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上“兩匹馬”

熟悉人民廣場一帶的老上海,一定會注意到,成都路、重慶路、威海路這裡,過去有很多帶“馬”字的弄堂,比如馬吉里、馬德里,還有一處著名的菜場“馬立斯菜場”……為什麼那麼多地名都帶一個“馬”字呢?

上海滩上“两匹马”

帶“馬”字的地名

上海滩上“两匹马”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人民廣場,遠處的電信大樓還沒有造完

馬德里、馬安裡、馬吉里、馬樂裡……這些弄堂的名字,可能只有老上海才知道了,因為其中很多地名,已經代表了一段消失的歷史。

“馬德里”和“新馬德里”,是在1981年被全部拆除的,原址上建造起了24層的電信大樓——小辰光沒有電話,更別提長途電話,每逢春節前夕,在電信大樓門口,站在冷風裡廂排長隊,給海外親戚打電話的場景記憶猶新。

上海滩上“两匹马”

“馬立斯新村”,由4層增高至7層,改稱“重慶新村”(現在的重新小區);5座大型花園住宅拆除2座,建起了18層的振興大樓和23層的振華大樓,其餘歸學校、劇團等單位使用——隨之而來的,是“馬立斯”三個字,逐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如今,大概只有重慶北路上的“八仙馬立斯菜場”,還保持著這三個字。

上海滩上“两匹马”

過去,我一直好奇,為什麼這些地方都有一個“馬”字?威海路、武勝路一帶,過去是跑馬場的馬廄所在地,尤其是威海路的頭上,現在那裡的民宅風格,依然能找到馬廄的痕跡。這些個“馬”會不會和跑馬廳有關?

其實,翻開上海灘開埠後的歷史,你就會發現,威海路、重慶路這一帶的房產,都跟著一個家族姓“馬”,這個家族的核心人物就是英國人亨利·馬立斯。

上海滩上“两匹马”

網友拍到,在大沽路上一家自行車修理行,還用著“馬立斯”的名字,一看就能估計是老上海開的

廣置地產的馬立斯家族

武勝路、大沽路、重慶北路、黃陂北路所圍成的街坊及周圍一帶,在上海開埠前,是郊外農村地帶。

上海滩上“两匹马”

1862,今天的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位置,闢建第三跑馬場後,西方冒險家、《字林西報》專事報道跑馬消息的跑馬總會股東馬立斯,醉心於跑馬賭博,屢屢得手,以致暴發,繼而勾結洋行買辦、地痞流氓,向農民強行低價購買大量土地,建造了大批石庫門裡弄房屋和花園洋房,並都用“馬”字命名,高價出租,牟取暴利。

上海滩上“两匹马”

馬立斯和他的兒子

亨利·馬立斯,1850年出生在北愛爾蘭。1867年,乘坐火輪、踏著萬丈怒濤一路顛簸地來到上海。到上海後,馬立斯在匯豐銀行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不久後,又去跑馬總會公幹,在多少次的奮力搏殺之後,終於功德圓滿地,成為了跑馬總會的董事和總董。

戈登·馬立斯,1883年4月出生於上海,幼年就讀於西童公學。13歲那年起,在父親亨利·馬立斯的授意下,離開上海,在全世界作著漫遊。23歲時,戈登·馬立斯回到上海,成為馬立斯帝國的合法繼承人。

馬立斯置辦地產之廣,所造“馬”字頭房之多,獲利之巨,使其成為滬上聞人,上海人稱其置地造房的地區為,“馬立斯”。因為地近第三跑馬場和“八仙橋”、大世界,且有成批住房出租,這一帶人口迅速增長,並形成了商業氛圍,有“馬立斯小菜場”、“杜六房”熟食店等。

上海滩上“两匹马”

亨利·馬立斯一生中最為成功的一件事,是娶了上海灘鼎鼎大名的《字林西報》老闆的女兒為妻,他的人生由此進入了一個快速道。1881年,當《字林西報》老闆決定引退,乘龍快婿的馬立斯,便理所當然地搖身變作《字林西報》董事長,老丈人的大好江山,現在由女婿來控制經營,這個女婿不久前還一文不名。

上海滩上“两匹马”

