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安家》,瞄准了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很多人都与之打过交道的房产中介这个职业群体,而这个群体过往很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以对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口碑和收视率在同期播出的几部黄金档电视剧里也算领先。

一、剧情背景交代

《安家》算是一部职场剧,虽然有一些情节逻辑有待推敲,但是大体上还是帮助我们了解了中介行业的人生百态。其故事背景,全国房产连锁集团安家,将在北京总部成立专门的老洋房事业部。

上海静宜门店店长徐文昌(徐姑姑)是老洋房业务的一把好手,原本是这个新成立的部门领导的有力争夺者。但是和他曾是同学关系的翟副总,不想让徐姑姑坐到这个位置。因为他清楚徐姑姑的实力,而自己又是个嫉贤妒能的人,怕有一天徐姑姑在总部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于是翟副总安排自己的亲信房似锦空降静宜门店,名曰实行“双店长制”。实际上是让房似锦去实地挖掘徐姑姑的污点,想办法把徐姑姑在调任总部前赶走。但是赶走之前,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房似锦偷师学艺徐姑姑的老洋房业务。

二、徐姑姑是好店长吗?

1、店长的职责分析&徐姑姑表现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徐姑姑的店长职责考核表

业绩垫底,其名曰是“佛系”,但是没有好的业绩,自己和员工都没有好的收入。不该做的业务当然不能做,比如翟副总多年前明明知道有司法污点的房子还打时间差还去交易,那真的是置客户利益的保障于不顾,唯自己利益是图。

但是还是有很多房子,是完全可以在不伤害客户买卖双方利益的情况下,进行销售的,徐姑姑把太多的个人道德标准绑架到一笔业务的做与不做,这样未免有失专业。比如那套好几年都没卖出去的“走廊房”,比如曾经出过凶案的出租房,比如阚总给小三作为分手费的房子……

再比如身为店长,员工朱闪闪两年没开过单,按照总部规定,半年没开过单的员工就应该离开。徐姑姑没有辞退闪闪,但是也没有对闪闪进行任何培训,因为徐姑姑的佛系性格,对朱闪闪听之任之,这不是一个领导该有的态度。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综上而言,除了在鼓舞员工士气,提高门店凝聚力这个单项上,徐姑姑表现优秀,其它更为重要和直观的KPI(关键表现评估)上看,他实在算不上一个好店长。业绩常年垫底,对总部规定视若无睹,这样的门店店长,就算不是因为卷入翟副总的腹黑换店长阴谋,他的表现也实在是差强人意。

三、徐姑姑不是好店长,有提升空间吗?他能不能做好店长?

前面分析过,徐姑姑不是好店长,那他是否有提升空间,去成为一个好店长呢?房产中介的门店店长,按照一个企业的职位划分,应该属于房产集团公司的小中层领导。上面有集团公司的总部,各大小片区的区域负责人,而下面又管着七八个员工。

中层领导,就是连接上下级的桥梁,是一个公司里非常重要的阶层力量。

对于徐姑姑来说,他连接“下级群众”的能力很强,从来不摆自己的领导架子,也不对员工发号施令,领着员工疯疯癫癫嗨歌弹琴,自己带头把总部要求的穿统一制服上班的规定晾在一边,和员工去瓜哥馆子吃饭,从来都是亲自下厨,乐此不彼。整个团队看起来其乐融融,说一句话下面的人都听,管理团队如太极四两拨千斤。这样的店长不是很厉害吗?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刚刚我们从KPI分析已经看到,徐姑姑在管理团队建设上的表现是可以,是个深受员工欢迎的店长。但是店长上面有总部领导,有区域经理,有各种KPI去考核他。放着总部规章制度不执行,常年销售业绩垫底,自己可以佛系,但是对上是没法交代的。毕竟“在其位,谋其政”,只是让员工满意,老板不满意的中层,是不够优秀的。

那么问题来了,徐姑姑还有提升空间吗,能成为一个上下两头都搞得定的好店长吗?在我看来,很难,难的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难的是他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去做,他也不愿意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回到徐姑姑的个人成长经历来寻找答案。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1、自幼家境优渥,没有强大的挣钱欲望。

徐姑姑的父亲是上海餐饮界名人,从小就跟着爸爸吃遍了上海最知名的饭店,家里条件不错。很多人如果出生寒门,就会特别有出人头地的事业心和欲望。比如同一部剧里的房似锦,家里穷得一塌糊涂,那就拼了命地想挣钱。对她来说,从小对没得吃的恐惧,一直带到了工作后的早饭习惯:4个包子两杯豆浆,那是源自骨子里的穷落下的毛病。

华为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寒门子弟,因为那样的员工更有“企图心”,更愿意为了多奖金、为了股票、为了晋升,为了成功而996,而全力拼搏,“饥饿感”构成了华为员工的“狼性”精神。

和前妻张乘乘“净身出户”假离婚,张乘乘和单位小鲜肉激情出轨还有了孩子,他也没去要回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存款。

从小家境优渥,徐姑姑从生活到工作,太“佛系”,什么都“不争”,所以工作上常年业绩垫底,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2、灰暗的青春期,强化了他用自己道德标准去衡量业务的正义性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徐姑姑有着美好童年,却有着很灰暗的青春期。父亲的婚内出轨,母亲常年受抑郁症折磨,在徐姑姑15岁那年,徐妈妈从小三家20多层的高楼跳下自尽。母亲死后,很快小三扶正上位,徐姑姑有了后妈,家里却感受不到任何温暖与关爱。

