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演變與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社會的文明進步、生產力的發展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從石器時代至今,在八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龍的形象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隨著歷史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人類文明進步而進步。
“龍”字的書寫方式也隨著文字的演變不斷變化,從最早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字“龍”。
起源期,也叫原龍期。約在8000多年以前,它的特點是,造型簡單、線條粗糙、形象質樸,其用途是主要是作為祭拜神靈的圖騰。
雛形期,也稱夔龍期。主要是夏、商、周時期,距今已由5000多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抽象、神秘,但也具有現代龍的雛形,其用途主要是,作為青銅器上的裝飾花紋。
形成期 ,也稱飛龍期。主要是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距今4000多年左右。它的特點是:粗狂、雄健,其用途是用於貴族墓葬品和其他工藝品的裝飾圖案。
發展演變期,也稱行龍期。主要是三國、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期。它的特點是圓潤、灑脫、豪放。魏晉南北朝的龍,氣宇軒昂,顯得奔放。隋唐的龍,豐滿雄健、氣勢逼人,其用途是除青銅器以外,還有建築物和工藝品的裝飾圖案。
成熟期,也稱黃龍期。主要是在宋、元、明、清時期。它的特點是豐滿、健壯、威武。宋元時期的龍,體型協調美觀,雙目有神,角、須都已健全。此時的龍已成統治者的代表,其用途主要是作為皇家用品的裝飾。明清時期的龍,蜿蜒多姿、通體華美、身體各個部位十分協調,更富神韻。此時的龍已成了皇家的專用品,皇家所有用品,均用龍紋圖案加以裝飾。
現代昇華期,也稱祥龍期。1949年建國至今。其特點是和諧、瑞祥、創新、奮進。現代的龍形象飄逸俊美,表現吉祥嘉瑞,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情趣,成為中華民族騰飛的象徵。
龍——華夏文明的凝聚和積澱;
龍——中華民族的象徵;
龍——中國文化的象徵;
閱讀更多 世界鏡頭1285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