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三,期末物理才考了30多分,這還有希望嗎?

用戶771432587095


雖然真相很殘酷,但您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了。在還有三個月左右高考的時候,孩子的知識和成績已經基本定型。因為這時候一輪複習已經結束,知識基礎的搭建已經完成。如果現在只有30多分,那說明他的知識基礎幾乎是沒有形成的。下步的二輪複習,是查缺補漏,並且以知識模塊的形式建立知識間的聯繫,三輪複習是通過頻繁考試訓練學生的應試技巧,並不會再次從頭到尾進行知識的細緻梳理。換個角度來說,物理學習是需要天賦的,您孩子的成績反映了在物理學習方面的天賦很一般,所以,很難在剩下來的時間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觀。


王說師話1


深刻思考後,我總結出自己高考過了重點線的3點方法,希望對小朋友們有所幫助。

PART

1

自我驅動

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內心的自我驅動,也就是你想上大學的原因。我自認為在小的時候就是一個比較有目標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決定。因為我小時候閱讀量比較大,所以內心深處很想去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走出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考大學。而考什麼樣的大學也是至關重要,可以說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軌跡。

我自己從小到大就喜歡看書和寫作,所以高三的時候我就想以後當個作家或是記者,要麼寫書,要麼多出去跑跑看看世界。所以報志願的時候,專業選的也是新聞傳播。

雖然最後沒有從事相關行業,有點可惜。但起碼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上的大學,大學過得很快樂,也收穫了非常多。

動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動力和我們的行為結果息息相關。德國有一項3500名學生參與的研究表明,學習動力十足的學生比缺乏動力的學生數學學習情況更好,分數更高。

獲得高分的動力越足,你就會越充滿動力,成績也會更好。動力給我們提供奮鬥的方向,讓我們幹勁十足,變得更加強大。

PART

2

在規則中取勝

《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一書中提到:

一旦你能熟練地從不同類型的問題中提煉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規則”,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不管是語文、數學、英語,還是文綜、理綜,只要我們善於提煉,都會發現規律,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自如地駕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將高考的規則按照時間順序總結為三種:

①第一階段的規則:搭建知識框架

上高中的時候,老師經常會說一句話:想要考得好,就得熟悉課本知識。怎麼算完全掌握了課本知識呢?先要把書讀薄,然後再把書讀厚。

什麼意思呢?讀薄就是把整本書的知識框架提煉出來,也就是我們現在比較流行的思維導圖;而讀厚就是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能擴展出來很多分支知識點。

以高二的政治哲學為例,哲學知識分為三個板塊:辯證唯物論和認識論、唯物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 。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建立三個部分的思維導圖,熟記知識框架,然後一一突破框架中的每個知識點。在考試中,查到哪一部分的知識點,就可以從腦袋中檢索出對應的知識。

②第二階段的規則:有針對性地高效複習

以我自己為例,我不是學霸型的學生,對於一些難點我很難掌握。所以我制定的學習計劃就是基礎型的知識點不丟分,放棄比較難的知識點。其實高考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考查的我們的基礎知識,如果這部分都能答對,考一本是沒有問題的。

舉個例子,每年的高考數學中,都會有一道選擇題考“數列”這個知識點。那我們在平時練習中,就要把等差數列、等比數列、遞歸數列等數列的知識點全都理解,並把不同類型的題目都加以練習,這樣等考試的適合不管遇到數列的哪個知識點,我們都能找到正確的解法。

而高考中的大多數題目都是考查的基礎知識點,只要熟練掌握了這些知識,保證基礎得分,就能拿到不錯的分數。我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只做基礎題,放棄了最後一道大題,最後考了128分。

②第三階段的規則:掌握應試技巧和策略

在高三的衝刺階段,除了知識方面的查漏補缺,我們也要重視應試技巧的規則。好的應試技可以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甚至超常發揮。

比如選擇題,看到一個陌生的題型,先別慌張,可以用排除法排除掉一兩項干擾項。然後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選擇;也可以從已知的知識進行推理、測算等,多試幾種方法,答對的幾率就會大大提升。

應試策略有很多,比如先易後難,最後再進行查漏補缺;比如仔細檢查,避免“會做的題做錯”。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不是學霸級的學生,可以“有所取捨”。

比如我自己,數學的最後一道大題一般都比較難,如果不是我熟悉的知識點,我會先把前面的題目檢查一遍,確認簡單的題都能拿到分之後才做這道題,避免在這道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PART

3

在不斷重複中現逆襲

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氣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寫字,今天寫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衡水中學被稱為高中版的“黃埔軍校”。新聞報道中也屢屢提到,衡中同學高中三年做的卷子摞起來比人還要高。其實,不止衡中如此,哪個高中生沒有在深夜刷過題呢?

