪惡的念頭劃過她的腦海,她要讓馬學武當眾出醜。她懷著滿腔怒火報了警,警車來得很快,讓李寶莉想反悔都來不及,她回到家在客廳裡呆坐了一夜,為了保住這個家,她決心破釜沉舟。一大早她故作平靜地從廠長辦公室領回了垂頭喪氣的馬學武,她覺得從這一刻開始,他馬學武要永遠匍匐在她的腳下。從那以後,馬學武也的確是那樣做的。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第三箭:寫下遺書,跳橋自殺,不提李寶莉,下崗的打擊,加之發現妻子是降職、下崗、顏面全無的幕後黑手,他啟動最極端的報復和反抗。

只是這件醜聞在蝴蝶效應的作用下引發了更嚴重的後果,馬學武失業了,從廠辦主任,到普通職工,最後下崗,這樣的結果是遠遠超出馬學武的意料的,他無法承受。他約同事周芬想見她最後一面,同為女人的第六感讓周芬給馬學武提了醒,矛頭直指李寶莉。馬學武很快證實了周芬的推測,可這個真相於周芬來說或許只是揪出一個“真兇”,但對馬學武來說,卻因此讓他對李寶莉的恨意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這種恨讓馬學武不惜賠上自己的生命,他覺得是李寶莉的惡毒,毀掉了自己做為一個男人的一切,他的家庭,他的工作,他的尊嚴,他的面子,他的一切。沒有了這一切,他在痛苦中決定去死,只有死亡才能讓活著的人對他的痛苦有些許疑問和質詢,而他便也把這答案藏在其中,所以他留下了一封遺書,在裡面他提到了小寶,提到了老孃,卻唯獨沒有提李寶莉一個字。答案呼之欲出,無視一目瞭然。

李寶莉萬萬沒想到他會因此如此想不開,她覺得自己也下崗了,大不了再找新的生計,何故要去死?強勢的李寶莉理解不了馬學武內心的脆弱,這也正是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所以李寶莉能十年如一日用一根扁擔挑起一老一小的家庭重擔,挺住先被背叛後又喪夫的艱難,但馬學武不能揹負痛苦繼續活下去。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第四箭:遺書之謎,喪父之痛,牽扯出母親的驚天之秘,發酵成最後的難解之恨。

十年後李寶莉老了,頭髮斑白,滿臉憔悴。小寶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馬學武“十年磨一箭”,長得比媽媽還高的小寶成了打敗李寶莉最好的對手。他先找到小三週芬破了遺書之謎,後又聯合奶奶一起將李寶莉趕出房子,報了喪父之痛。馬學武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的錯誤,之所以能把這恨意埋得如此之深,是因為自始至終他都認定了自己不合格的妻子才是這一切問題的罪魁禍首,而從未反思過自身的問題。

其實,小寶幫馬學武放出的這最後一箭,李寶莉同樣接住了,但她卻幫助兒子把這一箭對準自己的胸膛,扎得更準更深,她交出房本,用扁擔挑著自己僅有的衣物,離開了那個家。是李寶莉慫了,還是心疼兒子了 ,都是也都不是,她是終於想通了,她放開手不再較勁,那麼即使前面有鋪墊得那麼久的因,果也未必會再次成熟。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02、角色設置:用對比的人物設置,傳達出其實沒有所謂的“壞伴侶”,只有不合適的兩個人,有時候你無比厭煩、難以忍受的人,正是另外一個人夢寐以求、甘之如飴的。

第一,馬學武在李寶莉和周芬眼裡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在李寶莉眼裡膽小、懦弱且書生氣的馬學武,在和兩個女同事吃飯時,卻是侃侃而談而眼裡有光的,除了在李寶莉面前,馬學武在單位裡,在其他人面前,那也是腰桿挺直,魅力四射的。周芬本是他們廠裡的一朵花,可她看向馬學武的眼光,是熱烈的,是溫柔的,是崇拜的,是含情脈脈的。馬學武做為一個單位的小領導,甚至也沒有許諾給周芬什麼,周芬便上了他的賊船。這充分在側面印證了李寶莉瞧不上的馬學武其實也是有魅力的。

但就像周芬說的,馬學武真的不太懂女人,妻子李寶莉的強勢本來都是紙老虎,是為了牽制他的小伎倆,如果他有強大的內心,李寶莉的這些強勢、跋扈根本什麼都不是。可是在他那卻全都成了天大的事。

第二,李寶莉在馬學武和建建眼裡的形象也是截然不同的。

同樣的,馬學武眼裡強勢、潑辣又沒文化的李寶莉,對朋友是仗義熱情的,對家庭是盡職盡責的,對困難是從不輕易屈服的,甚至在地頭蛇建建眼裡,也是又能幹又風情的好女人。痞裡痞氣的建建在李寶莉面前雖本色不改,但最起碼在他心底對李寶莉是有一種尊重和深情的,在漢正街他總是願意給李寶莉一個面子,後來李寶莉耍單了,建建以強勢的姿態睡了她,但卻早已在心中做好了為她負責的準備。

最後小寶跟李寶莉斷絕關係,李寶莉挑著行李走出家門,是建建開著他那輛破舊的麵包車在等待著她,一句“跟我走”,透露出他簡單的希望和等待。此時的李寶莉憔悴、蒼老又落魄,甚至無家可歸,但她在心理上仍然是那個強勢的李寶莉,可建建說“大家誰也不比誰強多少”。

那些在馬學武看來極不平衡的東西,建建倒是能心甘情願地領受。

從本質上看,李寶莉和建建才是合適的人,他們都是在生活的摸爬滾打中錘鍊過來的人,都有著一顆粗糙卻又不失溫度的心。沒有什麼能輕易將他們打倒,生活的苦難,對於他們來說,頂多就是被打倒之後再重新站起來罷了。

婚姻裡,鞋合不合適真的只有腳知道,但對一個人不合適的,對另一個人可能就無比合適。所以,如果婚姻無法繼續下去了,不用委屈彼此,分開或者換一雙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03、李寶莉和馬學武的婚姻悲劇中,真的是因為風水上的萬箭穿心,真的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了嗎?他們作為局中人應該怎樣共同努力才能擺脫萬箭穿心的宿命?

