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长武亭口镇汉代候望邮驿


【文化旅游】长武亭口镇汉代候望邮驿


候望邮驿故城:位于亭口镇亭北村北山梁上。2009年8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为汉代城池。在泾河、黑河交汇之处3级台地塬畔上。东临泾河,西临黑河,南距亭北村约1000米,北接长武塬面。老西兰公路从遗址东侧半山腰间穿过,新(312)国道在城池西边、这里地势险要,海拔989米。城池南北走向,南北约600米, 东西约200米,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现仅保存北城墙和南城墙,北城墙残长约30米,残高约3-6米,厚约3-4米,夯层厚7-9厘米; 南城墙残长约12米,残高2-4米,厚2-3米,夯窝直径约10厘米,夯层内包含物有彩陶片、铁钉等夹杂物。沿沟畔而筑。城内中心还保 存有一座高台建筑夯台,残高约3米,东西残长约4米,南北残宽约 3米,夯层厚9-12厘米。夯台周围可见散落有汉代绳纹板瓦残片。另在城西南有一条宽约4米上下山路通道。采集标本有汉代泥质灰 陶板瓦残片及罐底残片,纹饰哟绳纹、布纹、方格纹等。亭口,在秦汉时属边塞重地,汉唐为“丝绸之路”有一重要的必径驿站。这里 历为联接关内与边地咽喉要冲,所以这里地域素有关中屏障,秦陇 门户之称誉。军事关隘有黑水渡、泾水渡,地势险要,城距塬首, 东西两侧临泾、黑二水,俯瞰通道,自是西北要防,兵家必争,历为频繁兵战之地。在清代这里一直常有驻兵把守,设关塘防营,咸丰时知县率地方团练截击回民起义军被杀身亡。同治七年(1868), 民团防御回民军,阵亡31人。所以这里历代战火不断,现存该城池 东侧约80米处,还保留当时碉楼台基一处。根椐地刑地望和保留遗 迹遗物分析,该处应为一处很重要的“侯望邮驿”故城遗址,它东接 彬县义门柳树湾烽火台,西接烟墩山、罗峪烽火台、陈家河烽燧、 王东双冢山烽火台,出陕西进入甘肃境内。所以本次调查发现汉代候望邮驿遗址应为一处重要遗址,尉从史。秦汉时候望系统下有属吏有尉史(王莽时改称造史) 候下属有候长,候长下属燧长(关啬夫)职责主检查过往传、致、验对符信、登录名薄、传递官府文书。(邮亭长)主以驿马传递官府文书,以传马更换过往官吏车骑,供应官吏食宿。仑令史或仑啬 夫,主要给吏卒口粮,官私牲畜词料等职能。本县境内发现烽燧(即烽火台)遗址六处。烽燧设有燧长、秩 佐史,燧在候望系统为最基层单位,每燧的成卒人数少者1-2人, 最多者为5-6人,戌卒的职责有,值更候望烽火,巡行边塞足迹, 耕治天田,日常劳作如制土墼、伐芦苇、削简犊、搓麻绳、修缮亭屋、运输粮草、捆扎烽苣、堆置积薪等工作。为研究历代侯望邮驿 走向及关隘重镇提供了重要资料。2010年7月6日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旅游】长武亭口镇汉代候望邮驿

汉代侯望驿

【文化旅游】长武亭口镇汉代候望邮驿


【文化旅游】长武亭口镇汉代候望邮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