到19世紀末,亨利·馬立斯已經在上海灘揚名立萬,於威海路、大沽路這一帶的“馬家”地盤上,造了一個佔地四萬平方米的花園別墅,別墅牆面全為精製青磚,他的五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第一個馬立斯花園裡與時光共同成長。

上海滩上“两匹马”

現在,這處所在已經消失,另一座花園則更為知名,而且保留至今,這就是現在的瑞金賓館內。建造這座花園別墅的是亨利·馬立斯的兒子戈登·馬立斯。1906年,在上海灘打拼而積勞成疾的亨利·馬立斯,決定引退回國,臨走前,他將“馬家江山”交由兒子戈登·馬立斯掌管,回到英國的他於1919年11月6日黯然去世。

上海滩上“两匹马”

1970年後經過修建的文化廣場

戈登·馬立斯在上海繼續地好勇鬥狠,其中一個大手筆,便是將東至茂名南路、西至陝西南路、北至復興中路、南至永嘉路的77212平方米地皮,租給了法國商人邵祿、斯比門等一干人,興建了聞名上海灘的“逸園跑狗場”,就是現在的文化廣場。

要讓上海記住他,戈登·馬立斯做了一件更大的事,就是為自己建造“行宮”:馬立斯花園。

上海滩上“两匹马”

當年的它佔地4.8萬平方米,其中花園面積為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800平方米。由三個獨立相連的花園和四幢歐式別墅組成,這些別墅分別叫作臥茵樓、環樓、綺思樓,園內又遍佈亭臺、噴水池、葡萄架長廊,遍植名貴花卉、參天古樹。

上海滩上“两匹马”

聲名顯赫的馬立斯花園

法租界時期,出入馬立斯花園的非富即貴,進去談的都是要事,甚至國事。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這裡始終是高牆聳立,門衛森嚴,牆頭上拉著電網,大門幾乎終日緊閉,偶爾有漂亮的轎車進出,只見大門“呼啦”一開,車子一過隨即“咣噹”一聲,大門又迅即關上,花園別墅式的建築群,於是又恢復了往日的冷寂。

上海滩上“两匹马”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訂婚儀式,就在馬立斯花園的一幢別墅內,也就是今天的瑞金賓館玫瑰廳舉辦。後來,當蔣介石大權在握時,宋美齡如願當上中國“第一夫人”,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蔣宋兩人把馬立斯花園當作自己在上海的寓所。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進入上海各大租界,租界內許多英美人士都紛紛被關入集中營,馬立斯家族亦厄運難逃,最終被趕出了自家的花園,遣返回國。當時,日本人在上海推行毒化政策,設立了一個名為慈善機構的“宏濟善堂”宣揚所謂的“善堂賣土”,聲稱將以販賣鴉片籌集的資金來救濟居民,而實際上是為日本軍方籌集軍費。

上海滩上“两匹马”

侵華日軍曾在上海販毒籌餉老照片

很快,具體操辦“宏濟善堂”的任務,落到了日本人選定的大漢奸盛文頤身上,俗稱“盛老三”,清末著名“紅頂商人”盛宣懷的侄子。盛老三依仗日本人做後臺,大發煙毒之財。而“宏濟善堂”的大本營,正設在馬立斯花園的一號樓,並一直延續到1944年。

上海解放後的第二天,華東局、華東軍區的首長及機關各部,先後到達馬立斯花園,鄧小平、陳毅、張鼎丞等,都入住在瑞金賓館的一號樓。新中國成立後,陳毅也曾將瑞金賓館一號樓作為其辦公地點。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在上海期間,就下榻在瑞金賓館三號樓。之後,這裡長期作為代表中央政府禮遇,在上海的一個國賓館。

上海滩上“两匹马”

一直到1979年,這座曾經的“馬立斯花園”,才開始真正向普通老百姓掀開其神秘面紗。有意思的是,得益於其自身的建築特色,加上在市中心罕見,且保存完好的英式花園草坪,這裡屢屢成為上海和香港電影人的作品創作地——曾經在上海灘頂尖的“馬立斯花園”,如此戲劇性的收場,恐怕是原來的主人做夢都不會想到的吧。

但這就是典型的上海近代歷史的縮影:一對冒險家父子、一段起起伏伏的人生經歷、以及一個“大上海”。

上海滩上“两匹马”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上海滩上“两匹马”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上海滩上“两匹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