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文末附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本文共5740字,預計閱讀11分鐘。

有時候,我們討厭別人,是因為看到了自己

一位我很喜歡的領導跟我說過,她很慶幸她的閨蜜都不是和她一樣的人,因為她實在很不喜歡自己的個性。

我很驚訝,因為在我和其他同事看來,她真的算很好了:

工作能力優秀,善良且正義,熱情又獨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領導。

在數百人規模的公司裡,我們團隊流動性是最低的,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這讓我想到一個朋友,我們關係不錯,可每當我們走得太近,我就會不由自主地對她產生一種厭惡感——我覺得她固執又偏激

雖然很為自己這種感受慚愧,但一方面又覺得難以控制。

因此現在,我都儘量跟她保持一定的距離,我擔心自己不經意流露出的厭惡感,會讓對方不適。

戴高樂說過,熟悉衍生輕蔑。

對我來說,這句名言,實在太適用於我和這位朋友之間的關係。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為什麼呢?我想了很多。

然後我漸漸發現,我之所以總是對她的“固執”“偏激”那麼敏感,是因為,我自己是這樣的人

我太熟悉那種“味道”了,所以比其他人更容易察覺到這種跡象。

而我因為討厭自己的這種個性,所以也會討厭別人身上的那種特性,儘管那不一定是真的,但哪怕只要露出一點點端倪,都會讓自己啟動“厭惡機制”

我們總以為,人們都會喜歡和自己個性相同的人在一起,這沒有錯,我們在社交的一開始,總傾向於找那些與自己“氣味”相同的人,不是嗎?

但另一方面,我們是不是也會有那種,對和自己相似的人,感到排斥、討厭的時候?就像我的領導和我。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我上網隨便搜了搜,百度很快給了我一個關聯的關鍵詞:

為什麼人討厭跟自己像的人。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可見這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發出的“靈魂拷問”。

是啊,為什麼呢?

最近在看書時,我好像找到了答案——“視網膜效應”


01 “視網膜效應”是什麼?

在講答案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年輕愛漂亮的CC,最近買了一件明黃色的連衣裙,因為她覺得,明黃色活潑可愛,適合夏天,一定比其他顏色看起來更迷人。

而且重點是,相較其他顏色,這個顏色比較獨特,沒什麼人穿,自己的衣櫃裡也沒有這種色系的衣服。

但當她穿上新裙子,精心打扮出門後發現,街上穿明黃色連衣裙的人,簡直到處都是

這明明不是流行色啊,怎麼買了以後就成了滿大街都會“撞”的相似款。

CC和同事聊到這件事,那些同樣愛美、愛買衣服的女同事,卻沒有發現這種現象。

倒是一個懷孕的同事說,上個星期六在商場裡逛街時,短短2個小時內,就看到了8個孕婦,她當時還在想,不是都說不敢生二胎,出生率下降嗎,這看起來比較像出生率會提高很多的樣子。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事實上,CC和她的同事遇到的這些困惑,在心理學上都可以用“視網膜效應”來解釋。

視網膜效應是指,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就會更容易注意到被人是否也有這件東西或具備這種特徵。

因此,自己穿了黃色的裙子,就會注意別人是不是也穿了,結果自然會比平時發現更多;而自己懷孕了,就會注意別人是不是也懷孕,結果值也會因為自己的格外關注而變得更多。

視網膜效應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卡耐基有一個著名的論點是:

每個人的特質中,大約有80%是優點,20%是缺點。

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只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而不知發掘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促使其發現身邊許多人也有類似的缺點,進而使其人際關係無法改善,甚至惡化,生活自然就不快樂。

這就是我在前面說的,那個在書中找到的,“我們為什麼總是討厭和自己相似的人”的答案。

視網膜效應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描述了一種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但一不留神,就會讓人們受其負面影響所苦。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02 “視網膜效應”有哪些負面影響?

1)它讓你持續討厭自己,卻可能不自知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信心了。——培爾辛

心理學上,有個“投射效應”,抽象來說,它是一種“以己度人”的心理傾向,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態度等加到其他對象的身上,從而遮蔽了客觀的真實面貌

這種傾向,通常都是無意識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真實想法諱莫如深,但藉助一箇中性的客體,卻往往能吐露出真情。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心理投射是一種抵抗焦慮的防禦機制,其表現就是,把一種存在於自己身上的品質或態度潛意識地歸咎於另一個人。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心理投射,存在積極和消極之分。

積極投射會使人看到別人身上一些優秀的品質,而事實上他自己可能也具有這樣的品質,或者起碼認為自己也有這樣的品質。

這樣的投射,驅使著他希望與對方相識。當這種投射發展到極端,會使人產生佔有對方的慾望,所謂的一見鍾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前面我說過,我們總是喜歡尋找與自己氣味相投的人,就是源自積極投射。

消極投射就是把自己身上的消極情緒排斥到外部世界中去,這些被排斥的消極內容是投射者本人所討厭或害怕的東西。

如一個暴脾氣的人,會把發脾氣的原因投射到他人身上,指責對方做了讓自己忍不住發火的事情。事實上,這種投射往往都是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那些東西。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由於這是這一節要講的重點,因此下面我會用一個實驗來展開說明:

美國的科研人員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安排一些志願者在一間沒有鏡子的房間裡,由專業的化妝師在他們的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的嚇人傷痕,做完後志願者們被允許照了一下鏡子,鏡子就被拿走了。

實驗員告訴志願者們,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有何反應。

於是,志願者們帶著自覺逼真的傷痕臉,被派往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

從醫院回來後,志願者們幾乎都表達了同樣的感受:

人們對自己比以往粗魯無禮、不夠友好,總是盯著自己的臉看。

但真相卻是,在志願者們離開化妝室以前,化妝師告訴他們要往臉上塗一層粉末,防止傷痕不小心被擦掉——事實上,化妝師偷偷地清除了傷痕。

也就是說,志願者們從化妝室走出去時,就是自己本來的樣子。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那麼是什麼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歧視了呢?

答案就是,自我投射。

而我們心中對自己的“差評”,就像志願者們自以為的“傷痕”,它會通過自己對外界和他人的言行,毫無遮掩地表現出來。

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甚至令人生厭、卑微無用、有缺陷時,在與外界交往中,就會不知不覺地用我們的言行反覆進行佐證,直到讓每個人都認定我們確實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拉羅什富科說過:我們對自己抱有的信心,將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自信的人,往往也能讓別人認為,他們真的很棒?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2)它會讓你陷入不良人際關係,並惡性循環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林肯

一個酷愛旅行的男人,走遍了全世界,唯獨沒有去過沙特阿拉伯,因為他認為,那裡的人們都比較兇悍,待人不善。

但是為了完成自己環遊世界的夢想,他最終還是選擇去沙特阿拉伯走了一圈。

事實果真如他所料,當地人的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回來後,他將這趟不愉快的旅行告訴了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朋友說,當地人並非真的那麼兇悍,而很大可能只是因為,男人在去之前,就已經覺得當地的人不友好了,這就相當於在無形中走入了“視網膜效應”的陷阱。

朋友建議男人換個心態,可能會收穫不一樣的景象。

男人不甘心,將信將疑地又去了一趟。出發前,朋友告訴他,一定要轉變自己的心態,多笑笑,他照做了。

果然,第二次去,男人發現當地的人都變得十分友好,從出租車司機到酒店大堂經理,無一不笑容滿面。這讓他後續的整個旅程都非常愉快。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這並非讓你排除那些客觀存在的不友好的現實,但大多數時候,你對世界的態度,確實就是世界對你的態度。

回到我們之所以討厭別人這一點上,可以這麼理解:

由於我們在某些事情上,價值觀上有著很高的標準,但自身卻無法達到,為了抵抗對自己的失望和焦慮,我們對別人就會也有同樣的要求。

一旦別人沒有達到,我們就會對對方在心理上產生攻擊,以“維護內心世界的秩序”

培根說: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03 如何擺脫視網膜效應的消極影響?

1)接納自己

經由欣然、歡迎地接納自己的痛苦,竟然會感受到極大的祝福,同樣的能量:恨轉變為愛、痛苦轉變成樂趣、悽慘轉變成喜樂。——《智慧之書》

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位心理諮詢師的方法論。

他認為,接納自己,也就是愛自己,從“知道”到“做到”,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 進行很多很多思考——

他說,即便人們感到痛苦,想要逃避,也必須一次次思考、探究自己每次負面情緒背後到底:

  • 是什麼
  • 源頭在哪
  • 來自什麼經歷
  • 當時什麼感受

然後反覆回憶、剖析、拆解,以獲得新知、重新回看過去。

“你不用思維拆掉它,炸彈就永遠在你心裡,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爆了,炸出你的血淚。”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 體驗很多很多反覆——

他認為,即便我們按照完全正確的方法去做,不犯錯誤,也會出現很多反覆。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走出來了、強大了、釋懷了、遺忘了、原諒自己了,跟以前不一樣了。

卻會說不定在什麼時候,被稍微刺激就會打回原形。

然後我們會一位自己進入了一個永遠走不出去的循環怪圈。

但我們仍需要堅持下去。

“在這種時候,你一定要學會,哭一場,睡一覺之後,再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去千百次挑戰同一個痛楚,堅持去做正確的事。”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 經歷很多很多等待——

在人們等到觸動自己的契機前,那或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也許是看到誰寫的什麼文字,也許是看了一場電影,聽到一首歌,一場死裡逃生,生離死別。

人們都需要不斷剖析自己,咬住牙挺過各種反覆,然後抓住每次觸動,每次頓悟的機會,一點點改變自己。

這是一個漫長的自我打磨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不要心懷僥倖,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期待救世主,誰的出現,就能全天候的愛你,然後拯救你的生命。

“你20年形成的問題,為什麼不能拿出兩年三年,四年五年去持續的治癒自己呢。”