高三一年,除了學校的週考、月考之外,我也制定了自己的學習計劃,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加強訓練:每天刷三套語文的選擇題,對於基礎知識不斷查漏補缺。

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時間做一套英語模擬題,閱讀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時,也快速建立了答題的語感;每天晚自習做兩道自然地理的大題,讓自己的大腦覆蓋儘可能多的考點……

儘管很多人對“題海戰術”嗤之以鼻,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題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高考取勝的規則。

在這種不斷重複的練習中,我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入,模擬考試的成績從90分,100分,110分,到穩定在120分以上。最後考上了重點大學。

最後

年少時,我以為高考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坎兒。

工作之後,我才發現,人生中,有形的無形的考試無處不在。

不論應對何種考試,除了努力拼搏之外,正確的方法也會讓我們事半功倍。

而所有的這些經歷,終將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寶藏。



課堂追夢


我是去年畢業的,有過親身體會。

高中選的是物理,但實際上我的物理一點也不好,即使最後考出來也就是勉強撐住那種。雖然考出來沒有他們高,但是我並不會感到很慌張,因為我的語數英有足夠的信心追回他們甚至。。。碾壓(非吹牛,講事實,勿噴)

寧的孩子雖然物理只有三十多分,但也說明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只要把基礎補一下,還是可以拿下很多基礎分數的喲。

但是也不要期望提升太多,因為要知道如果前面兩年時間都沒有學起來的東西,要讓他在最後這麼一點時間裡飛躍其實是不太現實的,只能說是多拿一些基礎分數,少拖一點後腿。

可能還是需要在其他科目上動動腦筋,看看能不能挽回一些分數。


花花花小迷妹


我是老師,這位家長不要慌。首先,無論孩子是真不懂,還是其他因素導致沒考好,高考都在那裡,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清楚最終結果會怎樣。給您幾點意見:

詢問老師此次考試的試題難度

家長不能單一的去看分數的變化,要看孩子在班上的單科排名,單科排名基本可以反應孩子的水平。若是考題難度過大,班上物理分數普遍偏低,那麼30分雖然很低,但也可以接受。我們學校有個傳統,那就是在孩子們參加高考前,會出一次極難極變態的考試題,讓他們歷經考場的艱難挫折。在他們高考考場上,遇到難題也不會那麼慌亂。

和孩子一起分析試卷失分原因

無論孩子水平高低,這項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原因是為了找到問題所在,失分點究竟有哪些?是否有可能突破?時至今日,能得一分是一分,一分可讓全省排名提高上千個名。與其思考是否還有希望,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希望隨時都有,只要你不放棄。

重點突破有可能拿下的得分項

找到失分原因之後,要給孩子鼓勵,告訴他,這些問題我們還有時間解決,解決一個,我們就可以多得幾分。如果孩子自己不能獨立突破,可以找老師求助。孩子們的壓力也很大,不要打擊他們繼續學業的信心,切莫讓自己冰冷的語言成為壓彎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祝孩子高考大捷,取得理想的成績。


我是教育郎,一個思考教育問題的一線教師,關於孩子的教育,您還有什麼困惑?歡迎討論!


教育郎


題主具體是哪個省份沒有說明,我按照河北省的情況來說一下,今年摸底考試本科物理有效的分大約在20分左右,孩子物理成績不是太好但還有機會,所以建議您孩子根據歷年本省高考情況,做好以下幾方面。

首先,確定自己的合理升學目標。根據自己在省內大致排名確定好自己的層次,並規劃好自己的升學目標。升學目標應該略高於自己的層次,又不能過高,要給自己點壓力又不能把自己壓垮,就像教育學中的“最近發展區”。

其次,瞭解並分析歷年目標錄取分數線。設定好升學目標後,瞭解並分析往年目標院校的分數線,與自己分數做對比,分析自我差距,你現在擔心自己的物理就重點分析物理分數,若有差距而物理學著有壓力就從其他科目補回來。

最後,高考錄取是六科總分數劃分的錄取分數線。單科成績如果不理想,如果能達到目標分數也是可以的。因此,不要因為一門成績不理想而導致自己心情煩躁,影響自己最終的總複習。

所以,高三學生物理成績不理想,應該設定目標,歷年分析,自我分析。關鍵不能因為單科成績不理想而焦躁,而導致因小失大。


米力伊昇


我的外甥也是物理成績不好,總分上不去!

其實物理考高分難,但是僅考30分還是心態有問題!

何求救物理任課老師,也可以找物理課代表談一淡,多觀察物理學得好的,看看別人是怎從學的!

經過分析總結,加上心琨調節,現在可考六十多分!


特辣阿婆說我


如果是江蘇2020屆的考生的話,也不是沒有希望。我就教他們這屆物理,這是3+2模式的最後一屆,從上到下沒有重視選修的。全體學生物理素養很低。

從現在起抓好單選,基礎多選,力學基本實驗,兩個選修題目,計算第一題。這些總分就有90分左右了。就是拿其中的百分之六十,也有50多分。B等級就有了。


zjall


在高中的所有科目當中,最大難度的當屬數學和物理,這也是很多學生頭疼之處,數學和物理難度在於複雜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抽象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們在學習時往往難於搞懂,也是在短時間內很難提高的科目,相對於物理來說,生物和化學更好提分,在短時間內也較易獲得好成績,所以孩子在物理較差以及時間不太充裕的情況下,應該做出果斷的選擇,合理分配所有科目時間,應該抓住好提分的科目上,這樣你的孩子才有可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考研達人小洋


有希望,我平時外面代課的學生好多都三十多分,,關鍵看孩子的學習態度了,他從內心來講沒放棄就行。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缺口在哪裡,可能需要一個專業點的老師幫捋一捋。對症下藥應該可以


蓬萊島勇士335


缺乏做題的思路,做的題太少。快速逆襲畢竟是少數,復讀一年還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