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不是愛,是一種詛咒

從小到大,我就特別害怕生病。

醫院裡,黑壓壓的一片,難聞的藥水味,推搡的人群,匆忙來去的白衣,言語冷漠的醫生,充斥了痛苦、病痛與生死,我本能地想躲開。我並不是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但是我看不得他人生病,一看似乎就會在的心頭烙下病根,種下日後患病的種子。事與願違,往往越害怕的事就越常碰到,平日節衣縮食的我,到醫院就特別大方,大把大把地往裡扔鈔票,眼都不眨一下,美其名曰“錢沒了還可以再賺,身體是最重要的。”

我曾抱怨過上天不公,為何給我這樣一副莫名的身體,都不是什麼大病,亂七八糟甚至連具體病症的名都沒有,但就是時不時受亞健康的困擾。


擔心不是愛,是一種詛咒


擔心生病是爸爸的能量

痛苦到了極致,我覺醒,決定開始探索,“我對疾病為什麼這麼恐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生病?”

想起小時候,家裡窮,在農村,沒有什麼賺錢的機會,父母上山幹活,種稻谷種菜,要想來錢,就得跟著人出村到處打零工,做苦力。可想而知,賺錢對我們來說有多困難。所以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精打細算就成了家常便飯,買菜買衣買日用品、供孩子讀書都成了一定的問題,更別說還有閒錢花在生病上。

本來,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經常跑動,身體其實都是不錯的,我的體質很不錯,只是每到換季,冬天來臨之際,我就會感冒,雷打不動。還不到感冒爆發,只是咽喉有點腫痛時,爸爸就會特別急躁,“趕緊去買點藥吃,趕緊治好,到時嚴重了就完蛋了!”發燒流鼻涕了,到了村裡衛生所,爸爸總是特別焦慮,總要跟醫生說,“藥開重一點,趕緊好!”甚至主動要求醫生,“打針,打針好得快!”

“完蛋了”、“趕緊”、“快點”,這是我記憶中重複最多次的詞,每當家裡有人生病,整個家就籠罩著一種特別緊張、嚴肅的氣氛。我不知道爸爸為什麼這麼害怕我們生病,大概是因為怕花錢,或許只是希望我們身體健康,抑或在富人眼裡不值一提的芝麻小事,對窮人來說就是毀滅性的大事吧。本來對生病沒什麼痛感的我,在這樣焦慮能量的浸染之下,也變得緊張兮兮,對生病生出巨大的抗拒與恐懼。一到冬天就害怕,結果,感冒好了又復發,來來去去,反反覆覆,怎麼都好不利索,一整個冬天鼻涕不斷。

到了高中,學業很重,我本能地就害怕自己生病,要是感冒發燒了,精神不濟,請假看病,該耽誤多少課程啊?可想而知,越是擔心,感冒就越來,身體就越出狀況,每次都折磨得我面容憔悴,面帶愁容,甚至影響了睡眠,經常焦慮緊張到失眠。

到了大學,一個人在外,每次爸爸打電話都會說,“身體要保重啊,千萬不要讓自己生病啊!”有一次,我感冒了,渾身無力,當時出校看病不大方便,還要預約排隊什麼的,我本能地排斥。跟爸爸說起,爸爸馬上打電話給在當地的姑父,姑父買了一堆藥寄過來,等藥到了,我的感冒也差不多好了,一堆藥就存在抽屜裡等著“防病”。

我害怕生病,害怕去醫院花錢,害怕虛弱的自己做不成事,耽擱時間,害怕……後來,我才知道,這麼多的恐懼與擔心並不來源於我,那是誰的?爸爸的。


擔心不是愛,是一種詛咒


因為擔心,愛變成了恐懼,關心變成了害怕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找了很多資料去了解生病這回事。生病都是不好的嗎?不。其實,感冒、發燒是身體排毒的一種表現,小病是可以鍛鍊身體免疫力的,吃了各種抗生素,也差不多需要一週時間才能痊癒,卻反而讓身體產生抗藥性,即使不吃藥,感冒也會自然地在一週左右好轉。於是我改變信念,告訴自己,身體本身有著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生病是身體提高免疫力的一種方式。

當我改變了限制性信念,放下恐懼與擔心後,感冒對我就失去了攻擊性,每一次感冒我都視為一次契機,靜待感冒給身體的“洗禮”。說也神奇,當我不再害怕感冒後,反而很少感冒,冬天流鼻涕的問題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知道,爸爸是愛我的,他只是太擔心了。因為擔心,愛變成了恐懼,關心變成了害怕,然而,恐懼不是愛,擔心是一種詛咒,傳達給孩子的是非常深的心理陰影。

證嚴法師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他的孩子。”


擔心不是愛,是一種詛咒


如果愛他,請祝福他

今年年初,爸爸面癱,疫情期間,戴著口罩去縣醫院針灸了很多次,都沒好利索,我在外上班,心中擔心得不得了,擔心經常外出到醫院感染病毒的幾率增加,擔心爸爸的臉要是一輩子都好不了怎麼辦,擔心很多很多。擔心的話到口,就要呼之欲出了,最後一刻,我忍了下來,儘量平靜地詢問爸爸的情況。

爸爸說,“醫生開了藥先讓我拿回去吃,自己慢慢好。我會好的,肯定會好的。”爸爸的信念是針灸完,吃了藥,讓身體自然地慢慢地好,並沒有我擔心的“一輩子都好不了”的信念,幸好我並沒有灌輸給他這樣的負面信念。

我能做的就是祝福他,閉上眼睛,在心裡默默地祝福爸爸身體健康,早日痊癒,想象我的祝福化作一道光傳遞給遠方的爸爸,讓爸爸被光環繞。做完送光的祝福後,我的焦慮情緒緩和了許多,從擔心化為了愛。

擔心真的是一種詛咒,因為你的過度擔心,會讓你所愛的人如你所“願”,呈現你所擔心的狀況。這就是吸引力法則,你所關注的事情會擴大。

根據霍金斯能量層級表,恐懼焦慮在第13層級,頻率只為100;而祝福是一種信任,是樂觀,是接納,能量在第6-8層級,頻率為250-310,有的甚至達到了第3層級“平靜”540。擔心只能吸引擔心,而專注點在祝福上,會吸引來你想要的事物。


擔心不是愛,是一種詛咒


擔心不是愛,是一種詛咒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相信對方有能力面對他的生活困境與難題,如果你希望他的生活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健康,如果你愛他關心他,那就放下擔心,化作祝福吧,你所愛的人會因著你的祝福而蒙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