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一異獸蠃魚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其中多黃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山海經》

據《山海經》邽山,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黃貝。而統領蒙水的則是另一種動物——(luo入聲),這傢伙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鴛鴦鳥鳴叫,煽動翅膀就能飛翔,一旦起飛浪花洶湧,所過之處必然洪水滔天。

但是,有魚長的像鳥一樣的翅膀,而且還會飛,那還真的是蠻奇怪的,可是我們仔細一想,這個在現實中不就有原型麼,那不就是飛魚麼。

而且飛魚的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鳥類的翅膀一樣。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藍色的海面上,飛魚時隱時現、破浪前進的畫面十分壯觀。

為什麼古代說一見到蠃魚就會發大水呢?其實也很簡單,當海底地震或者有異動的時候,海底的小動物不都會逃亡麼,那蠃魚有翅膀,就肯定不會和那些只能在水裡逃亡的魚兒那般遊走,這時蠃魚不就是飛著逃跑了麼,那古代的人們看到,就以為是蠃魚帶來的洪水災難,這麼說來蠃魚也是怪倒黴的了,

不過也正因為它的獨特性,才會從古代流傳至今。才會讓我們瞭解到古代可以通過蠃魚可以預測到洪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