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

這是一場特殊形式的建組會,沒有會場,也沒有聽眾,但這絲毫不影響思想的碰撞和觀點的交鋒,與會人員反而對於疫情、劇情都有了更切身的體會。

3月9日,2020年中國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身處各地的主創人員,通過在線形式雲端交流,發佈主創名單,闡述劇本創意、導演構思及舞臺空間設計思路等,這標誌著《護士日記》真正由文本創作進入排練落地階段。

2020年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

上戲方面出席建組會的領導與專家有:上海戲劇學院黨委書記謝巍,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楊揚、劉慶,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常委徐詠,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包立峰,上海戲劇學院創作中心主任、電影電視學院副院長趙韞穎等。

松江方面出席建組會的領導有:中共松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勇,中共松江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徐界生,松江區政協副主席、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金冬雲,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國強,中共松江區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劉通,松江區文聯副主席、區文化和旅遊局公共文化科科長楊雨清。

出席建組會的主創人員有陸軍、伊天夫、徐家華、楊陽、劉婉玲、沈陶然、薛光磊、何雁、王學明、李傳纓、萬黎明、厲冰、謝克扎提,以及製作人張文軍、姜睜崢,統籌陳浩波等。

據悉,《護士日記》由上海戲劇學院與中共松江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上海戲劇學院演藝中心與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制作,預計於今年4月正式完成排練,待疫情全面控制後再與觀眾正式見面,首場演出將獻給在抗疫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白衣天使。《護士日記》是上海戲劇學院重大文藝創作領導小組成立之後立項的首部作品,也是上海戲劇學院與松江區人民政府繼正在進行雲排練的話劇《董其昌》之後的又一合作成果。

2020年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

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演藝中心主任、舞美系主任伊天夫主持建組會,他同時擔綱該劇的導演、舞美與燈光設計,其參與創作的作品曾多次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華獎。據伊天夫介紹,《護士日記》彙集了強大的主創陣容,編劇由上海戲劇學院二級教授陸軍與其研究生袁香荷擔任,服裝與化妝造型設計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化妝造型總設計師徐家華擔任,上海京劇院青年作曲家楊陽將為該劇作曲。

演員陣容同樣令人期待,由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副教授劉婉玲,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教授何雁,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黨支部書記、教授王學明,以及李傳纓、薛光磊、萬黎明、謝克扎提等組成的"上戲班底"將攜手青年演員沈陶然、上海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厲冰等聯袂上陣,同臺演繹,各展風采。

2020年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


2020年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

《護士日記》講述了在新冠疫情發生的大背景下,某醫學院護理專業學生董麗麗在家中偶然發現一本做護士長的母親寫下的日記,並以此為線索排查隔離對象,這本日記也構成了推動劇情的主線,將病癒出院、子女在國外、時而清醒時而痴呆的老年患者,高價販賣口罩的"寄居蟹"代購,因為家人住院難而對醫護人員大打出手的患者家屬,掌握一手病毒資料卻只為自己打小算盤的流行病學研究專家等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物角色串聯起來,獨特的敘述結構,構成了該劇的一大亮點。

該劇編劇之一,上海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戲曲學會會長、松江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陸軍介紹說,一方面,我與我的學生希望通過該劇表達對白衣天使的崇高敬意。抗疫期間,一個個平民英雄前赴後繼、無怨無悔的付出,這正是人類文明綿延不絕最原始、最寶貴的精神資源的生動體現;而小心翼翼地保護好這些稀缺資源,應該是每一個政黨、每一個民族、每一個群體,乃至每一個人的神聖職責與不二選擇。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該劇能忠實地記錄關乎社會印跡與時代胎記的點點滴滴,並能對這段特殊的經歷進行反思和痛悟,提醒國人不做"精神病毒"攜帶者,避免悲劇重演。

2020年首部抗疫題材大型原創話劇《護士日記》建組會在線上舉行

據瞭解,《護士日記》劇本創作完成後,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劇本暫定稿已經在浙江作協《江南》文學雜誌頭條刊登,相關戲劇專業雜誌與媒體正在安排劇本修定稿的刊登與連載。中國劇協黨組書記、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劇作家陳彥評價道,《護士日記》是抗疫題材戲劇創作的可貴收穫,劇本主題好,結構巧妙,人物生動,分寸感把握得當。上海戲劇學院原副院長、著名導演藝術家張仲年則稱讚道,《護士日記》作為今年中國反映抗疫題材的第一部大型原創話劇,通過反思疫情給觀眾以思想的啟迪,相信能夠呈現社會效益和藝術效應雙重價值。(文/牛立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