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爐包肥肉丁

高密爐包肥肉丁

我的家鄉是山東高密。2012年山東籍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後,莫言的名字隨之名揚四海,而山東高密也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縣城。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款美食――高密爐包,如果你來高密旅遊,可千萬別錯過了。

爐包是高密民間傳統的一道名吃,歷史悠久。它是以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著名的。幾乎家家戶戶的婆娘都會打爐包。高密人把做爐包叫做打爐包,這也是地方特色。前兩天,我回家看望父母,媽媽又打爐包了。媽媽在地下忙活著,不一會兒,熱騰騰的爐包就端出來了,小爐包不大,像小蒜頭,圓圓的,咬一口,直冒油。餡是白菜、豬肉的。白菜似熟非熟,一咬有咯吱咯吱的響聲,這是高密爐包最具特色、最絕的一點,也是最有名的一點。偶爾咬著一塊小肉核,爛,軟,糯,肥而不膩,含在嘴裡好長時間不捨得嚥下去。更有那爐包肚底下那層金黃酥脆的嘎渣兒,一咬嘎崩脆。粘附在爐包肚邊兒上的更是薄如蟬翼,焦黃透明,入口即化,妙不可言。從小我就最愛吃這層嘎渣了,吃了這麼些年,高密爐包總還是記憶裡那個味。真是嘎巴焦脆,香氣四溢啊。

高密爐包肥肉丁

在外邊漂泊久了,我才發現,爐包在外地也有,只不過是做成長條形的,像大餃子,名字叫做水煎包。可是吃去,總不是爐包的那個味兒。

爐包做法很簡單,要領一是和麵調餡,二是拿捏煎煮火候。

和麵要和得軟軟的,揉成麵糰,放入盆中,蓋上包袱發酵,媽媽通常是把面盆放在熱炕頭上,一般1~2 h即可。

高密爐包的餡是以鮮豬肉、鮮韭菜、瓠子、葫蘆等新鮮蔬菜為主料,以海米、木耳及各種調料為輔料。肉要切小丁,無需剁碎。然後用鹽、醬油醃一會兒。肉帶點肥肉會更香。我們以韭菜肉餡爐包為例,韭菜用刀一點點磨碎,不能剁成末。等肉醃的差不多了,就把韭菜放進去,打入一個雞蛋,加些鹽、味精、薑末、香油、花生油攪拌均勻。同時放入切碎的木耳和海米等輔料。

高密爐包肥肉丁

麵糰搓成長條,切成劑子,擀圓皮,不用太薄,然後就可以填餡,捏成圓包子形狀,大小就跟我們的拇指和食指圈一個圓那麼大,然後就可以上鍋了。

打爐包須用平底鍋,鍋中倒入油,比平時炒菜略多一點,爐包要一個一個入鍋,火不能大了。然後倒入一碗水,水量差不多沒過爐包,蓋鍋小火悶至水乾,包底起嘎渣,就好了。這樣出鍋的爐包白白大大皮面暄軟,嘎渣金黃酥脆,肉餡豐盈。

據傳說,高密爐包是從漢朝名將韓信的廚師手中傳下來的。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在高密指揮“濰水之戰”。在高密地界至今還有韓信溝、張魯祠。那廚師為韓信打爐包,很得韓信賞識,這手藝被高密當地的幫廚“偷師學藝”,然後祖祖輩輩傳了下來。到清朝末年,縣城裡、鄉鎮之間就有了很多流動爐包攤。民國時期,打爐包盛行,幾乎家家都會,人們走親訪友甚至都要帶上一鍋爐包。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於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在當時全縣聞名。這個打爐包的技術傳遍高密的二十幾個村莊,甚至傳到濰坊、青島、北京等地。解放後,高密的國營、集體飯店都把爐包作為傳統名吃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前些年市政府招待所接待過省裡來的美食專家,專家對高密爐包頗為賞識。不久,高密爐包就被評為“山東名吃”,樹立起了品牌。

如今,在高密城,很多飯店、酒樓都把爐包作為當地麵食特色,還根據人們的喜好,把素餡和肉餡兩種融為一爐。味道獨特、上佳,這也引起了外地人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