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新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早在2019年4月份就已杀青,却迟迟没有上线,让不少粉丝等得相当捉急。最近佘诗曼本人也在网上在线约火锅,让粉丝更期待阿佘的新剧表现。

提起佘诗曼大家都会联想到《延禧攻略》,虽然她在剧中的人设不讨喜,但TVB出身的佘诗曼演技令人折服,何况还有《金枝欲孽》这样的珠玉在前。

从贤惠清高的后宫娘娘到走上复仇路的女王,佘诗曼黑化不需要化个夸张到恨不得把字写脸上的妆容,一个眼神的转变就让观众明白她和以前不一样了。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即便已经迈进40岁的大门,佘诗曼却像吃了驻颜丹一样有朝气,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她,其实是一个实打实的“大花旦”,这不免令人好奇,佘诗曼这一路走来是靠运气还是实力。

1975年出生的她,五岁时父亲就已经离世了,一个人扛起整个家庭负担的妈妈,是对佘诗曼影响最深的人,当时肚子里还怀着弟弟的母亲,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后,却坚强的一滴泪都没有流过。

这也让佘诗曼从小就学会了坚强,或许往后岁月中再大的打击都比不过这件事给她带来的影响。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从瑞士读酒店管理专业学成归来后的佘诗曼,在妈妈的鼓励下参加了港姐的选拔比赛。不会化妆、不会走台步的佘诗曼,起初一点自信都没有,甚至连上台后眼睛都不敢直视摄像机。

只不过被称为“小刘嘉玲”的她,还是凭借外貌的优势和问答环节的急中生智,拿下了季军奖杯。

当时问答环节主持人要求佘诗曼用“丑”来形容旁边的佳丽,本身这个问题就刁钻,而且上台多少都有些紧张,加上给选手思考的时间不多,这种问题往往不太好答,

好在佘诗曼的反应很快:“之前看过照片,没这么漂亮来的,算是丑小鸭,但后来她好努力减肥,就变得漂亮了。”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得到港姐季军头衔的佘诗曼顺利的进入了影视圈,众所周知娱乐圈可不是一个合家欢大家庭,虽然她是当年TVB力捧的女主角,但酒店管理毕业的她,在演技方面始终还是一个新人,于是在片场她难免会受到各种工作人员的欺负。

曾经她因为迟到一分钟,在片场被副导演骂得狗血淋头,不仅如此,当时的观众也并不喜欢佘诗曼这个新人,认为她没有演技,台词又不行、说话还小声。

杂志一翻开,骂佘诗曼的文章和标题简直不要太多。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心理承受能力再强大的人,也没法对外界的言语攻击做到心如止水,没有天赋不适合当演员的念头无数次在她心头围绕。

但是她内心又有另一个声音在鼓励她坚持下去证明自己。从这些报道中,她了解到自己的缺陷在哪,台词功底不好,那就苦练气息,读报纸读到连隔壁邻居都听得到。

动作、表情、台词一遍又一遍地琢磨,有时候甚至一天就只睡一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练两三年的成果,终于在《十月初五的月光》中得到了回报。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忍痛抛弃一头长发,这是她第一次饰演“假小子”的形象,在戏中与张智霖的CP让观众无法自拔,而她也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了第一个关于演技的奖项。

这让佘诗曼真正爱上了表演,也是从这部剧开始,她不再局限于青春甜美的形象,从《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到《金枝欲孽》中的尔淳,佘诗曼的戏路越拓越宽。

拍摄《金枝欲孽》时,导演看到套路化表演的佘诗曼,经常指点她说:“不要表面嘢”。

于是佘诗曼开始尝试真正去理解一个角色,为了演好尔淳,当时她经常给自己催眠:“就当我男友死掉了,可是我还要给他写日记。”不断的心理暗示,让佘诗曼真正成为了这个角色。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领悟能力强的佘诗曼,在这之后又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拍戏难免会受伤,在她拍摄《火舞黄沙》时,为了保护同组的小孩子,佘诗曼宁愿自己受伤,这个伤直到现在还留有疤痕。

看似娇滴滴的姑娘,骨子里却相当坚强,片场的黎姿和林保怡都对她颇有好感,也因为这部剧佘诗曼成为了TVB当之无愧的“大花旦”。

出道9年能获得这样的成就,佘诗曼完全有骄傲的资本,可相比起高调称呼自己为“大花旦”,她更愿意努力塑造更多的角色。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一年拍摄120集作品,最长记录是五天四夜没有睡觉,堪称影视圈的劳模。虽然天天泡在剧组,佘诗曼也依旧会传出绯闻,不过对于绯闻她的态度始终都是“工作比感情重要,金钱比名气实在。”

一切都靠自己的佘诗曼,曾经一度成为TVB最赚钱的女艺人。2014年《使徒行者》热播,佘诗曼以钉姐一角色,斩获双料视后。

当时的颁奖人汪明荃还未公布结果就已经大赞佘诗曼,获奖后佘诗曼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失控,只是简单的分享了过去和未来的总结。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TVB没落后,佘诗曼又将目光锁定了内地市场,这样的港星不止佘诗曼一个,不过曾经在港剧中风生水起的演员,转战内地后人气却没什么起色,即便如此她依旧选择自己来试一试。

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没有错,真正好的演员如同混在沙砾堆里的金子,即便隐藏得再深也总会被发掘。

佘诗曼“大花旦”养成之路:迟到一分钟被大骂,为角色自我催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