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廖仲愷(1)

廖仲愷是王佐之才,鞍前馬後盡心輔佐孫中山,早期料理財務,革命政府時期負責財政,他為人正直,做事忠誠,是中山最信任的一個人。他做過黃埔軍校的黨代表,與校長蔣介石合稱“慈父嚴母”。由於積極支持三大政策,在孫中山死後,儼然成為國民黨的左派領袖,結果被右派暗殺而死。他的妻子何香凝、兒子廖承志、孫子廖暉都是中共的統戰領導人。

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廖仲愷(1)

廖仲愷

1877年4月23日,廖仲愷生於美國舊金山,原名恩熙,字仲愷。祖上是客家人,世代居住在廣東梅縣程江鎮,父親廖竹賓是位旅美華工。1893年父親亡故後,他隨母親回到廣州,投奔叔父廖志崗。客家人多來自中原地區,流落在外,謀生不易,家族和同鄉之間都是經常幫襯。廖志崗是位洋務工人,是任招商局總辦,鼓勵侄子繼續學習西學,把廖仲愷送去了香港皇仁書院。

20歲那年,由長輩做主,他與香港地產商何炳桓的九女兒何香凝於廣州喜結連理,住在龍溪新街的雙清樓,其實只是在曬臺上搭了一間小屋,但小兩口新婚宴爾、其樂融融。戊戌變法失敗後,南方許多有志青年都出國留學,希望學成歸國後報效民族,但日本人不可能幫助中國強盛,留學費用是很高昂的。何九小姐不顧家人反對,將陪嫁的所有細軟及私蓄拿出,“湊得三千餘金”,去追求兩人的共同理想。

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廖仲愷(1)

廖仲愷與何香凝

1902年,廖仲愷赴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1903年,他結識了革命前輩孫中山,表示:“想參加革命工作,願效微力。”孫中山正缺人手,也很喜愛這個舊金山出生的廣東小老鄉,指示道:“物識有志學生,結為團體,以任國事。”廖、何夫婦二人在東京租了一套公寓,起名“覺廬”,成為革命黨人的聚會場所。

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廖仲愷(1)

廖仲愷與孫中山

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廖仲愷擔任同盟會總部的副會計長和外務科副科長,而作為女會員的何香凝,則負責聯絡和勤務工作。工作與學業如此繁忙,但女兒廖夢醒和兒子廖承志的相繼誕生,還是給他們帶來了許多快樂,兩小兒幾乎成了革命黨人的吉祥物。廖仲愷翻譯了一些早期社會主義學說,經常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上發表,吸引了不少同志。

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廖仲愷(1)

《民報》第一號

1909年,廖仲愷在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後,回國工作......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