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看中劉備宏圖大志,還是“皇叔”的身份?

大馬哈魚12


要分析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東漢未年的政治文化。

在東漢中後期,儒家思想不斷鞏固,尊卑有別、忠字當頭已經深入人心。在皇權之下、百姓之上還形成了一個特殊階層,你可以叫它貴族、或士族。他們掌握了當時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話語權。

隨著這個群體不斷壯大,中央集權也開始瓦解,當時從中央到地方其實都控制在大大小小的貴族手中,各級官員也從這些貴族中選撥。一般的普通百姓(當時叫寒門)也是依附這些貴族,即使你有資產,但血統不高貴,也是皇家貴族的奴才,社會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後來黃巾起義爆發,各地的貴族也進一步坐大,有不少地方貴族就直接主政一方,形成了割據局面。

拿呂布為例。“馬中赤免,人中呂布”這句話說的是呂布當時是人中翹楚,可為什麼還有個“三姓家奴”的名聲?原因是他在三個貴族中跳來跳去,沒有從一而終當一家的奴才。你能力再強也是個奴才命,一直到呂布被殺。在表面上呂布是因為軍事失敗被殺,其實他是死於他出身老百姓(寒門),因為沒有貴族支持他。當時徐州的大貴族陳珪要他死,所以才有曹操的軍事進功,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現象。

現在說說劉關張,這三人中劉備能力最差,又沒錢。說句不好聽的,恐怕給關羽、張飛提鞋都不配,為什麼當了大哥?當然是劉備自稱的“金字招牌”把他們唬住了,關羽、張飛能力再強,他們沒招牌;劉備能力再差,牌子硬。

當然,劉備也是個有抱負的人,想建功立業,不然也不會和他混了。





我欲隨波不逐流


當然是看中了劉備的宏圖大志了。

打個比方,在一個三線城市郊區的集市上,一個賣豬肉的和一個賣綠豆的感嘆生意不好做,這時候來了個賣草鞋的自稱是馬雲的叔叔,劉強東的二舅。於是三人結拜,立志一起做中國第一電商。這可能嗎?

肯定是一見投緣,三句話一說,頓生相見恨晚之感,找個燒烤攤坐下喝酒擼串兒,酒逢知己,越聊越熱乎,交談之中,賣豬肉的和賣綠豆的發現賣草鞋的這老哥講起生意頭頭是道,果然有兩把刷子,絕非池中之物,跟著他混有前途。這才拜了把子一起合夥做生意。


詩魔獨孤求踹


這麼說來,關張是機會主義了?

根據《三國志》記載,早在劉備聚集鄉黨族眾時,關、張就已經投其門下。而劉備對他們二人也是"寢若同床,恩若兄弟…"

當時正值東漢末年,朝政腐敗連年災荒,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而劉備也胸懷大志,欲救民於水火之中。關張二人則情願與劉備共同起事,同心同德幹一番事業…

後來三人選定,在張莊村後桃園舉行結拜儀式。於是三人焚香祭告天地,並按長幼排序結為異姓兄弟。此後三十年,三人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終於開創了蜀漢基業…

至於關張二人看中了劉備什麼,我們要先看一看劉備有什麼。

一,劉備聲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是劉邦的重孫。而如今天下大亂大廈將傾,他立志要起兵救漢,救國救民…

二,劉備粗通詩書,運籌帷幄詭計多端,見解非凡。說不定他真能闖出一番天地…

三,據說劉備雙耳垂肩兩臂過滕,相貌堂堂有龍風之姿,確實有"大福大貴“之相…

四,據傳有人曾以陷阱暗害劉備,而劉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徑直從偽裝網上走過"地"卻不陷,被坊間傳說有青龍護體…

以上種種傳聞,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足可以認定,他相似於"真命天子"。跟著他說不定真可以封侯拜相,闖出一條生路…

他們結義時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一點,劉備確實做到了。在關羽被東吳所殺後,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他憤而起兵討伐東吳,終於戰敗後客死白帝城…

壯哉!義哉!如此劉備確是天下英雄!


邀你看夕陽


很顯然,他們看中的是劉備“皇叔”的身份,但沒想到被劉備的身份給“坑”了。

一、關羽、張飛為什麼要與劉備結拜?

