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為啥越長越不值錢?

新大風歌


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李杲謂:“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採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

所以中藥材的合理採收,對保證藥材優質高產,保護和擴大藥源以及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採割春季幼苗高6-10cm的“綿茵陳”,其藥用價值最高。初夏,採摘葉類藥物艾葉,趕在其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開花前,其藥用成份含量極具豐盛。

所以等到六七月其優質成份都被其它部分分化吸收了,其藥用價值也相對流失,所以就有“三月茵陳四月蒿,六月七月當柴燒”的說法。


湘情海域


我是太行山小李,我家農村的,過幾天茵陳就會出來,現在天氣才慢慢變暖,茵陳剛長出來就是藥材,隨著時間,茵陳也會變大,也會長成蒿,因為它也會結果,慢慢長出果實,就是種子,到5.6月的時候就會長大,做為農民肯定怕它留下種子,到時候地裡就不好收拾了


太行山小李


現在時間已到了3月的時候正值春季,萬物復甦,農村的野草、野菜也會逐漸生長起來。在春季尤其是3月份,有一種野草“身價”達到了最高點,以後越長越不值錢,這就是茵陳,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為啥有這樣的說法呢、因為很受大家喜愛也非常好吃。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茵陳。茵陳,又叫茵陳蒿,是一種半灌木狀草本植物,在我國廣大地區。每年春季3月份,茵陳蒿開始生出嫩芽,植株較小,這個時候是價值最高的時候。到了4月份,一般就不叫它為茵陳了,而是改稱為蒿草,不過4月蒿依然有價值。但到了五六月份,茵陳或者叫蒿,已經長大了,價值也幾乎為0,這個時候的蒿對人們來說,除了曬乾當柴燒,沒有其他用處了。

3月份的茵陳,植株全株披掛著白色的絨毛,如果連成片,一大片遠遠望去,白茫茫像是一片雪一樣。這個時候的茵陳身價高的原因在於,既可以當野菜吃,也能入藥,加工成為一味中草藥。茵陳當野菜吃,有多種吃法,既可以像其他野菜一樣做成蒸菜,也能焯水熗炒,還能燉湯。

也有不少地方的農村人,用3月茵陳加入麵粉、米粉,或蒸或煮,或油炸,或做餡兒,味道鮮美。除了直接吃,也可以把3月茵陳曬乾後泡茶喝,而如果當中藥材也是不錯的,其全株都能入藥,曬乾之後就行了。關於其功效,在《傷寒論》《本草經疏》等古代著名醫書中都有記載。

到了4月份,隨著茵陳逐漸長大,吃起來的口感不如3月份,用來做藥材效果也比3月份時差一些,但仍然有些作用。不過到了五六月份,茵陳越長越大,味道就不好吃了,藥效也很差。不過這個時候的茵陳曬乾後燒火做飯非常適合。所以才有了“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的說法。

在農村,除了茵陳,每個地方都有人掌握一些野草的獨特作用,舉例來說,筆者老家有一種癩蛤蟆草,用雞蛋炒不加鹽,趁熱吃了對咳嗽有不錯的效果。因此,農村的野草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毫無價值的草,好了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謝謝🙏





腦中風大哥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三月中旬,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地裡的野菜也長得飛快,上午趁著天氣好去地裡挖回了一些野菜,有茵陳、薺菜等等。聽老一輩的人們說,在以前每到青黃不接時,人們就靠著吃野菜度過了那一個個難熬的歲月。在農村中關於野菜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這個觀關於茵陳的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茵陳越長越不值錢呢?

說到茵陳相信在農村生活或長大的人對此都不陌生,每年的2月末3月初便是茵陳萌芽的時候,剛出來的茵陳小小的,灰白色的葉子捲曲在一起,綿軟如絨,採摘一些茵陳拿回家,既可以和麵粉攪拌上鍋做成粉蒸茵陳,還能將茵陳焯水後涼拌,還可以用茵陳做成湯,不管是用哪種方法制作,都別有一番滋味。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的意思為三月份的茵陳不僅可以食用,還有著清利溼熱、健脾健胃等作用,所以三月份的茵陳最為值錢,等到了四月份,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茵陳也快速生長,此時的它不能再叫做茵陳,而是叫做白蒿,不過此時的白蒿同樣有藥用價值,只是藥用價值隨著白蒿的生長不斷降低。等到了五六月份,白蒿的藥用價值幾乎沒有,所以只能當作柴來燒。

現在正是挖茵陳的好時候,因為現在茵陳剛出來不久,還是最嫩的時候,如果再等幾天,等到茵陳的枝莖都長了出來,挖茵陳的目的那只有一個,那就是用來餵豬,因為這個時候的茵陳已經沒有辦法吃了。

其實這句關於茵陳的俗語,不僅告訴大傢什麼時候食用茵陳最好,還告訴大家,即便是像茵陳這樣藥用價值很高的食物,只要是過了最佳時期,它的藥用價值慢慢消失,最後的結果也只能當作柴火來使用。


悠悠鄉村路


茵陳確實是越長越不值錢。主要原因是:

第一,早春二、三月採摘的茵陳基生葉,也就是幼苗和嫩葉可以入藥,在我們農村人經常採摘賣錢的,中藥名稱叫“茵陳”或“綿茵陳”。根據研究測定,它主要含有綠原酸、咖啡酸、香豆精、茵陳素等成分,是治療肝膽疾病的重要中藥,還具有治療風溼、寒熱、邪氣熱結等疾病的作用。



第二,幼苗和嫩葉可以作蔬菜食用。吃法有做涼拌菜和做焪焪,非常好吃的。


第三,到了四月以後,隨著茵陳生長髮育和開花結果,莖幹長高並且木質化增加,葉子長老就不能藥用也不能食用了。

因此茵陳是越長老越不值錢,只能當柴燒了。


老姚談植物


茵陳是一種植物,我們當地叫苦艾。也是一種中草藥,三月份的時候它生長的很嫩,也有很多利用價值,可以食用,也可以泡茶喝。但是四月份它就生長的比較高了,不是很合適了,到了5.6月份就變得特別高大粗壯變老了,不能食用泡茶了,只能砍了曬乾回去當柴火。我感覺這更是一種人生哲理,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跟人生也是一樣的,人生要把握當下,珍惜時間,不能讓光陰虛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趁年輕多努力,不要老了一事無成!





