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濟公活佛是什麼樣子的

在民間,濟公是老少皆知的活佛;在佛教史上,濟公是最富傳奇色彩的神僧,是十八羅漢之中的降龍羅漢降世。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濟公,是一位嬉笑怒罵、遊戲人間的詩僧。

真實的濟公活佛是什麼樣子的


濟公,法號道濟,俗名李修元,浙江天台縣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

他的父親叫李茂春,原來在天台縣作官,後辭官歸隱。李茂春不慕榮利,樂善好施,人稱“李善人”,但他年近半百依然沒有子嗣。有一次,他和夫人王氏專門齋戒了三天,到天台山的國清寺禮佛求子。後來果真生下一子,國清寺住持性空禪師給這個孩子取名叫“修元”。據傳說,性空禪師看出這孩子是天台山羅漢堂的羅漢轉世,所以在圓寂之前,特地囑咐李茂春,說這孩子日後只可為僧,不可做官。

李修元天資聰明,從小就博覽群書,精通文理,尤其擅長詩歌。十八歲時,父母雙亡,家道中落,他前往杭州靈隱寺出家,拜瞎堂慧遠和尚為師,法名“道濟”。

做了和尚後,慧遠卻只教他坐禪。一過兩月,除了聽了兩次說法,自己看經外,其他時間都是在面壁靜坐。廟裡戒規森嚴,不能吃肉喝酒,他感到不耐,心裡想:“我來出家,是為了明心見性,沒想到整天像木頭一樣呆坐。”於是就對師父說:“六祖大師曾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還作了一首偈頌:‘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既然如此,又何必整天呆坐?”

慧遠說:“坐禪乃僧家本務,欲成大器者,須止觀並重,定慧等持,豈可舍止而求觀,去定而求慧?達磨祖師尚且面壁九年,豈可斷言坐禪是發呆瞎坐!”

道濟無話可說,但心裡還是不能安分。有一天,他去見師父,希望師父能指點一下,好讓他能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師父說:“你才來兩個多月,如此著急,縱使慧能大師,仍有八個月的碓房之役,你初入佛門,這般不能忍耐嗎?”

道濟說:“弟子不是不能忍耐,祖師有言:‘迷來經累劫,悟即剎那間。’既然可以剎那而悟,何必累劫枉受辛苦?”

慧遠想了想說道:“也罷,你上前來!”道濟上去,卻被師父用禪板在腦門上重重地打了一下,師父大聲喝道:“自家來處尚不醒悟,倒向老僧尋去路,且打你這個沒記性!”

道濟被這忽然而來的當頭一棒打倒在地,恍若醍醐灌頂,猛然醒悟,他站了起來,一頭把老和尚撞倒在地,頭也不回地衝出了門外。慧遠大叫一聲:“有賊啊!”眾僧聽到,都跑來抓賊。慧遠說:“道濟偷了禪門大寶,今日且休,待明日我親自向他討取。”

真實的濟公活佛是什麼樣子的


從此,道濟自覺明悟了自家的本來面目,變得瘋瘋顛顛起來。他的生活起居也不按照常規,穿衣吃飯也要帶三分顛意;時而面壁靜坐,時而同一班孩子玩耍,酒癮一發,便呼朋引伴到酒店大醉一番;有時又跑到禪堂大鬧一番,惹得僧眾個個惱怒不已。

寺裡的和尚們見道濟不守清規,都來向慧遠告狀,請求清理門戶。豈知慧遠卻說:“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從此,“道濟顛僧”之名流傳開來,人們就稱道濟為“濟顛”。

從此,道濟以“瘋僧”的形象遊戲人間。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舉止顛狂,卻又幽默詼諧,到處扶危濟困,行俠仗義。

他整日遊逛杭州城,放浪形骸。他常穿一身破衲衣,一雙草鞋,身上不帶一文錢,有酒肉就吃,沒酒肉就和眾人喝稀粥,飲清茶。小說《濟公全傳》有形容他的一段話:“一個窮僧,短頭髮有二寸多長,一臉的油泥,破僧衣,短袖缺領,腰繫絨絛,疙裡疙瘩,襤褸不堪,骯髒之甚……”現代電視劇裡的歌曲也唱道:“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他便是帶著這三分顛狂,於戲笑中顯神通,從謾罵裡見真章。

濟公從小讀書,精通詩文,所以不僅喜歡飲酒,也喜歡作詩。他寫詩不假思索,一揮而就。他的詩不僅意境灑脫,而且深寓禪機。比如他在淨慈寺居住時,經常乘舟遊西湖,就寫道:

幾度西湖獨上船,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正是山橫落照邊。

還有一首:

何須林景勝瀟湘,只願西湖化為酒。

和身臥倒西湖邊,一浪來時吞一口。

真實的濟公活佛是什麼樣子的


濟公喜歡替人消災解厄,扶弱濟貧。《補續高僧傳》和《濟公活佛傳》等書記載,他挽救過各種走投無路而自尋短見的人:臥病不起的人,他就施捨醫藥;忠孝節義、善良厚道而身處危困的人,他都會運用各種力量,想方設法給予幫助。他還懲治盜賊土匪、貪官汙吏、邪道旁門、地痞流氓等壞人,為民伸冤。因此,老百姓們就稱呼他為“活佛”或“聖僧”。

瞎堂慧遠禪師屬禪宗臨濟系統,“七尺棒頭開正眼,一聲喝下息狂心”。濟公繼承慧遠衣缽,雖然不檢細行、放浪形骸,卻也是是禪宗的一位高僧。他豁然開悟後,曾寫下四句詩:

昨夜三更月正明,有人曉得點頭燈。

驀然思起當時事,大道方知一坦平。

後來慧遠禪師圓寂,濟公感念師恩,為遺體荼毗時舉火,曾口誦一偈:

師是我祖,我是師孫,著衣吃飯,盡感師恩,臨行一別,棄義斷襟,火把在手,王法無親。噫!與君燒卻臭皮袋,換取金剛不壞身。

瞎堂慧遠圓寂後,靈隱寺換了新住持,一向看不慣道濟的監寺,就在新住持面前告了道濟一狀。受不了新住持的刁難,道濟一氣之下離開了靈隱寺,投奔了淨慈寺的德輝長老。德輝長老道行深遠,禪機鋒利,和道濟頗為投緣。道濟的文章寫得好,就在淨慈寺擔任書記,處理文書。

真實的濟公活佛是什麼樣子的


後來,淨慈寺被大火焚燬,道濟出外募化,在桐廬一帶募得了大批木材。據傳說,這些木材都從寺裡的香積井吊了出來,後人就稱該井為“神運井”,成為了淨慈寺的古蹟之一。時人無不稱奇,都說道濟是真正的活佛。

嘉定二年(1209年),道濟圓寂於杭州虎跑寺。他彷彿預先得知時辰,沐浴更衣後端坐而化,臨終前,他寫下一偈:

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一代活佛,就此辭世。後來,寺僧為他在虎跑寺修建塔院,門前有這樣一副對聯:

一柄破蕉扇,一領垢衲衣,終日嘻嘻哈哈,人笑痴和尚,和尚笑人痴,你看怎樣?

奔來豁虎跳,挺去翻筋斗,到處忙忙碌碌,我為度眾生,眾生不我度,佛嘆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