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草原民族冠以不留痕跡著稱。先民們來去匆匆,曾經留下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容得後人握有諸多無形財富卻無從來龍去脈,只好在一些疑惑、猜測、守望中探索、追憶。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黃羊窪


蒙古語“敖漢”一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包括蒙古文版古今文獻,直到目前一直沒有專項的權威解釋,所以關於對它的解讀一直停留在其字面上的直接分解又複合。


之前,“敖漢”一詞的含義解釋概括起來有五種:


一、《敖漢地名志》、《赤峰市地名志》等均認為“敖漢”是“老大”、“長子”之意。


二、1931年的《建平縣誌》載,“敖漢”為“華言大王也”,意思是說“漢語裡的‘大王’”之意。


三、赤峰學院教授鮑音老師在2004年第3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發表的《“敖漢”的釋義應是“老大”嗎》一文中認為“敖漢”與古代部落名“烏桓”系同義詞,有“大山”之意。據鮑教授考證,在15世紀中葉岱宗可汗時期,敖漢“敖都格(aodog,舊時蒙古族地區由萬戶分解為互相聯合的大阿雅啦勒‘遠途跋涉的行軍’之意——筆者注)”在大興安嶺西南段,即今天的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西北部烏蘭達壩一帶,此地古稱烏桓山,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自古就有以所居之山為本部命名的習慣,當時,敖漢部蒙古人便將烏桓山之稱轉用到敖漢部身上,稱其為“烏桓”,後演變傳為“敖漢”之說。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大黑山


四、直接音譯,沒有明確意義。《清史稿》、《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 敖漢部落總傳》等書籍裡稱“圖銣寶魯德子有二,長子寶迪阿拉格;次子那米格,生貝瑪圖西耶圖,生子有二,長岱欽都仍,號所部敖漢,次額森韋正,號所部奈曼……”這些記載都沒有說明所稱“敖漢”具有什麼意義。


五、本人原就讀的蒙授學校(林東師範)語法老師曾講解,他把“敖”字當“ug”講,即有“原本”、“本來”之意。


之前,敖漢官方取用“老大”之意。現在,依“大王”釋義推廣。筆者認為目前的多方解讀仍停留在“敖漢”一詞的字面上,沒有深層解剖,沒有綜合分析。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分解“敖漢”一詞,我們先述用“阿a”字母開頭的這個名詞看其有多分量:曾有三百年應用歷史的蒙古文版大型說文解字辭典《廿八卷本辭典》裡這樣解釋道:“文殊菩薩論名一書中“阿a”字(開頭的字)乃萬字之尚,且從胸腔裡直湧的無四重音……因此,充當蒙古文字字母表首位字母且韻母首位列之”。關於“敖漢”的“han”音,在該書裡這樣解釋:“封建體制爵位之稱呼,皇帝之後可汗也;蒙古在大(dai)清國時被賜封的可汗、親王、貝勒、貝子、公、上等臺吉等爵位也”。由此可見“敖漢”一詞從字面上解析,確有“大王”、“第一可汗”之意。


但學者們不難發現按當時的“敖漢部”境遇狀況,從軍事或政治的角度沒有資格命取這樣稱號的,理由有三:①歷史上沒有任何高端執政王室封點或恩賜“敖漢”(暗喻其為老大、大王、第一可汗、第一巴圖魯等)名爵。②“敖漢部”形成的時間遠遠晚於“克什克騰”、“巴林”、“科爾沁”等部,與其無法對比“名位”淵源,所以“敖漢部”沒有“老大”、“大王”、“第一可汗”之排行資格。③“敖漢”一詞最早出現的文獻典籍是《黃金史綱》,該書原名《諸汗源流黃金史綱》,成書約在1604年—1627年間。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格格召實驗橋


正史資料中天啟元年(1621年)成書的《遼夷略》(後來的《滿文老檔》、《清實錄》中“敖漢”部名才略見多些),無法與上述諸部(上述諸部名號蒙古出現時就俱在)比對資格排行不說,即使敖漢始祖岱欽都仍當時不滿大元皇帝的統治自分離,也沒有曾“獨立”、“分立”之聲明。所以按當時的封建體制兵制,自稱“老大”、“大王”、“第一可汗”者必違“王室章典”,必諱“兵家大忌”,必會遭“誅剿”。


關於鮑音教授的“烏桓”演化說,筆者認為也不能成立。歷史上遼西及敖漢地區確屬“烏桓故地”,有文獻史料稱“烏桓”有“烏蘭”(紅色)之意,這與赤峰、烏蘭達壩等地有淵源,在這裡不必細述。烏桓人曾被匈奴部落以及曹操征戰後四散,部分南遷,部分北移,並已融合到周邊不同的部族聚落當中。所以,歷史上的“烏桓”無論在哪裡,都沒有基本的完全興盛時期,這與蒙古人常以“喜字號”,“福字號”的命名習慣相背離,且兩者之間年代久遠,遊牧民族本來不曾注重這樣的“遠古”文化傳承與銜接,所以“烏桓”演化之說採信度不強。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大黑山


