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大家怎麼看?

湞陽山人


在農村或者城市家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這家的父母為人很精明,屬於聰明能幹一類的人。但令人意外的是,這樣的家庭往往會出現一個傻兒傻女的情況。

如果父母是傻子,根據遺傳學來說,生下傻兒傻女這很正常。但是父母很聰明卻生下傻兒傻女該如何解釋呢?

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也有,比如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從小很聰明,有一次,宮中發生火災,司馬懿站在亮處指揮,當時剛六歲的司馬炎俏俏拉著爺爺的衣角說:“爺爺,別在亮處站著,小心混亂時被人暗算”,這麼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讓司馬懿喜歡的不得了。

長大後,司馬炎被沒有兒子的伯伯司馬師收為繼子,最後憑藉聰明才智建立了西晉。



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卻生了一個傻兒子司馬衷。

司馬衷有多傻?有一年天下大旱,糧食絕收,餓死了許多人,司馬衷知道後,他說“地裡絕收,沒糧食吃,人們為什麼不吃肉糜呢?”司馬衷的意思是說:“人們真傻,糧食沒了可以吃肉湯和肉餡。”

三國的劉備很聰明吧?諸葛亮這樣的能人都被他驅使,劉備虛偽的世人皆知,他的江山是靠哭得來的,他的心眼比誰都多,聰明至極。

然而他的大兒子劉禪就很弱智。當蜀國被魏國滅亡,劉禪當了俘虜後,劉禪貪圖當俘虜的安逸,竟然說出“此間樂,不思蜀”這樣一句話……

司馬炎和劉備都是人精,但其子卻與之大相徑庭,從古至今沒人能解釋清其中的原因。

總要找個理由吧?於是人們說這是當父母的把後代的聰明勁佔盡了,所以後代自然非傻即呆。

持中庸之道的文人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為父母的)“最好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司馬懿太聰明狡猾了,通過幾十年為一日的偽裝,為兒孫奪取魏國江山打下了基礎,為臣不忠,給後代子孫做出了一個壞的榜樣,所以人們說西晉得國不正。

由於司馬懿用盡了十分聰明勁,沒留後手,以至於有個傻孫子。

講真這都是報應,由於司馬衷傻不拉嘰不能治國,以至於造成“八王之亂”,西晉50年後滅亡。

這就應了“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子孫不如人”這句話。

劉備也是這樣,說實話劉備比曹操要狡猾的多,他網羅了當世兩大頂尖謀士——臥龍和鳳雛。

當時世面上流傳著“兩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讖語,可事實是劉備自從建立蜀國到滅亡僅40來年,蜀國比西晉國運都短,歸根結底是劉禪沒有守住基業,難道這正應了當父母不要把十分聰明都用盡的道理?



當然依現代的眼光來看和“父母用盡十分聰明勁”不搭邊,從遺傳學來講肯定祖上有隱性遺傳的原因,這裡面的問題複雜多了,一時半會我也說不清。

拋開歷史不說,農村也有這樣的例子,我就認識這樣的人,父母很精明,兒子卻很愚鈍,兒子老大不小也找不上媳婦,有點丟人現眼。

我覺得這和教育有關,父母精明說明能幹,一切事情父母都抗了起來,兒子無所事事得不到鍛鍊,以至於愚鈍。

還有就是過分嬌慣兒子,這也是造成後代子孫無能的原因。

從科學觀點來看,當父母的不要事事親力而為,總認為自己是超人,把子孫們該做的事都承擔了起來,古語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當牛馬”,否則兒孫後代得不到鍛鍊,自然落到其他人後面不如人了。


秉燭讀春秋


三十多年前,那時的人都很窮,聽我姑說縣醫院一對醫生兩口子,老婆是護士長,老公是拿手術刀的,經常要病人家屬拿紅包,那男的經常給人做手術收人紅包,也因此家裡很有錢,我姑和他家住的近,是羨慕的不得了,回孃家時經常說那兩口子的事,兩個人是表親結婚,連生三孩子都不會走路,僱人伺侯又苛待別人,最後花錢都找不到人伺侯,三個癱孩子,每天收拾屋子做飯洗澡按摩,任誰都頂不住,他們是醫生,明知近親不能結婚,還偏要賭一把,生一個不能走路的孩子,不服氣又生了兩個,就是有再多得錢都治不了孩子的病,兩口子愁的寢食難安。這壞事做多了。這天都不饒你


用戶4071898889050


你說的對!我村一男人他父親給留了不少產業,病重時他躲在縣城不管老人,老人哪天餓死的都不知道,鄰居看老人好幾天沒出屋,進屋一看早餓死了,告訴他兒子,他兒子回來一看,老人懷裡還揣著一萬多元錢。他兒子良心不好又生了一個低能兒不會說話,窩吃窩拉,鄰居們都說這是報應!


