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女聖人(排名)?

洪浩江蘇南通


首先中國歷史上不管男女被稱為聖人的不多,而且歷來遵從男尊女卑,所以很少有女性在某方面特別突出,在歷史的長河中就顯得格外耀眼。回顧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列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女性。

第一、當然要數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同時呢,她也是即位的時候年紀最大的,而且也是活 得最長的皇帝了。她經歷了四朝皇帝。唐太宗的時候,參加了甄選秀女,入宮當上了才人,被唐太宗賜名“武媚”。唐太宗也是十分喜歡這個古靈精怪的丫頭,駕崩之前還問她“我走了以後,你怎麼辦?”武則天當然選擇了軟弱低調,回答唐太宗八個字“青燈佛影,了此殘生”。這八個字幫武則天保住了性命,卻也把自己給弄到尼姑庵當尼姑了。其實,這個時候武則天早就與太子建立了感情。所以雖然入了尼姑庵,李治登基繼位時,又將武則天納入宮中,封為昭儀。後來的武則天,遇鬼殺鬼遇佛殺佛,登上了皇后的寶座,和李治並稱為“二聖”。李治駕崩之後,武則天又作為皇太后先後輔佐了唐中宗、唐睿宗。說是輔佐,實際上是臨朝稱制,行使治國理政的權力。天授元年,武則天厭倦了幕後臨朝稱制,乾脆直接稱帝,改國號為周,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武則天執政,非常的心狠手辣,在她在位前後,殺害了許多唐朝宗師,可以說擋路的殺,反對的殺,無用的殺。但是另外一方面,她在國計民生的大事上非常英明果斷,頗有謀略,知人善用,而且改革吏治,獎勵農桑,武周時期國豐民富,老百姓對她逐漸認可。進入暮年以後,武則天的身體每況愈下,已經無法執掌朝政。在心腹重臣的勸說下,她把天下還給了李家。

第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當權的皇太后——慈禧太后

慈禧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的野心家,權謀手段堪稱一流。慈禧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慈禧作為最高權力責任者,拒絕取消維持了300人之短見議和與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庚子事變後中國面臨辛丑和約的鉅額賠款時,其奢靡之風仍未見明顯收斂,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敝。

第三、漢高祖劉邦原配妻子——呂雉

呂雉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呂雉為人狠辣,在劉邦去世後,呂雉就獨掌大權。成為當時漢王朝實際的統治者,之後漢惠帝死後,呂雉的權力達到了頂峰。

第四、孝莊文太后

在歷史上她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在他傳奇的一生中,一共陪伴過三個皇帝。幫助兩個幼帝穩固江山。垂簾聽政40多年,幫大清帝國穩住了江山!


善緣1986


我是歷史領域的原創作者,歷史上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被稱為聖人,兩者兼得者方可得聖人之名,如孔子從漢朝以後被歷代帝王推崇為聖人。歷史上女聖人本身並不多,只能所知道的就是班固,個人認為,除此之外,個人認為還有一位女聖人叫孟母。


女聖人-班昭

為什麼呢?班昭出生書香世家,被稱為中國古代十大才女。其哥哥乃是《漢書》的作者班固,班固晚年即將離世時,他的書還沒寫完,於是握著妹妹的手,希望她能幫自己完成這本書,班昭也答應了,最後花費了十數年的時間,才將漢書完成。可是,很少人知道她的成就,除此之外,除了續寫漢書,還寫了一本對後世影響極深遠的書——《女誡》。

這本書中寫清楚了什麼是婦道,又教導古代女人如何恪守婦道。因為班昭寫了女誡,女誡既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傳播到中國的鄰國,成為其封建理念的一部分。所以被封建正統學者尊為“女聖人”。


孟母-孟子之母

我們知道的孟子被稱為聖人,那孟子為什麼能成為思想家的孟子、聖賢的孟子?因為他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孟母。我們知道“孟子教子”的故事,在本質意義上,不是依靠文字,而是依靠實實在在的言傳身教。自古至今,被後人所記住,給無數父母親形成了一種不可磨滅的思想。


不管能否被稱作女聖人,孟母永遠是中國傳統文化所認可的最優秀、最偉大的母親。 以孟母為代表、以孟子誕辰日設立中華母親節的文化自信,即是植根於“孟母教子”這個源遠流長、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之中!


雖然我排不上名次,但是班昭給後人,乃至中國歷史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孟母卻是我們偉大的母親,二者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女聖人!