他提出,回家吧。如果你恨你的父母,那麼家裡就不必有父母,只有一個溫暖的壁爐。

家很遠,你歸期未定,但只要你往家的方向走,每走一步,就更近一步,總有一天,會望見屋前,為你留的那盞燈。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2)用身體練習情緒

我們感到難過是因為哭泣,我們感到害怕是因為顫抖。——詹姆士-蘭格理論

心理學上有個“情緒理論”,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有些人認為情緒激發起行動,我們哭泣是因為難過,逃跑是因為害怕。

詹姆士-蘭格理論(情緒理論的早期理論)則給出相反的解讀:刺激引發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產生生理狀態上的改變,生理上的反應導致了情緒。

一些實驗支持了這一理論,例如人為操縱受試者的表情,受試者可以感受到相應的情緒。這些實驗也被應用在治療中,例如大笑療法、舞蹈療法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舉過一位心理諮詢師的例子。

在剛開始工作的幾年中,她發現來訪者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苦瓜臉”

最初她對於來訪者們總是苦口婆心,但發現沒什麼用。後來她為來訪者們準備了一面鏡子,和一本畫冊,畫冊上,全是一張張燦爛的笑容。

她讓來訪者們進行對照練習,用自己的臉,和畫冊中的笑臉比。

所有人都說,被第一次的體驗嚇到了,原來自己以前的臉那麼臭。

隨後他們被要求每天對著鏡子笑,那些開始嘗試的人,儘管一開始都笑得很僵硬,但慢慢的,他們開始發自內心地笑了,笑得很自然,很好看。

聽起來很“雞湯”,但確實值得一試。

日常中,我們也可以多注意對積極行動的刻意練習,從表情、髮型、穿著到儀態,都可以成為被刻意練習的對象。

而關於外在的刻意練習,是最直接有效的了。

人靠衣裝並不是一句空話,想象下,那些穿上筆挺西裝的人,是否普遍比穿著隨意的人,要顯得積極許多?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3)近朱者赤:和快樂的人在一起

對於那些內心充溢快樂的人們而言,所有的過程都是美妙的。——羅莎琳·德卡斯奧 

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曾經整天都感到異常鬱悶,覺得自己快不正常了。

於是他跑去找醫生,問有沒有好的方子可以治病。

醫生就給他開了一個方子。上面寫著:去看一個每天都很開心的朋友,早中晚都跟他在一起。

這個人非常不解,這是什麼方子?也沒開藥,也沒有治療方法,怎麼治病?

但是他還是照著做了。一段時間後,他高興地回去找醫生,向他表示感激。

因為這個醫生確實治好了他的病。他問醫生,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醫生笑著回答他:

“如果要讓自己開心,你就得和一個開心的人在一起,他們的樂觀和自信,就是感染、治癒你的最佳良藥。”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我也聽同事分享過她的故事。

她出生在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家裡。大概才幾歲的時候,她就習慣了在炕上,靜靜地被父親扇巴掌,即便不知道做錯了什麼。

那一次,她的左臉實在被扇得有些疼,於是她求父親,可不可以扇右臉。

她不敢哭。怕越哭,會被打得越兇。

這只是她眾多童年陰影中的一個小小局部。可以想象她的童年,究竟有多灰暗。

可就是這樣一個童年悲慘的女孩,因為看到比自己還慘的發小,在經歷一切後,仍然笑對生活,並得到了完滿的婚姻,讓她也逐漸變成了一個樂觀的女孩子。

從前那些包裹在骨血裡的自卑沒有消逝,但確實在一點點,慢慢褪去。

她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方式,養了一隻貓一隻狗,如果她不說,大家都會以為,那張陽光燦爛的笑臉,就是她本來的模樣。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說過,幸福感的一個標準,是可不可以常常保持對不喜歡的事情說不要。

我們都知道,有勇氣拒絕的人,內心一般都自信而篤定。

他們不擔心因為拒絕別人,而可能會遭受的冷落和差評等不良後果,他們的內心,總是恰當地保持著“遵從內心的感受”

又或者說,他們不是不擔心,但相比那個,他們更在乎自己。


結語

“視網膜效應”負影響背後潛藏的厭惡心理,看起來是一種消極情緒。

畢竟,懼怕一個人,可能說明我們有弱點;討厭一個人,可能說明我們有偏見。

心理學理論認為,迴避和厭惡本身,往往可以產生自身防衛的效果,它說明人在一定條件下的行為,是經過選擇的結果,而不是盲目所為。

因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厭惡心理,並不都是壞事。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但這並不是我們“放任”自己的理由。

當我們意識到,討厭某個人,只是因為那個人身上有著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點時:

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放任這種情緒不管,因為那背後,很可能隱藏著我們的脆弱,和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我們應該做的,是意識到背後真正的原因,儘管過程可能很漫長,可能很痛苦。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的那樣: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與自己和解,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原來我們排斥別人,是因為厭惡自己:真是信了“視網膜效應”的邪

我是@大蔥卷一切,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不定期為你,用心理學剖析“職念”。請多指教,歡迎點贊轉發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