手機用戶54644999260


我身邊就有對夫妻,那個精是虧不吃,還處處佔便宜,還得把上人家串門,哈都偷,有時,實在偷不到哈,就偷偷卷把衛生揣兜裡,還有時在人家蹭飯吃,蹭飯吃還不算,還使勁吃,很不得把在家吃兩頓的量吃盡去,反過來兒子別人都說有點傻,唸了個普通專業,畢業二年了,找不到工作,家裡一年給拿三萬多生活費,差不多二年給兒子打生活費差不多六萬,現在還沒找到工作,還在北京待著找工作那,整的她上誰家串門,她一去人家找理由往外開她,現在背地理別人都講她,誰都怕她來家串門。


2199731968612


我感覺這句俗語說的有一定道理,如果老人太精明瞭,子孫一般都不如別人,但是也不絕對,也有家門一直興旺的。

聽我父親說,他小時候家裡特別有錢,因為他爺爺是做生意的,在我們那裡兩個街道上幾乎都是他開的門市,家裡還有上百畝地,那時候還沒有解放,我父親的爺爺就是個當地有名的財主,他兄弟三個,另外兩個人家裡過的不好,就到了賣地的地步,我父親的爺爺不但不幫他的兄弟,還買下了他們的地,他兄弟們自然就會懷恨在心,兄弟們的關係還不如外人,父親現在講起來就說自己的爺爺太“絕情”了,眼裡只有錢。我父親的爺爺有三個孫子,現在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靠種地為生,而他兄弟的子孫後代要麼是機關幹部,要麼是商人,這不就應了這句俗語嗎?



小平認為做人要看長運,不要什麼便宜自己都佔了,也不要得理不饒人,與人為善,就是善待自己,也是給後人留條路。


豫南小平


這有可能是真的。我父親我媽,我一家人都嫌我傻。他說傻子生了兩個孩子不傻,說真的,我兩個孩子腦子都比我好用。我女兒還沒上小學唻,就作個打油詩。我一個鄰居放個屁。他和他弟弟在外邊聽到了。他說兩個童子門外佔,忽聽他家一聲炮。逗的全家樂呵呵。這是我女兒六歲做的打油詩。


善待每個人平安家人


親身經歷

我爺爺的母親,我們那叫姥 ,一輩子嘴巴會說,會告狀,到處擠兌人,沒理矯三分,惡果就是我們後背這些子孫個個天生的社交障礙,見人不敢說話,男的女的都是。可不嘛,話都讓她一個人說完了,我們還說什麼(ー_ー)!!


Quiet陳安之


有人就喜歡做缺德事,之前認識的一對夫妻就是,去年害我們,今年又害另一個老闆,我覺得早晚都有報應的,以前我把它當朋友,現在屁都不是,聽他周圍的人說都噁心他們夫妻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壞事做絕了以後是沒有親朋好友的


小貪心Mask1689


這老話都是經驗,覺對沒錯。一老人村裡公認的心眼多,聰明。兒子也心眼多,聰明。可是娶個媳婦就死,一連娶了三個都死了,後來經一高人指點,娶了個有點傻,不是很傻,就是那種長的不是很好看,有點做事毛毛愣愣的人做媳婦,結果這家子孫滿堂。


蘊涵梅穎


非常準確,進一步講,"十分聰明用三分,留得七分給子孫"。昔日龍圖包文正,生有一子一女,分叫窯馬、窯姐。窯馬性格獰,叫他上東他上西,叫他打狗他攆雞。包公知道兒子脾氣獰,臨死叫兒子用石棺安葬自己,不承想窯馬說,我一輩子沒聽你話,我聽你一回。包公那個後悔!因為用石棺永世不得脫生。所以後世見不到清官了。

次女窯姐不用說看官明白是怎麼回事。(稗官野史)

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勸君莫為風光後的淒涼,家若興看後丁。教育培養後代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