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我不上誰上

​陳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我出征雷神山醫院之時在朋友圈寫下的話。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家鄉會遭遇到如此災難,也未曾見過封鎖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武漢就像被按下暫停鍵。近一個多月來,武漢的上空陰霾密佈,溼冷的空氣使得病毒彷彿像一個幽靈,飄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020年2月2日,我接到院方的電話:“醫院準備組建抗疫突擊隊,開赴雷神山醫院,要求有抗擊疫情前線經驗的醫生參加,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我可以上,我不上誰上?”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作為已經參加了本院隔離病房工作、並對口支援五醫院感染病房治療任務的醫生來說,這一刻對我來說來的並不突然。我自從2020年1月19日開始參加抗疫前線工作以來,看見無數的病患得不到及時救治,一床難求的局面無法改觀,甚至醫務人員的親屬染病去世也得不到照應;身邊太多同事被感染,每日的患病人數直線上升,心情非常沉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心中肯定都隱藏著恐懼。但是在這個時刻,如果我們退卻,那武漢市的千萬市民的生命如何能夠得到保障?我不上誰上?


就在這困難時節,舉世矚目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在全國人民的期盼下,在全世界的關注下,僅用10天時間就在武昌黃家湖畔拔地而起。雷神山與火神山隔江而立,成為阻擊疫情的一道重要防線,成為武漢人民戰勝瘟疫的希望,也成為全國人民的期盼。出發的日子到了,接到武漢防疫指揮部命令,2月6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陳國華副院長的安排下,集合了全院45名醫護人員,組建“雷神山醫療突擊隊”開赴雷神山醫院,我們的醫護人員都是第一次參加抗疫工作,為了不使家人擔心,大家都不約而同地不敢跟父母說去參加突擊隊,奔赴雷神山醫院的事兒。


我們出發的那一天是個大雨天,泥濘、寒冷的工地是我們對雷神山的第一印象。中建三局近7000名工人不捨晝夜的施工,使得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才有著瞠目結舌“中國速度”,此時的醫院也處在邊建設邊收治的模式中。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我是武漢雷神山醫院第一批建設者,也是抗擊病毒的白衣戰士,承擔起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我宣誓:以人為本,恪守醫德,秉承‘雷馳荊楚,術濟蒼生’之院訓,弘揚敬佑生命,團結協作,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視患者如親人,示同仁如手足,視醫院如家庭....”全體醫療突擊隊員在到達後的誓詞響徹在雷神山院區上空,彷彿能撕破陰霾,讓疫情也退避三舍。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正在施工的病房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泥濘的施工現場

在建設工地開闢第一個病區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地上是厚厚的泥漿,來往的施工車輛川流不息。大家放下行李,在張瑤副院長、市一醫院總會計師徐凌的帶領下的全體成員總動員,開始領取物資,分工協作。“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我們物資搬運的真實寫照。每一臺呼吸機、監護儀,每一件藥品、氧氣瓶都是我們醫療隊員肩挑人扛,從庫房一步步挪到病區,冒著大雨將物資一箱一箱搬進病房。護士們檢查病區的每一個開關、氧氣閥和電源,易燕護士長按照院感要求佈置三區兩通道的工作路線。醫生們按照新版診療規範制定治療方案,安排轉運病人等事宜。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通過夜以繼日的工作,短短的48小時內病區達到了入住病人的標準。收治病人那天,剛好是元宵節,無法與家人團聚的全體醫務人員在病區度過了一個難以忘懷的節日。特別是護理人員,她們即是醫療人員,但也是母親、女兒、妻子,是家庭的半邊天。她們流著眼淚,但心中是責任、是溫情、是思念。我也很長時間戰鬥在抗疫戰爭的一線,好久沒見父母和親人,除夕春節也無法見面團聚。元宵節,我也只能通過短視頻給親人朋友送上祝福,大家相互鼓勵。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感染一科十六病區作為雷神山第一個收治病人的病區被央視報道


2月8日晚7時許,開始由各定點醫院轉入確診新冠患者,A16病區迎來第一批29名患者,其中,有許多是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我們收治患者的工作直到凌晨結束,我也值了雷神山醫院第一個夜班,簡易的木凳就是我值班使用的“休息床”。

患者入院後不久,我院中醫部的專家和我一同大查房,制定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不少患者前期經歷了疑診、確診、住院困難等過程,普遍焦慮不安,而我在和病人交流和溝通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話就是:“我們有信心治好您的病,勝利就在前方!”為方便醫患交流,在每個病房粘貼了微信二維碼,便於追蹤患者病情變化。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張念主任、潘靜主任、陳熙醫生查房


“陳醫生,一定要救救我的媽媽,我的父親上週感染去世了,我不能再沒有媽。”這是一位患者的女兒對我說的話。新收治的一名來自青山區83歲的劉奶奶,老人全家患病。疫情大爆發前期,由於全市醫療資源緊張,治療不及時,老人的老伴已離世,母女二人因多次核酸檢測為陰性不能確診也無法收治。進入雷神山醫院後,護士們不停地給老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我們治好過很多更重的病人,我們有信心治好您的病!您也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老人入院後已經整整一週沒有大便,宿便積在肚子裡非常難受,護士們想盡了辦法:調整飲食、開中藥湯劑,手把手指導女兒做腹部按摩……“通了,通了!”當女兒把這個消息告訴護士和醫生時,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喜極而泣。經過十多天的治療,劉奶奶已經可以正常對話了,也可以自主進食了,情況在一天一天的好轉。

病房裡還有一對夫妻。在這場疫情中,公公和婆婆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一家四口分別在3家醫院接受救治。家中兩個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給八十多歲的太爺爺和太奶奶照看。

此前,夫妻倆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科住院,那裡住著很多危重症病人,恐懼、擔憂和無助無時無刻地纏繞著他們。夫妻倆連續高燒3天不退,治療效果很不明顯,被轉診到了雷神山醫院,成為首批入住的病人。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後,現已病情好轉,不日出院。“我們雖然住在隔離病房裡,但卻從未感覺愛被隔離!這些天我親眼目睹了醫護人員捨身忘我的工作態度,太多太多的辛苦和付出,儘管隔著防護服看不見他們的臉,但每個人的名字都鐫刻在了我的心頭!”每次查房時,夫妻倆都會反而來鼓勵我們醫護人員,面對疫情,我們攜手並進,共克時艱。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病區醫生團隊


通過醫療組的積極救治,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幾名危重患者病情逐漸平穩。2月20日雷神山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醫療隊迎來了病區首批出院的3位患者,病區主任黃小龍醫生細心的叮囑出院事宜。出院患者手寫的感謝信溫暖了每一位醫務人員的心田。“隔離了病毒,卻不能隔離愛”,這是患者與醫務人員共同的心聲。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即將出院患者手寫感謝信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病區黃小龍主任、吳若君護士與第一批出院患者合影


在雷神山工作的日子裡,我也牽掛著家人,翻出這張照片,是疫情開始後與年過花甲的父親、90多歲的爺爺唯一一張合影,再遙遠的距離也阻斷不了愛,他們的眼神是期盼、是擔憂、是託付,這份託付也是這座城市賦予我們醫務人員的職責。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陳熙醫生祖孫三人的合影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無數捨生忘死保護家園的醫務人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警察、普通群眾.....他們共同譜寫了英雄的讚歌,我愛這座城市,武大的櫻花已開,東湖的碧波已暖,春回大地,願我們都能平安回家!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逆行出征,使命必達」出征雷神山,我不上誰上

戰鬥在雷神山醫院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美女和帥哥們




審校:謝濤

核發:萬洪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