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圍城》:一個假留洋博士的情路歷程

文|左手玫瑰


走進《圍城》:一個假留洋博士的情路歷程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裡很有名的一句話,甚至這句話的知名度比小說本身還要高。

《圍城》全書25萬字左右,算不上鴻篇鉅製,講述的也不是什麼驚心動魄的大事,只是圍繞一個浪蕩文人方鴻漸和幾個女人之間展開的情感經歷。

但《圍城》又並非只是一本簡單的言情小說,而是需要細心品味的一部經典著作,書中的諸多人物反映的是那個特殊年代的芸芸眾生,而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一旦被塑造出來,就似乎有了永恆的生命力,時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輝,啟迪著我們的思想。

錢鍾書在《圍城》的序中寫道: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圍城》這本書的基調是諷刺,而書中的男主角方鴻漸自然也逃不了被諷刺嘲弄的命運。

錢鍾書筆下的方鴻漸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方鴻漸的父親是前清舉人,算是士紳家庭,本人在北平上了大學,家裡給定了一門親事,結果方鴻漸在快畢業的時候,未婚妻因病去世,他反而因禍得福,憑藉老丈人的資助到國外留學。

可是方鴻漸在國外留學四年,只是混日子,並沒有認真做學問,等到要回國的時候,才發現沒有博士頭銜,回到國內臉上無光,無法向老丈人交代,所以通過報刊,買了一個哲學博士的假文憑,然後才上了一條法國郵輪迴國了。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讀者已經會心一笑,用現在的說法,方鴻漸算得上是海歸了,但是卻是假冒的海歸,可見學歷造假早有先例。

對於此種現象,錢鍾書在書中用辛辣的筆鋒寫到:撒謊欺騙有時並非不道德。柏拉圖《理想國》裡就說兵士對敵人,醫生對病人,官吏對民眾都應該哄騙。聖如孔子,還假裝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對齊宣王也撒謊裝病。父親和丈人希望自己是個博士,做兒子女婿的好意思教他們失望麼?買張文憑去哄他們,好比前清時代花錢捐個官,或英國殖民地商人向帝國府庫報效幾萬鎊換個爵士頭銜,光耀門楣,也是孝子賢婿應有的承歡養志。

可就是這樣一個不學無術的假冒博士,卻頗有女人緣,在書中前前後後結識了四個性情各異的女人,拋開一開始和鮑小姐那段短暫的露水姻緣不提,方鴻漸和三個女人的情感經歷正好反映了一個男人對待情感的三個階段。下文將會對方鴻漸的三段情感經歷逐一說明。


走進《圍城》:一個假留洋博士的情路歷程

第一階段:四處招花惹草的單身漢生活

方鴻漸回國途中遇到的第一個有情感糾葛的女人是蘇小姐,蘇小姐是貨真價值的女博士,自視甚高,對愛情的期待很高,所以一直都保持單身狀態,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覺得自己錯過了好時候,正好遇到了方鴻漸,想要和方鴻漸認真發展。

只是此時的方鴻漸對待感情的態度並不像蘇小姐那麼認真,他明明知道鮑小姐已經有了未婚夫,卻依然抵擋不住對方的誘惑,整日和鮑小姐廝混在一起,但是他對於鮑小姐也並非是愛上了對方,而是僅僅為了打發船上的時光,像鮑小姐這樣的女人容易接近,又不需要負責任,實在是最理想的目標。

書中寫到:好像一切沒談戀愛過的男人,方鴻漸把“愛”字看得太尊重和嚴重,不肯隨便應用在女人身上;他只覺得自己要鮑小姐,並不愛她,所以這樣語言支吾。

此時的方鴻漸或許對女人有興趣,但這種興趣和感情無關,只是單純的男女吸引或者純粹的生理本能驅動,在他眼裡蘇小姐那樣“豔若桃李,冷若冰霜”的大小姐做派並不符合自己的胃口,所以和蘇小姐一直都宛如兩條平行線,從來不會相交。

我們可以說方鴻漸把感情看得太輕,隨隨便便就和鮑小姐這樣的女人接近,也可以說方鴻漸把感情看得太重,不願意輕易付出自己的真心。

對於一個從未有過感情經歷的男人來說,這個世界是充滿誘惑的,又是充滿了無限希望,他嚮往得到一份感情,但是又不願意陷入一段感情,正如一個誤入花園的孩童,面對絢爛多姿的花朵,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更不會去輕易選擇,畢竟他只有兩隻手,只能摘下花園中的一朵鮮花。