我們都知道,張飛的嗓門很大,原文中是這樣形容他的嗓音的,說其“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簡單來說,就是超級大嗓門,細想一下,劉備當時可能是被張飛的大嗓門驚著了。不過劉備也不是尋常人,一下就看出了自己與張飛的差距,他知道,不管是錢財,還是身板,他都比不過張飛。但是有一點,他絕對遠勝於張,那就是自己的血脈,饒你孔武有力、家產萬貫,可你歸根結底還是個市井小民,想到這裡,劉備立即拿起了腔,緩聲道:“這位兄臺,我本來啊,那可是漢室宗親……”

果然,張飛一聽到漢室宗親這四個字,就立即降低了聲音分貝,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涿縣,竟然有一個漢室宗親出現在他的眼前。什麼是漢室宗親?那可是皇帝的親戚啊,自己再怎樣也不過是個肉鋪老闆,哪裡比得過皇帝有錢有勢。於是,他立即隨張飛朝村中的菜館奔去。因為關羽是以推車販貨為生的,所以掙不了幾個錢。這天,他一改往常的沉默不語,大聲叫賣著:”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這一喊可倒好,又被那劉大耳朵聽見了,他與張飛正要討論從軍之事,而這又碰見了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於是邀他一起喝酒聊天。

二、為什麼說劉備的身份比較特殊

原因其實很簡單,雖然劉備掛著漢室宗親的名號,但是實際上他只是與西漢有聯繫,而此時已經是東漢了,所以若是以親疏劃分的話,他離東漢皇親還有十萬八千里遠呢?這也難怪他要等到黃巾起義才為國效力,而不是以漢室宗親入朝為官。


不講李說史


答: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既有看重劉備的宏圖大志,也有看中劉備的“皇叔”身份,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他們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

我們來看看關羽,他是一個“逃犯”,殺了“惡人”在逃跑,劉關張結拜前他在賣豆子,其實,他一身武藝,怎甘居人下,他又何曾不想出人頭地?他又何曾想過著逃跑的日子?當張飛與關羽“交手”時,劉備阻攔說,二位壯士,一生武藝,何不報效國家,以匡天下?其實,受了亂世之苦的關羽,何嘗沒想過?說他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是有依據的。

我們再來看看張飛,張飛與關羽“交手”的原因,不難看出,其實張飛就是在找一個有一身武藝的人,然後結交天下有能之人。劉備出現之後,他願意捨棄自家財富,追隨劉備,這與張飛也有宏圖大志有關。

因此,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說他們看中劉備宏圖大志,是有道理的。

其次,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他們看中劉備的“皇叔”身份。

在我國古代,受宗法制的影響,富貴是有根的。加之,三國時期,選官制度是察舉制,也就是說,選官注重人的品行。而在古代中國,講究效忠。無疑,效忠本身就是品行考察的一部分。而劉備有“皇叔”身份,因此從宗法制觀念及忠義上來講,劉備有皇家正統血脈,體現了劉備的“皇叔”身份的價值所在。而關羽,張飛都是講義氣之人,他們不可能去拜一個“山賊”來共同打天下,因為這本身就不義。張飛說的一句話,“要是沒有大哥這棵樹,沒有這根,誰有再大的能力也發不出芽來”,從這點明顯可以看出,張飛也看中劉備“皇叔”的身份,因為這就是根,可以號召天下,代表的有“義”。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劉備的個人能力,求賢若渴、謙卑的態度,說話有技巧,胸懷天下黎民百姓等。

劉備本身是能“武”的人,加之劉備胸懷天下黎民百姓,他們交談之中,張關二人是能夠感覺到劉備的“仁義”的,可謂英雄相惜。

劉備在說話方式上,也有技巧。所謂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一哭,能夠打動人。劉備一哭得張關,二哭得孔明……其次,劉備還會編故事,會畫藍圖。劉備用一個“算命”先生說的話和他家門前的一棵樹來編故事,說他(劉備)有君王之相,這樣能夠給人追隨他的信心,因為在古代,人們相信易經,相信一些被神化的東西。

因此,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從劉關張的性格及時代文化背景來看,既有關張二人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也有關張二人看重劉備的“皇叔”身份,當然,還有關張二人看中劉備的個人能力以及劉備的為人處世之道等。


大佳之作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

劉、關、張桃園結義,一生共赴生死,走到一起的基礎是什麼?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當時的狀況。

