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前幾天看了些信息,非常氣憤!

這是2011年拍攝的公益節目《中國人物誌—夢想篇》,因為最近的疫情重新火爆了起來,其中一期的節目主角是

鍾南山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鍾南山是誰大家都知道,說他是中國兩次疫情的鎮山之寶應該也不為過吧?

節目中他兒子鍾帷德也露了臉。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視頻中,可以很明顯看到鍾帷德帶的是愛馬仕皮帶。


就是這根皮帶撓到了不少網友的G點,他們瞬間高潮了。


於是,我們看到了很多類似這樣的評論:


是啊,你可是英雄鍾南山的兒子!


你不是應該穿著打補丁的衣服,每頓飯兩個白饅頭,天天擠公交車上班嗎?


你居然敢用愛馬仕?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從小到大,我們都看過很多這樣的故事。


故事裡,老師為了自己的學生連自己小孩都沒空教育;醫生為了病人無法看顧家裡的老人;馬上要救火的消防隊員在新婚前犧牲……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更不缺英雄的故事。


這些故事要麼波瀾壯闊,要麼曲折感人,並且廣為流傳。


故事看多了,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印象也就固化了。


總之,英雄都是毫無畏懼的、大公無私的、秉公執法的、鐵肩擔道義的。


他們偉岸光明、完美無瑕、令人景仰。


再然後,固化的印象就變成了對英雄的要求。


你不是英雄嗎?


那你就應該簡樸、無私、英勇、公正,否則你又算什麼英雄呢?


這個邏輯似乎非常正確,可我總覺得似乎有些問題。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後來我看到一個很老的故事,解答了我的疑惑。


這個故事記載在《呂氏春秋》裡面,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孔子的學生子貢贖回了魯國的一個奴隸,按照那時候魯國的法律,國家是會給予金錢獎勵的,可是子貢卻拒絕了國家的獎勵。孔子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反而批評了子貢。他說,你今天這樣做了,那麼以後那些為了金錢去解救奴隸的人不好意思領取獎勵,他們就再也不會費力去救人了,你這不反而壞事了嗎。你領取了獎勵,不會影響你救人的高潔品行,還能鼓勵更多人去解救奴隸呀。


《呂氏春秋》


是啊,不是誰都跟子貢那麼有錢,視金錢若無物的。


可是那些為了錢去解救奴隸的人,難道就不是在做好事嗎?就不值得讚賞嗎?


如果將做好事的標準提得那麼高,結果就是沒人會再做好事了。


說實話,之前看那些英雄的事蹟,我內心是自卑的。


因為他們真的太勇敢了、太無私了,太完美了,令人望而生畏。


我明白自己的怯弱、偶爾的自私,以及很多的缺點。


所以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是當不了英雄了。


那些事,還是讓英雄去做吧,我真的做不來的,我和他們的境界真的差太遠了。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再後來,我看到一則新聞,又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新聞裡,記者在採訪一位冒死從火災裡救出多位小孩的消防員。記者問他:當時你害怕嗎?


消防員說:我害怕死了!


後來記者評論了一句:明明自己也很害怕,卻仍可以克服恐懼去救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原來英雄也是人不是神,也有弱點也會害怕!


可是反過來想,如果一個人沒有恐懼,他救人反而很正常。明明非常恐懼還去救人,不是更加可貴嗎?


人性的可貴,不在於它的完美,而在於它能克服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要求英雄都做完人,結果就是世間再無英雄。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這次對抗疫情,同樣出現了很多英雄。


這些英雄,有些已經犧牲在第一線,如李文亮醫生、劉智明院長、柳帆護士等。


還有更多,則依舊默默無聞地奮戰在第一線。


我固然無比敬重這些犧牲的英雄,但是更希望大家明白,那無數連名字都不為我們所知的人們,也是英雄。


這些英雄死得重於泰山,可我更加希望他們依然活著,而不是以這種壯烈的方式被我們銘記。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按照自己自私的想法去要求英雄。


我們很少會站在英雄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感受。


我們不會去想:英雄老師的孩子期待著父親的關懷、英雄護士的家人等待著女兒的照顧,英雄消防員的父母盼著兒子的歸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非常狹隘。彷彿非要犧牲個人顧全大局,才叫英雄。


我們把英雄高高架在神壇上,但凡有些瑕疵、有些不完美,便破口大罵,還覺得自己特別正義。


何其可悲!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鍾南山的兒子,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談到中國人劣根性時,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段非常經典的話:


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

魯迅


顯然,這麼多年來中國人毫無長進。


見到愛馬仕皮帶,就想到了貪汙,想到了無能,想到了尸位素餐……如此腦洞,和魯迅先生批判的那些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查了一下,愛馬仕的皮帶售價是6000多元一條。


鍾帷德先生不僅是鍾南山的兒子,他自身也非常優秀:教授、博導、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級專家。


以他的收入購買這樣一條皮帶,估計就跟我們在大街上買一隻蘋果差不多意思。


以”貪汙“、”無能“之類的噱頭攻擊鐘先生,只能說有些人自己滿腦子都是垃圾,所以才看全世界都是如此。


類似的,最近網上還很多人吹毛求疵,拿一些小事,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攻擊鐘南山、韓紅等在抗疫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我能想象人性醜陋的極端,也不過如此。


此外,很多人除了高價炒賣口罩之外,對疫情連一絲貢獻都沒有,卻在網上指點江山,不是指責這個明星捐款太少,就是罵哪個醫生付出不夠。


只能說:英雄在付出,小丑在狂歡。


我覺得,是時候讓英雄們走下神壇了。


英雄也會有弱點,也會有慾望,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不是完人,而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可是這絲毫不妨礙他們的可敬可愛,不影響我們崇拜英雄。


什麼時候我們真正接受了英雄的普通,中國人才算真的長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