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力量》:帶你找到友直友諒有多聞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這句話是出自孔子《論語·季氏篇》第十六章,說明孔子的擇友標準是正直、寬容、見多識廣,要交好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做起事來事半功倍。那麼如何才能找到這樣的益友呢?亨利·克勞德教授的《他人的力量》能給出答案,這本書就像找到益友的工具書一般。

《他人的力量》:帶你找到友直友諒有多聞

人際關係的四種類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實際上是處在四種不同的人際關係之中的:

第一種關係 - 孤立關係:和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連接關係。內心沒有支撐。要麼是給予別人的時候受阻,要麼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無能。這種關係是孤獨,痛苦,壓力巨大的。

第二種關係 - 壞的連接關係:一心想要向別人證明,或想要得到某個人的認同。我們總是被對方的態度左右,在對方面前永遠覺得自己不行。

第三種關係 - 看似美好的連接關係:對方會不斷的恭維自己,整天說自己很棒,感覺和對方在一起有滿滿的正能量,但就是沒有辦法在一起做事。

第四種關係 - 真正的連接關係:互相關心、有話直說、發自內心地希望對方成長、可以相互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經常能夠從對方身上學習到新東西,以及在自己能量枯竭時對方願意傾聽,能夠真正從對方身上獲取能量。


識別:第四層連接主要特徵

真正好的連接關係是能讓你成為完整的自我、成為真正的、真實的你,是能調動你的心靈、思想、靈魂和熱情的一種人際關係。在這種關係中,雙方都是毫無保留、知根知底、互相理解,並且互相扶持的。任何一方的真實想法、感覺、信念、恐懼和需求都可以安心地分享。

1.互相關心,說實話而且富有建設性:彼此之間好與不好的地方都要說出來,但提建議是為了讓這件事變得更好,而不是批評或否定,那種暗示只會增加溝通成本,而且拐彎抹角會完全不利於打造一個第四層級的人際關係。有話要直說,但是要有禮貌,叫作保持百分之百的坦誠,但是要保證百分之百的尊重。

2.信息和學習:彼此之間有信息的溝通,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們往往會從和他人淺層次的鏈接中獲得信息和學習,但對於更深層次的鏈接,得到更多的只是精神層面上的幫助,所以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成長來實現信息的流動,加深彼此的聯繫。

3.良好的使用傾聽可以解決能量枯竭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建立更多的來自於聽,而不是來自於說,傾聽才是建立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方法,當你能夠認真地聽完對方說完一大段話後再發表意見,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就會高大很多。


建立:應該選什麼樣的人去建立關係

社交的成本也很高,你怎麼去篩選那些你應該和他建立第四層人際關係的人呢?信任是基石,那怎麼樣去信任一個人?信任主要是來自於五大要素。

其一、你們是否願意彼此信任你?

其二、你們的目標和價值觀是否一致?

其三、你們彼此的性格對方都是否喜歡?

其四、你們彼此的能力是否勢均力敵?

其五、對方過去的業績數據你滿意嗎?


維護:如何保持良好的第四層人際關係

1.不需要越俎代庖地替對方完成事情,讓對方肩負起責任來

2.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的比例應該是6:1

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中應該有六倍的時間去發掘對方的優點,去幫助他確立自信,讓他感覺到跟你在一起能夠得到自信心,能夠得到成就感。然後有一份的這個時間,你要告訴他還有哪些地方不足,哪些地方需要進步。而反過來以後,變成一個糟糕的人際關係,就經常是1:3,就是一次表揚背後有三次以上的批評。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來發現對方的優點,拿出少部分的時間來指出對方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因為塑造一個人行為最有效的機會,不是在對方做錯事的時候,而是做對事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人們想的是如何反駁和逃脫,做對事才更願意學習和記憶。反饋的關鍵,核心就是你要能夠學會讓他獲得自由、責任和愛。

3.見這個第四層人際關係的人,這個頻率應該有多高?

作者提了一個說法叫“失效數加一”,就是你在見完他之後,然後你慢慢地發現,我用這個頻率見他好像有點不夠,失效了,這時候我就增加一次見面的機會。就是這樣,他說只要你保持著“失效數加一”的見面頻次,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建立第四層人際關係的一個節奏。太如果整天見,你過度地依賴對方,那又變回了前面的人際關係了。少了也不行,如果長期不見,這個關係慢慢淡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