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風靡全球,為何美國卻敬而遠之?

樊溢明


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逐步邁向成熟,不斷地再往不同的領域發展,那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表現呢?



第一位大家想到的肯定是被稱為“科技強國”的美國,在蘇聯解體後,成為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在經濟、文化、工業等領域都處於全世界的領先地位。


但是目前美國對於人臉識別的政策卻出乎人意料。6月27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市議會以11-0的投票通過了禁止當地警方和市政部門使用面部識別軟件的法令,法令生效後,該市各機構、分局或下屬部門,均不得在公共場所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之前,美國舊金山市就頒發了法令,禁止政府機構購買和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另外,美國最大警用攝像頭廠商Axon也宣佈,不會在警用穿戴攝像頭中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其實,美國的人臉識別技術一直走在科技前沿,並且在商用層面早有動作。比如亞馬遜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人臉識別軟件,谷歌、IBM、微軟等企業也都推出了人臉識別應用產品。那麼,美國政府為什麼對人臉識別如此牴觸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人臉識別技術在國外存在一些缺陷,人臉識別技術還不能夠有百分百的準確性,針對不同種族的準確率差異巨大。《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表示,人臉識別針對黑人女性的錯誤率高達21%-35%,而針對白人男性的錯誤率則低於1%,這被民眾認為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

另外,亞馬遜2016年推出圖像識別AI系統,曾將28名美國國會議員識別成了罪犯,這樣的烏龍事件也使得人臉識別被廣泛質疑。同時,人臉識別的準確度受照明、姿勢、裝飾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大規模應用環境中,準確率更難以保證。


瞄妹


犯罪率高,有案底的人也多。


落章第12


你看見了,怎麼辦壞事。這就是美國害怕的。都用電子結算我怎麼貪汙。


靈犀在路上526


美國對用戶隱私保護很注重,法律法規齊全,相比之下我們對用戶隱私保護不夠,數據大量被濫用販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