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長武亭口鎮漢代候望郵驛


【文化旅遊】長武亭口鎮漢代候望郵驛


候望郵驛故城:位於亭口鎮亭北村北山樑上。2009年8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為漢代城池。在涇河、黑河交匯之處3級臺地塬畔上。東臨涇河,西臨黑河,南距亭北村約1000米,北接長武塬面。老西蘭公路從遺址東側半山腰間穿過,新(312)國道在城池西邊、這裡地勢險要,海拔989米。城池南北走向,南北約600米, 東西約200米,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現僅保存北城牆和南城牆,北城牆殘長約30米,殘高約3-6米,厚約3-4米,夯層厚7-9釐米; 南城牆殘長約12米,殘高2-4米,厚2-3米,夯窩直徑約10釐米,夯層內包含物有彩陶片、鐵釘等夾雜物。沿溝畔而築。城內中心還保 存有一座高臺建築夯臺,殘高約3米,東西殘長約4米,南北殘寬約 3米,夯層厚9-12釐米。夯臺周圍可見散落有漢代繩紋板瓦殘片。另在城西南有一條寬約4米上下山路通道。採集標本有漢代泥質灰 陶板瓦殘片及罐底殘片,紋飾喲繩紋、布紋、方格紋等。亭口,在秦漢時屬邊塞重地,漢唐為“絲綢之路”有一重要的必徑驛站。這裡 歷為聯接關內與邊地咽喉要衝,所以這裡地域素有關中屏障,秦隴 門戶之稱譽。軍事關隘有黑水渡、涇水渡,地勢險要,城距塬首, 東西兩側臨涇、黑二水,俯瞰通道,自是西北要防,兵家必爭,歷為頻繁兵戰之地。在清代這裡一直常有駐兵把守,設關塘防營,咸豐時知縣率地方團練截擊回民起義軍被殺身亡。同治七年(1868), 民團防禦回民軍,陣亡31人。所以這裡歷代戰火不斷,現存該城池 東側約80米處,還保留當時碉樓臺基一處。根椐地刑地望和保留遺 跡遺物分析,該處應為一處很重要的“侯望郵驛”故城遺址,它東接 彬縣義門柳樹灣烽火臺,西接煙墩山、羅峪烽火臺、陳家河烽燧、 王東雙冢山烽火臺,出陝西進入甘肅境內。所以本次調查發現漢代候望郵驛遺址應為一處重要遺址,尉從史。秦漢時候望系統下有屬吏有尉史(王莽時改稱造史) 候下屬有候長,候長下屬燧長(關嗇夫)職責主檢查過往傳、致、驗對符信、登錄名薄、傳遞官府文書。(郵亭長)主以驛馬傳遞官府文書,以傳馬更換過往官吏車騎,供應官吏食宿。侖令史或侖嗇 夫,主要給吏卒口糧,官私牲畜詞料等職能。本縣境內發現烽燧(即烽火臺)遺址六處。烽燧設有燧長、秩 佐史,燧在候望系統為最基層單位,每燧的成卒人數少者1-2人, 最多者為5-6人,戌卒的職責有,值更候望烽火,巡行邊塞足跡, 耕治天田,日常勞作如制土墼、伐蘆葦、削簡犢、搓麻繩、修繕亭屋、運輸糧草、捆紮烽苣、堆置積薪等工作。為研究歷代侯望郵驛 走向及關隘重鎮提供了重要資料。2010年7月6日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旅遊】長武亭口鎮漢代候望郵驛

漢代侯望驛

【文化旅遊】長武亭口鎮漢代候望郵驛


【文化旅遊】長武亭口鎮漢代候望郵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