鄉村王海波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是在我們農村田間地頭常見的白蒿在不同時期的價值,三月份的嫩苗藥用價值很高可以入藥就是我們說的中藥茵陳,越長大它的體內成分開始變化,越來越沒利用價值只能拿來燒火做飯了!




大米在農村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每種植物各個生長時期不同,而本身的作用不同。特別是中草藥,根莖葉各有各的作用,就算是莖不同時期功用也不一樣,有一種叫芽胡,還有一種柴胡就是同一藥草不同時期的稱為。茵陳作為一種普通的草藥,用途比較廣泛,它指的是幼苗時期。就現在這個時間幼苗曬乾後,對養肝護肝的功效。很受大眾的青睞。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三月中旬,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地裡的野菜也長得飛快,上午趁著天氣好去地裡挖回了一些野菜,有茵陳、薺菜等等。聽老一輩的人們說,在以前每到青黃不接時,人們就靠著吃野菜度過了那一個個難熬的歲月。在農村中關於野菜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這個觀關於茵陳的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茶農小丁


每種植物各個生長時期不同,而本身的作用不同。特別是中草藥,根莖葉各有各的作用,就算是莖不同時期功用也不一樣,有一種叫芽胡,還有一種柴胡就是同一藥草不同時期的稱為。茵陳作為一種普通的草藥,用途比較廣泛,它指的是幼苗時期。就現在這個時間幼苗曬乾後,對養肝護肝的功效。很受大眾的青睞。

在農村的這個季節,茵陳早就出來一小蹲了,好多人到坡裡不費多長時間就能搞到不少,回到家可以做菜吃,味道有點苦。從現在可以採收,曬乾入藥。每年的這個季節有部分婦女上歲數的人都會到坡裡發個小財,貴的時候賣但四元多。

這東西開春就長,並且長的很快,到四月就竄杆了。已經沒有什麼藥效了。只有牲口偶爾吃靈性半點兒,再往後生長就是討人閒的東西了,燒火都不好用,





花生常態


隨著國內養殖水平,設備和疫苗的提升,白羽肉雞的免疫次數和種類也在逐漸降低,商品白羽肉雞1日齡免疫的趨勢明顯,比如1日齡直接免疫新,支,流,法。

  據資料顯示,胚內接種已開始研發,根據基因工程,在小雞出殼前就可以免疫,如雞痘,法氏囊等,並且這種接種免疫手段效果更加好,免疫成功率更高!

2)黃羽肉雞免疫程序

  一快速型黃羽肉雞(70天左右出欄)

  1日齡:馬立克疫苗

  7~10日齡:傳支,雞痘

  12~14日齡:法氏囊/新支二聯疫苗

  16~18日齡:新城疫,法氏囊

  20~26日齡:新支二聯

  28~32日齡:傳喉

  35~40日齡:新城疫

  55~60日齡:新城疫

  二中速型黃羽肉雞(150天左右出欄)

  1日齡:馬立克疫苗

  7~10日齡:新支二聯,新法二聯

  12~14日齡:法氏囊/傳支

  16~18日齡:流感H5

  20~26日齡:雞痘,傳喉

  28~32日齡:新支二聯

  35~40日齡:傳喉

  35~40日齡:新流(H9)二聯

  45~50日齡:流感H5

  60~70日齡:新城疫

  80日齡:流感H5

  90日齡:傳喉

  三慢速型黃羽肉雞

  1日齡:馬立克疫苗

  7~10日齡:新支流,法氏囊

  12~14日齡:流感H5

  20~26日齡:法氏囊

  35~40日齡:傳支,傳喉

  45~50日齡:流感H5

  60~70日齡:雞痘,新城疫

  80日齡:傳支

  90日齡:傳喉,腦脊髓炎苗

  110~120日齡:流感H5,H9,新城疫,雞痘苗

  125~135日齡:新支減

  以上是三種快,中,慢型黃羽肉雞的免疫程序比較複雜,養雞戶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給雞打疫苗最常用的五種方法

  1.飲水法

  本法節省人力,方便快捷,但疫苗浪費較多。使用此法應注意,一是飲用水避免酸、鹼以及化學物質的影響,免疫前後24消毒水不得飲用消毒水,較好使用蒸餾水免疫,同時在水中加入0.25%~0.5%脫脂奶粉,二是飲水免疫前,要給雞斷水2~4小時,根據季節,氣候掌握,讓雞在1~2小時內將稀釋的疫苗全部喝完,同時應避免強烈光照射疫苗溶液,三是飲水器用清水沖洗,擦洗乾淨,數量充足。由於雛雞的強弱或密度關係也會造成飲水不均、有免疫程度不齊的缺點,所以需要放置充分的飲水器,使雛雞都能充分地得到飲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