關於把蒙古音節“敖ao”字當“ug”的音變講,“敖漢”的意思竟成為“原本之王”,“原始之王”之意,筆者認為,這些解釋是過於牽強的輔意,不予深思。


近期筆者查閱“瑪尼罕”地名釋義是否妥當,無意間解讀到蒙古語“敖漢”一詞的深層含義,興奮之餘寫下此篇,亟待專家學者們考證確認。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大啤酒


蒙古文版《廿八卷本辭典》裡關於“瑪尼罕”一詞解釋道:“(白色)黃羊的宗神被稱之為瑪尼罕也。又稱罕巴音,指其狩獵眾民祭拜祭祀行禮處。又稱馬納罕騰格日(蒙古民間傳說中的狩獵神——筆者注)也”。這裡用“瑪尼 + 罕”解讀的,“罕”作“天神”之意。如果“敖漢”的原詞是“誒罕”的音變呢?筆者試圖從“誒aoii”+“罕”解讀,上述《廿八卷本辭典》中關於“aoii”解釋道:“山川原野無邊無際,生長的樹木遮天蔽日,茂密得不能見到太陽的地方也”。不覺間,“瑪尼罕”與“敖漢”已成為同然一辭、同源共流。


遙想,昔日實際地表上的敖漢區域,以瑪尼罕為核心的蒙古先民之圍獵領地,按現有的地形地質還原分析,不難發現,就能還原一帶原始森林區:從大黑山(貝子府)、四家子起,橫跨林家地、豐收、敖吉,又經新惠、瑪尼罕,再跨哈沙吐、黃羊窪直到老哈河北方河谷,縱亙南北的蔥綠原始密林帶盡現在眼前;這樣,近古時期的敖漢,就在天地間,也在山水間;其樹木茂密、水草豐美,飛禽走獸繁多。遊牧狩獵民族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順應天意,祭拜山水諸神,劃量圍獵,按需所取,和諧自然……一片繁盛的園林景象。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蒙古族中學


《蒙古秘史》記述,蒙古人以蒼狼白鹿為圖騰崇拜,信俸長生天,且以遊牧、狩獵的主要生存方式繁衍生息。綜上,古代歷史上,未開墾的敖漢領地必然是雨量充沛,水草豐美,樹木茂密,多沼澤,多湖泊,適宜遊牧民族駐牧圍獵。蒙古先民長期在這裡生活索取的同時,意識形態上具有原始樸素的環保意識,他們愛惜自然,崇拜天地,為了世世代代在這美麗富饒的地方沿襲罔替,故取名“Aoiihan”(森林之神)——有意從心靈上虔心崇拜賴以生存的生活領地。


不想,時過境遷,昔日“園林景觀”的代名詞,隨著一系列戰爭、開墾、開採、開發等違背自然規律的後天人為破壞,已經演化成今天之“敖漢”——但,“後續綠化”,為時不晚。


蒙古語“敖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撒燈


因此,筆者認為,“敖漢”之詞源,是與自然地理環境有關的名詞,有“森林之神”、“森林之王”之意,與其古代統領者的爵位、輩分無關。


如今,敖漢中部木頭營子鄉的原蒙古語名是“冒頓艾勒”,就是“樹木多的營子”之意,該鄉轄屬的敖套海村落的實際音意就是“誒套海”是“林海灣子”之意;敖漢旗中部牛古吐鎮“少海”村落之前是一個獨立的行政村,後(2005年)與浩雅日哈達村合併,它是蒙古語“室貴”的音變,“室貴”就是“森林”、“叢林”之意。敖漢北部敖潤蘇莫查干套海過去習慣稱"樹海",“樹海”也是蒙古語“室貴”的音變,同樣也是“森林”、“叢林”之意。另,臨近的敖漢、翁牛特、奈曼三旗交界處的白音套海蘇木敖包愣嘎查仍有沿用“敖包愣"、“室貴包愣”命名的兩個村落,很多老人認為“敖包愣”是"敖漢一角"之意,而筆者認為“敖包愣"與“室貴包愣"均為“森林一角"之意。


當下,市面上有一首很好聽、很流行的精典民歌叫“我從草原來”,同樣蒙古語地名“敖漢”的真正意義就是“我從叢林來”之意,也許這裡的先人伊始之終在告誡後人“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向哪裡去?”,其實簡簡單單的“敖漢”一詞完美闡釋出以上問題的答案,她似乎在叮嚀告訴我們:不要忘了根,也不要忘了本,森林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