①婚姻裡無論什麼外在條件的兩個人,本質上都是平等的

在我看來,一段婚姻能夠長久持續下去的本質,就是雙方心理上共同的心甘情願。大家在一起,你有你的毛病,而我也不是完人,你心甘,我也情願。有這樣心理的兩個人,即使兩個人外在的條件有比較大的差距,他們很可能也可以長久地過下去。

李寶莉和馬學武之所以在搬進新房之後,沒有過得更好,反而越過越糟,不是因為風水上的萬箭穿心,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兩個人在心理上都不再心甘情願。李寶莉覺得我當初的下嫁之恩你還沒有報答,而馬學武覺得可我如今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鄉下來的窮小子了,現在配你李寶莉那是綽綽有餘,你不知道外面有多少比你李寶莉漂亮、條件好的女人都對我有意思。

其實李寶莉想抓住越變越好的馬學武,是對的,只是用錯了方法,她應該提升自己同時用愛來吸引他。但他們彼此都就覺得是對方虧欠了自己,所以怎麼能再好好生活下去呢。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②如果婚姻裡有任何一方覺得不平等了,不能溝通解決時放手是最好的選擇

後來馬學武想跟李寶莉談離婚,他的冷戰策略其實是錯誤的,他應該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和李寶莉談談,即使李寶莉一時轉不過彎來不同意離婚,他也不應該為了報復她選擇立即出軌。而李寶莉跟馬學武一樣,他們誰都不懂得應該開誠佈公地好好談談,他們只是都在心理上較著勁。

如果當時馬學武能夠跟李寶莉表達出自己離婚的決心,說什麼自己也不想再跟她過下去了,並且妥善談好離婚後的安排,李寶莉是否還會選擇死死守著這樣一個空殼一般的人過自己的後半生?

都說分手見人品,其實分手也見智慧,最好的分手就是像王菲和李亞鵬那樣,一別兩寬,各自安好。能走下去就走下去,都覺得走不下去了,便都坦然地放開手,因為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因為李寶莉和馬學武共同的笨拙,他們錯過了和平分手的機會,把分手演變成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萬箭穿心》李寶莉的悲劇:人生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

③得理也要饒人,難能才可貴

馬學武的出軌,在他自己看來,可能只是一個好人的無可奈何和被逼無奈,但在李寶莉看來那就是徹頭徹尾的侮辱和背叛,她選擇報警好像也順理成章,你不仁還不許我不義了?但是李寶莉忘了馬學武內心的脆弱,報警的後果是馬學武這樣的男人所難以承受的。而且她偷偷報了警,還反過來在面子上裝好人,試圖用這樣陰暗的手段鉗制馬學武一輩子。這樣的算計,正是壓死馬學武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說得理不饒人往往是順理成章的,但正是在得理的時候,其實最需要的恰恰就是饒人。從這個角度來說,馬學武不應該出軌,李寶莉也不應該報警。她甚至可以直接捉姦在床,然後看馬學武之後的表現選擇離婚或者不離婚,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報警就蘊藏了太多報復的成分。儘管馬學武也是這樣報復她的,但懂得不因別人的錯誤懲罰所有人,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想起《闖關東》裡朱開山在哈爾濱開山東菜館,同街的潘五爺屢次三番找他們的麻煩,最後還是給他們下了生死戰書。潘五爺下了血本買通土匪天外天可是最後天外天反悔殺死了潘五爺的兒子。潘五爺輸得傾家蕩產,又沒了兒子,但在他要滾出那條街的時候,朱開山帶著當時的一紙約定來看望他,不但沒有看潘家的熱鬧,反而當面撕毀了約定,誠懇地說他們兩家的恩怨就此了結。

我一直覺得這是得理也要饒人最好的例子之一,做人不要總想在心理上試圖壓制人家一頭,這樣的想法和私心,不論是朋友、夫妻還是什麼關係,都無法繼續,因為但凡彼此的心理還有不平衡, 那關係就無法良性進行下去。

總結一下:

強勢的李寶莉在得知丈夫馬學武的死因真相的時候,終於意識到了在他們共同編織的這條因果之鏈上,屬於她自己的那一份錯誤。她有錯, 他也有錯,他不甘,她更不甘,他委屈,她也委屈,於是他們一起將這個錯誤越滾越大,李寶莉終於看穿了他們共同寫就的這一切,命運的劇本無法回頭,除了用愛與理解讓自己放下這一切之外,她不能一錯再錯下去了。

儘管李寶莉只是個命不好的小人物,但能夠在最後忍住巨大的委屈,斬斷人生的因果鏈條的人,都是真正的牛人和生活的強者。而生活說簡單也很簡單,不過就是在自作自受中努力活下去罷了。謝謝關注@四好讀書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