社會背景,漢未由於官場腐敗,時政苛刻,民不聊生,爆發黃巾起義,天下大亂。

劉備,出身顯赫,怎奈家道中落,以販履為生,懷有一顆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

關羽,因犯事逃離家鄉,武藝高強,通曉兵法,以販棗為生。

張飛,武芒高強,性格豪爽,脾氣暴躁,以屠宰為生,家境較為富裕。

他們走到一起是因,志同道合,都有建立偉業的雄心。說白了,就是三人的狀況都不是很好,不甘心自己的命遠,一起抱團取暖。在一頓小酒之後便立下誓言,建功立業,共赴生死。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改變歷史的蜀漢。





味極鮮Life


我個人認為都有原因,我們首先說宏圖大志,這就好像你個人找工作,你當然希望你的老闆是個有追求,有目標,有宏圖大志的老闆,這樣他才會帶著你一起發家致富吧,帶著你走向成功輝煌,舉個例子,李嘉誠的司機都能發家致富,掙不少錢,這就是追求,有理想的老闆。你找個沒有追求想法,沒有宏圖大志的老闆,就是浪費時間,混日子,沒有任何意義,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還別說找老闆,就是女孩子找男朋友,都要找個有追求,有目標,能吃苦的男朋友,找個廢物,拿來幹嘛?你養他啊!

我們再說“皇叔”的身份,其實就是皇家官方的身份,在中國,特別是古代,非常講究名正言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個“皇叔”的身份,可以在名氣上比其他人少奮鬥10年不至,甚至可以這麼說,劉備能把諸葛亮請出山,這“皇叔”的身份都是功不可沒的,更別說張飛,關羽了,他們本來就是一般社會底層出來的人,更是看重這個名氣。你就看看現在社會,要介紹一個人,都會把他們各種身份先介紹一下,什麼企業老總,什麼大學教授,都是這麼一個道理。

所以綜上所述,劉備的宏圖大志和皇叔身份都是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的重要原因,如果非要說兩個當中那個更重要,那麼我想“皇叔”身份比重還要大一點,因為他們和劉備結拜了,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和皇家沾了關係了,也有官方認證了,在江湖上,也有一點的臉面了。





波比他哥哥


(劉關張的抱團取暖)

從小說《三國演義》中得知,劉關張結拜之前並不認識,都是單打獨鬥的流浪漢。想在亂世之秋中,求得安穩發展並獲取功名,都有不小的難度。相互瞭解的情況很少,關張既不知劉的具體細節,可能都不知他的”宏圖大志"和“皇叔“身份,所以二人與劉結義,並非是看中此方面的原因。

我們再看他們結義前的各自情況,劉備,忠厚老實,貧窮落難無父,喜歡結交英雄豪傑,雖貴為“皇叔“,實為流落他鄉的流浪漢。關羽,紅臉大漢,因抱打不平而怒殺人,成為混跡江湖的逃犯。張飛,是有點財勢家資的土財主,雖衣食無憂,但又是急脾氣的壯漢,且喜交朋交豪傑。

三人同是孤苦的落難人,又都是當時不太安分的人,且個個身懷武藝,有共同的特點愛好。如單打獨鬥,憑個人能力很難有所作可,的確難以開創好的局面。如三人抱團取暖,團結齊心合力,就可形成一股有力量的新生勢力。

所謂腥腥相惜,英雄靠英雄,好漢幫好漢,情趣相同的人很用易聚到一起。古人的喜歡結拜聚義,是比較流行的社交方式,確能壯大力量不怕被人打壓。劉關張的結義,根據當時的時局和個人情況,主要是這方面的原因。

結拜結義後可更好的施展才華武藝,有更高更遠大的抱負志向,也有更多的實力去實現理想。只不過結義後由劉的個人理想,而變成三人集團的集體理想,"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月日生,但願同年月日死"。

可見他們是誠心誠意的結義,是為國為民的真心英雄,而不是為貪圖享樂,求取索取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的個人行為。當然,小集團以劉為首,關張輔助。劉的抱負和胸懷,以及貴族身份也有助於集團的發展壯大,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照力。





柔美的風飄悠的雲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

  • 漢昭烈帝——劉備: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皇親國戚,劉備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權利,但是身份不一般,在當時各諸侯都稱一聲皇叔

人物評價:擅長把控人心,行事優柔寡斷。

  • 武聖——關羽: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關羽加入其中,一生追隨劉備征戰,後被封為五虎上將。

人物評價:忠肝義膽,有情有義,自傲自負。

  • 燕人——張飛:張飛勇武過人,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同兄張飛一同加入起義軍。

人物評價:勇猛好鬥,性格暴躁!