很顯然,無論是鮑小姐還是蘇小姐都不是他渴望的那一朵鮮花,對鮑小姐他只肯獻殷勤,而不願意付出真感情,而對於蘇小姐,方鴻漸卻連獻殷勤都懶得去做。

只是在鮑小姐投入到未婚夫的懷抱後,方鴻漸才恍然明白,自己才是那個被玩弄的目標,此刻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感情上也極度空虛,而蘇小姐自然就成了他寄託感情的對象。

但是方鴻漸對蘇小姐並沒有愛,他只是習慣性的需要對女人獻殷勤,掩蓋自己在情場上的失利,或許有那麼瞬間,他對蘇小姐有過一絲絲動心,只是這種動心並足以讓他愛上蘇小姐。

而蘇小姐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開始認真的對待起她和方鴻漸的感情,像很多大齡未婚女青年一樣,一旦她們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就會覺得對方也有同樣的想法,想要建立起一種長久穩固的關係,但是這種感覺多半情況下只是一種幻覺。

而方鴻漸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蘇小姐的關係呢?

書中寫到:蘇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頭腦,有身份,態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閨秀,和她同上飯館戲院並不失自己的面子。他們倆雖然十分親密,方鴻漸自信對她的情誼到此為止,好比兩條平行的直線,無論彼此距離怎麼近,拉得怎麼長,終合不攏來成為一體。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方鴻漸眼裡,蘇小姐或許是一個很理想的結婚對象,但卻並不是他心目中的那一朵玫瑰,但是兩人到了上海之後,本來沒有了再見面的可能,只是方鴻漸後來卻又主動去拜訪蘇小姐,才又讓蘇小姐對他產生了不該有的希望,方鴻漸明明知道自己不愛蘇小姐,為什麼又要去招惹對方。

書中是這樣解釋的:明知也許從此多事,可是實在生活太無聊,現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著的人,顧不得安眠藥片的害處,先要圖眼前的舒服。

可見方鴻漸對於蘇小姐從始至終都欠缺真誠,只不過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安眠藥片,用完就丟到腦後,當然現實生活中,像方鴻漸這樣的男人並不少,雖然方鴻漸主觀上並沒有故意欺騙蘇小姐的想法,但他明知這樣做的後果,卻一意孤行。

可見在這個階段,方鴻漸在感情上並不成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哪怕蘇小姐並不是他喜歡的女人,他也沒有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只是等到發現蘇小姐開始認真的和他談婚論嫁,方鴻漸才驚覺自己做錯了事情,想要撤退,可是已經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走進《圍城》:一個假留洋博士的情路歷程

第二階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苦戀

在蘇小姐家中,方鴻漸遇到了自己最愛的女人唐曉芙,而方鴻漸和唐曉芙短暫而絢爛的感情交鋒也是《圍城》中最讓人回味無窮的一幕,很多人讀完《圍城》最大的遺憾就是覺得方鴻漸錯過了唐曉芙,如果兩人之間的誤會能夠化解,方鴻漸和唐曉芙最終能夠走到一起,無疑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只是錢鍾書把唐曉芙描寫的太完美了,可以說唐曉芙是大部分男人心目中完美女人的化身,而方鴻漸如果能夠和唐曉芙走到一起,就很難深刻的揭示出《圍城》這本書的主題,所以作者才會殘忍的將兩人分開,甚至用了一個讓讀者無法接受的藉口。

當然對於方鴻漸和唐曉芙這段情感,作者並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描繪兩人如何愛的痴狂,而是如同涓涓細流,滲入到讀者心間,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如果不是親身體驗過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唐曉芙一出場,作者就用大段文字去描寫其相貌,毫不吝嗇溢美之詞,而書中其他女人的描寫或多或少都有缺點,鮑小姐皮膚髮黑,蘇小姐雖然白,卻白的不新鮮,帶些乾澀,後文出場的孫柔嘉臉上有雀斑,兩眼也分的太開。

而寫到唐曉芙時,卻是“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窩。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得嘴饞,彷彿是好水果。”可見作者對唐曉芙偏愛的程度。

對於這樣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方鴻漸自然想要給對方一個好印象,故意發表一些奇談怪論,想要引起唐曉芙的注意,這種行為和學生時代調皮男生捉弄自己心儀女孩是一個道理,可見男人在自己喜歡的女人面前往往會變得幼稚可笑,相比較他在面對鮑小姐時表現出的那種油滑老練,無疑方鴻漸對唐曉芙是一見鍾情的。