青春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徐姑姑经历过父亲很有钱,却搞小三,还把自己母亲逼上绝路这样的事情后,一方面又一次强化了不需要太有钱的观念(有钱了搞小三),而且对于搞小三这种事,他比别人有着异乎寻常的痛恨。这种痛恨在他成年后,也带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比如当老客户阚总拜托他给自己小三知否小姐找房源时,他拒绝了这个业务。他也认为,帮阚总找房源,就是助纣为虐。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对于中介来说,客户有需求,我推荐客户适合的房子,不怕辛苦地带人看房,没有欺诈,没有隐瞒,扎扎实实把所有手续办好,就是完成了中介的职责。至于房子客户买去是老婆孩子住,还是小三住,中介根本就不关心,也认为不应该关心。

婚内出轨是遭到所有有良知的人共同抵制和鄙视的行为,这种公序良俗从来没有变过。职业的操作不应该掺入个人感情,也不应该让客户的家庭纷争来影响自己是否做一个业务。徐姑姑这样做了,是对自己道德标准的守卫,但是对于公司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徐姑姑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任。

3、“老好人”的性格,决定了徐姑姑好店长改造空间有限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是非常难的。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徐姑姑是个从来不说“不”的老好人。什么事情都觉得拉不下脸,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拒绝别人,不管别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他是真的善良,真的热心,但也真的懦弱。看起来和谁都其乐融融,很多时候也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比如:

自己家的狗阿尔法上了街道邻居的狗,大妈提出让徐姑姑的阿尔法做结扎,徐姑姑也不敢说“不”,心里么心疼地要死;

隔壁物业经理要静宜门店买下200份价值198元的粽子礼盒,实际就是变相敲诈勒索。徐姑姑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一口答应。也不问物业经理要发票向总部报销,而是自己默默地为这子虚乌有的将近4万块钱买单!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现实生活中,什么人都不敢得罪,什么事情都好好好,什么事情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中层领导。

自己的下属,难保个个听话个个上进,没有点威信,没有点雷霆手段,老是靠做老好人来以情动人,是搞不定那些刺头员工的。企业里“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领导就得有领导的样子。如果碰上自己顶头上司不切实际的业务指标,蛮不讲理的工作指派,如果只会唯唯诺诺,不懂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manage up"(管理上级),这样的中层也是缺乏智慧的。笔者曾经服务的世界500强外企里,对于中层“manage up”的能力要求和“manage down”比起来,一点都不少。

生活中我们做老好人,别人评价你“暖男”,“好好先生”,怎么样都可以,因为是自己在承担结果;但是工作中也是老好人,上面的政策、战略贯彻不下去,令出没有行动,却是自己的薪水、自己的职位,甚至是单位和公司都在一起承担结果。

综合上面三点,我们看到徐姑姑的家庭出身、青春期的灰暗和他老好人的性格,造成他对金钱、成功的欲望不大,很佛系,而且这种佛系和强烈的道德洁癖对工作的影响还很难改变,所以说,门店店长的工作,并不适合徐姑姑。

四、这条路可能更适合他——成立属于自己的老洋房房产中介公司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那么,观众缘很好的徐姑姑到底适合什么工作呢?现在电视还没放完,我们大胆来猜测,或者是帮徐姑姑设计一个最适合他的工作。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徐姑姑是一个对赚钱和个人成功不是非常热衷的佛系之人。

我们用哈佛大学幸福学之父泰勒·本·沙哈尔教授提出的MPS模式,来对徐姑姑进行职业的再定位。M的意思是meaning,意义;P的意思是pleasure,快乐;S代表strengths,优势。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徐姑姑MPS模型分析

给徐姑姑做完MPS模型分析后,我们用红色部分标注了三个部分的共同交集,就帮我们锁定了“老洋房房产中介”。

那这不就是徐姑姑在静宜门店做的事情吗?不一样,在静宜门店他是店长,不光是自己做老洋房业务,同时还负责门店的整体业绩。徐姑姑这么一个佛系,好说话,什么都不积极争取的人做店长不适合,那么就让他出来单干,做好自己业务他肯定没问题,然后又不用管人,也不用被总部分配的门店业绩指标压着垫底。

所以在我看来,成立属于自己的老洋房房产中介公司,是徐姑姑最合适的工作了:既符合他佛系、慢悠悠的性格,又不需要让他培养员工组建团队,最重要的是,还不用背销售指标,老好人就老好人吧,反正“一人吃饱,全家吃饱”,对上对下都不需要他负责。

当然,最佳方案是能够让房似锦加盟,给他一个完全不需要老板给压力,自己就是拼命三郎的员工。老洋房业务虽说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是交易机会和交易频率确实低了点。在老洋房业务之外,兼顾其它正常的传统房产业务,充分发挥房似锦对多挣钱的“狼性精神”,那徐姑姑的中介公司就相当有戏了。

五、结语


《安家》徐姑姑:老好人,不适合做店长,更适合做这个

对徐姑姑来说,做不做店长不重要,关键是找到他MPS模型里那些高频率出现的交叉点,找到真正带给自己价值感,快乐,同时又是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课题,不仅是出入职场的大学生菜鸟,还是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老鸟。

更要说明的是,MPS模型也不仅仅可以做职场定位,更是追寻人生幸福的钥匙。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观点所有人都认可。但如果说,钱越多越幸福,事业越成功,人生越成功,这种理念也有很多人反对。

人各有志,事业成功不是所有人的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你掌握了MPS模型,一定会让你离人生幸福更近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