史舍記憶


聖人在中國文化中,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聖人的願意,是專門指向完美。

提到聖人,大家肯定會想到文聖人孔子、詩聖人杜甫、武聖人關羽、史聖人司馬遷、書聖人王羲之等等,這些都是男的聖人,而且也是鳳毛麟角!那麼,在中華5000年曆史上,能稱的上是女聖人有誰?如何排名?

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無一女子獲得女聖人的殊榮。但是,歷史上,有3位女子被稱為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傑出的貢獻,不亞於聖人的影響力。下面小編帶著大家看看?

第一位,嫘祖——人文母祖。

作為皇帝元妃,她是炎黃子孫可以溯源致意的第一位女性。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蠶絲鼻祖”,同時,她也是“文明婚姻”創始者。

第二位,武則天——第一女皇。

武則天是中國最為家喻戶曉的女性,她是唯一一位攀上權力頂峰的女人。

第三位,王嬙——和親胡漢。

王昭君中國四大美人之一,她以成大事者為美、為善。昭君出塞,不僅僅是一樁歷史事件,更是象徵民族團結的一位使者。

以上三位歷史上傑出女性對社會的貢獻是否亞於真正的聖人?歡迎各位留言?





視圖時代


女聖人知道的不多,女名人但是不少!

政治女強人,武則天,慈禧,宋氏三姐妹,孝莊太后;

美女,西施,貂嬋楊貴妃,王昭君,陳圓圓等秦淮八豔,趙飛燕;

才女,李清照,蔡文姬;

紅顏禍水,妲己,褒姒;

武將穆桂英、佘賽花等楊門女將,花木蘭;

近現代奇女子,阮玲玉,胡蝶,張愛玲,三毛。



蕭蕭1308


女聖人不知道,女政治強人知道幾個

呂雉,劉邦的媳婦,劉邦死後獨攬朝政。

武則天,一代女皇,顛覆傳統思想。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清朝沒落有一半是他造成的。



陳味兒十足


聖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這個詞語最初出於對“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完美的。但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

提到聖人,大家肯定會想到中國歷史上的文聖——孔子、詩聖——杜甫、武聖——關羽、史聖——司馬遷、書聖——王羲之等等,這些聖人都是男的,而且也是鳳毛麟角!那麼,在中華5000年曆史上,能稱的上是女聖人有誰?如何排名?

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中國歷史上無一女子獲得聖人的殊榮。女性能頂半邊天。縱觀我國曆史上偉大的女性也是數不勝數,嫘祖、婦好、武則天、王昭君、李清照等5位女子在中國歷史上有過貢獻,這些女性形象有才智美貌兼具,挑戰生命的底蘊,超越了世俗與平庸,是一面飛揚著精神的旗幟。她們的豐功偉績不亞於中國歷史上的聖人的影響力。下面小編帶著大家看看?

第一位,嫘祖——人文母祖

作為皇帝元妃,她是炎黃子孫可以溯源致意的第一位女性。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先蠶娘娘”。同時,她也是“文明婚姻”創始者。

嫘祖是我們先祖女性中的傑出代表,她首倡婚嫁,母儀天下,福祉萬民,和炎黃二帝開闢鴻茫,告別蠻荒,功高日月,德被華夏,被後人奉為“先蠶”聖母,與炎帝、黃帝生活在同一時代,同為人文始祖。

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華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華,它屬於華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範疇,是世界絲綢文化的寶貴財富,是炎黃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東方女性文化的光輝典範。

第二位,婦好——第一女將

婦好,一個女人,一個軍事家、政治家,第一個被載入史冊的女人。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己引的母親。死後廟號“辛”,生活於公元前12世紀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從其墓中挖掘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婦好多次受命征戰沙場,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她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然而,婦好不幸在三十餘歲去世,不過在商朝時期也不能算是早逝,然而,相對於在位59年的武丁來講確實算是過早的逝去了,武丁十分悲痛,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第三位,武則天——第一女皇

武則天是中國最為家喻戶曉的女性,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攀上權力頂峰的女人。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武則天智略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及《金輪集》,今已失傳。《全唐詩》存其詩四十六首。

第四位,王昭君——和平使者

王昭君(約前52-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沉魚”西施,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

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第五位,李清照——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位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現實的角度認識李清照的愛國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以及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揭秘浙江橫店權哥


妙善仙遇


神盾66329789909


武則天,李清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