書中多處細節描寫都體現出了方鴻漸對唐曉芙這種微妙的心態,兩人剛一見面,唐曉芙尊稱方鴻漸為同學老前輩,他卻執意要讓對方把“老”字取消,聽說唐曉芙是學政治的,便長篇大論證明女人天生是政治動物,連蘇小姐都聽出方鴻漸是在拍唐曉芙的馬屁,後來方鴻漸請唐曉芙吃飯,提前到了飯館,耐心等待,點了煙又趕緊掐滅,生怕滿屋煙味,唐曉芙會不喜歡,以上種種都充分說明方鴻漸對唐曉芙那種與眾不同的態度。

只是方鴻漸性格上的弱點此刻也暴露無遺,如果是之前他因為感情空虛而接近蘇小姐還情有可原,可現在他已經很清楚自己愛的是唐曉芙,可他卻依然不能果斷的和蘇小姐劃清界限,繼續周旋在蘇小姐和唐曉芙之間,最終雞飛蛋打,一無所獲。

或許方鴻漸犯下的錯誤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犯過,渴望一段理想的感情,卻又無法忍受空虛,為了不值得的人虛度時光,當真正的愛情降臨的時候,反而進退失據,優柔寡斷,面對誤會,為了面子或者尊嚴,吝於解釋,最終錯失良緣。


走進《圍城》:一個假留洋博士的情路歷程

第三階段:平淡瑣碎的婚姻

方鴻漸遇到的第三個女人是孫柔嘉,也是方鴻漸情感的歸宿,孫柔嘉本是上海本地人,大學畢業不願意留在上海,託關係到三閭大學當助教,和方鴻漸成為同事。

原本方鴻漸對孫柔嘉並無感覺,只是把她當成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看待,只是這個小姑娘頗有心機,在其一步步設計下,方鴻漸如同一隻悶頭亂撞的蒼蠅,一頭撞上孫柔嘉精心編制的落網,難以掙脫。

而方鴻漸感情上的大起大落也映襯出他事業上的黯淡無光,從回國時的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到三閭大學的如履薄冰,舉步維艱,方鴻漸的性格弱點暴露的越來越多,處事不夠圓滑,在職場處處碰壁,甚至還不如孫柔嘉有主見,在兩人的日常爭執中,往往以方鴻漸的妥協退讓告終。

而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的婚姻從一開始就缺乏感情基礎,方鴻漸並不愛孫柔嘉,他只是把對方當成了唐曉芙的替代品,孫柔嘉深知這一點,但她並不在意,或許對她來說,能夠找到方鴻漸這樣一個結婚對象已經很滿意了,不會奢望更多。

只是人性都是自私的,孫柔嘉只是一個希望守住自己婚姻的小女人,一旦方鴻漸成為她的丈夫,她原來表現出來的種種溫柔賢惠就變成了斤斤計較,方鴻漸的每一個玩笑她都會解讀為對方不愛自己,她自卑而敏感,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但內心深處卻是惶恐和不安,生怕方鴻漸真的不愛他。

方鴻漸對孫柔嘉有同情,也有感動,畢竟像自己這樣的男人也有女人千方百計的想要嫁給自己,可唯一欠缺的就是愛情,也許他僅有的熱情已經在和唐曉芙的短暫相戀中消耗殆盡了。

兩人的婚後生活是平淡的瑣碎的,而頻繁的爭吵更讓兩人本就不牢靠的婚姻更加搖搖欲墜,方鴻漸對於妻子也也越發沒有耐心,而且漸漸領悟了婚姻的真相。

書中藉著方鴻漸的口說道:老實說,不管你和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髮現你娶得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早知道這樣,結婚以前那種追求、戀愛等等,全可以省掉。談戀愛的時候,雙方本相全收斂起來,到結婚還沒有彼此認清,倒是老式婚姻乾脆,索性結婚以前,誰也不認的誰。

對於方鴻漸這樣的男人來說,過去的風流成性也好,深情似海也好,都已經成為了過眼煙雲,現在他面對的只是結婚後的一地雞毛,或許他會後悔草率的和孫柔嘉結婚,但是他也許更會慶幸沒有和唐曉芙走到一起,那樣只會讓他對愛情僅有的一點美好幻想也破滅掉。

縱觀方鴻漸的三段情感經歷,我們不難看出,方鴻漸對待感情經歷了懵懂、熱情和幻滅三個階段,或許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感情是奢侈的,不管如何轟轟烈烈的感情,最終都是要面對現實,當我們經歷過婚姻,才能真正理解婚姻,陪伴你走過歲月的人未必是你曾經深愛的人,如果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那麼我們每個人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婚姻無法保證你的感情會天長地久,當你認真經營感情的時候,婚姻是一座穩固的城堡,而當你的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婚姻則會成為禁錮你的監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