關羽張飛為何與劉備結拜

劉備認為自己是皇族一員(有名無權),應該盡到為國家強盛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當時社會動盪,漢朝名存實亡,天子已無實權!面對各路諸侯分食天下的情況下他喊出了“興復漢室的口號!”張飛與關羽皆是不凡之人,知劉備有此志向便心肝情願的跟隨劉備。


默凡遊戲fx


  1. 關羽,張飛,與劉備結拜,也就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三結義。且聽我慢慢分析。

  2.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劉備第一次出場是在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的時候。因為黃巾軍即將殺入本州,所以劉不得不召集眾人商量對策,出示招兵的榜文。屆時劉備剛滿二十四歲,看到榜文後,便立即加入了抵抗黃巾軍的隊伍中,其領導就是原文中所提到的鄒靜。

  3. 不過,入伍之前,劉備還遇見了兩個人,一個是賣酒殺豬的莊園主張飛,另一個則是推車賣貨的小販關羽。從表面上來看,在這三人之中,張飛的家底最為豐厚, 除了這肉鋪之外,他自家還有不少的田產。而劉備呢,雖然掛著漢族宗親的名義,但實際上卻十分拮据。由此看來,應該是張飛做老大,關劉做小弟的,不過原文中卻是劉備做大哥,而這並不是因為他是漢室宗親,而是因為他年齡最大。

那麼話說回來,劉備為什麼會和關張二人結為兄弟呢?

  • 第一,劉備很會講故事

  說起來很簡單,劉備故事主要講的是兩點,即:(1)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正牌皇室後裔,相當於樹立劉備的品牌,(2)劉備做事有目標,經常向其他人灌輸,他要匡扶漢室。

  當劉備自稱皇室後裔之後,這種身份定位,很快就帶來了好處。畢竟,當時還是有不少人忠於漢室,所以既能確立自己的身份,也能表達匡扶漢室的高尚意願,最終獲得很多人的追隨!

  那麼,劉備是不是講故事呢?顯然很有可能。劉備是不是皇室後裔,這一點還真不好說。劉備是否真願意匡扶漢室呢?後來的結果是他自己做皇帝了,匡扶漢室其實只是一個旗號而已!


  • 第二,劉備意志很堅定

  劉備意志非常堅定,遇到困難也一直不退縮,有兩點可以證明,(1)劉備弱小之時,事業不順,投靠過曹操等人,但最終都要自立,一直不放棄理想,(2)在參加十八路諸侯會盟時,被各種看不起,但卻坦然自若!

  如果換成一個意志不堅定之人,遭到打擊之後,早就放棄了“皇圖霸業”的想法。比如,在曹操手下做一個“高管”,然後悠然生活。然而,劉備卻沒有,一直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48歲高齡時,才得到諸葛亮,還在打拼。

  其實,看古今中外有大成就之人,90%都是有百折不撓的毅力,李世民、朱元璋等人,哪一個不是意志堅定之人?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大志向,估計也很難有這種超強的忍耐力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 第三,劉備社會關係硬

  劉備雖說只是一個落魄皇室後裔,甚至要靠“編草鞋”謀生,但他的老師卻很了不得,即:鄭玄和盧植!這兩人都是當時大儒,天下聞名。劉備這種情況,就相當於一個落魄貴族,但卻是清華北大的學生!

  所以,劉備就具備了兩個優勢,是名師的學生,有牛叉的同窗。尤其是盧植,是朝廷鎮壓黃巾軍的中郎將,後來官至尚書,對劉備的幫助非常大。至於劉備的同窗,最有名的公孫瓚,趙雲就是劉備在公孫瓚那裡挖來的。

  客觀的說,這種社會關係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劉備能參與鎮壓黃巾軍,後來獲得朝廷封官等,都離不開這一層關係。換一句話說,如果劉備沒有這種社會關係,那麼很多事情,劉備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就別提後來發展了!


  因此,這就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即:張飛小有家財,關於為人傲嬌,但在面對劉備時,都沒什麼優勢。所以,關羽張飛才甘拜下風,做了劉備的小弟。若非如此,可能張飛關羽都不鳥劉備,只把他看成“路人甲”!

所以我們看到關羽張飛和劉備結拜為兄弟也不足為奇!他們主要看中劉備的宏圖大志,皇叔身份是次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