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測備考」言語中的六大法寶

在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中,言語雖不像常識那麼雜,數量那麼難,判斷那麼繞,但是言語題卻夠

“矯情”。它的內容常常欲語還羞、拐彎抹角,它的選項經常讓人糾結徘徊、猶豫不決。但是即使這樣,我們又不能忽視它在行測中的“霸主”地位。


它以絕對的題量、分值力壓行測其他科。然而,闖蕩公考江湖,赤手空拳可謂寸步難行,欲百戰眾題,須先手執寶刃,方能披荊斬棘。掌握言語六大法寶,方可事半功倍。

1

拋磚引玉——關聯詞

言語文段亂哄哄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甚荒唐,且看它關聯詞語,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關聯詞語可謂貫穿言語所有題型的一大技法,雖沒有實質內容,但是作為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載體,會影響整個文段前後內容的表達。

2

利劍出削——主體法

兵家有云:出其不意,險招制勝。戰爭是一種奇詭的行為,必須製造種種假象迷惑敵人,言語亦如此。唯有攻其不備,方能速戰速決。


主體法可謂片段閱讀中最為重要的技法之一。主體即是一段文字論述的主要對象。而選項中論述的主體未能與原文中的主體保持一致,直接排除。即快又準。

3

察言觀色——表達傾向

言語文字笑裡藏刀,寓意難測,怎樣兵不血刃,只能察言觀色,明辨是非曲直。

表達傾向法,是在旁敲側擊、欲語還羞中的文字中,根據作者表達的措辭中把握其感情色彩,以此作為依據,將感情傾向不一致的選項予以排除。

4

點石成金——標點符號

郭沫若曾言:言文而無標點,等於人而無眉目。標點符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小小標點作用無窮,例如:頓號、分號表並列;冒號、破折表解釋;反諷、強調用雙引。每個標點符號都像一個音節,在風雲變幻的文字演繹絕美的篇章。

5

以小見大——代詞指代

古人云,一指禪功,少林之奇技,一指可力透紙背,威力奇大。言語也需以小見大,一指而概括,直指於重點。

代詞的使用是為了避免重複,明確代詞所指內容會加深文字理解,避免犯錯。


6

運籌帷幄——行文脈絡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萬變不離其宗,看待言語,應著眼於大局,神閒氣定,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論文有脈絡,千古著不巫。自古以來,作家寫文章便通過行文結構來體現文章邏輯,因此,若想明其文意,抓其重點,看其行文脈路,便清晰可見。


以上就是事業單位職測考試中言語的六大法寶,你都掌握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