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天吃50元錢過份嗎?

本草典藏


貴嗎?我大學時早餐12點吃,糯米飯一碗2塊錢,晚餐7點吃,炒飯5元,2010年。那都是學校邊上最便宜的。當時肉價13元,店裡炒飯8元。現在肉價28元,上班了,工資3000元,早餐一碗粉13元,中餐炒飯17元,晚飯17元,水只能喝自來水。不敢生病,怕吃酒。鄉鎮來讀中學的學生只能從家裡帶著蔬菜糧食來自己在租的小房子裡做飯。這是一個貧困縣的生活。當然,並非價格高就吃的好,北方早餐也是有的,8個煎餃10元,一碗白米粥3元,一根油條兩元,8個小籠包(沒肉)10元。如果不透支消費的話,我們就會像1940年一樣皮包骨,走路東倒西歪。


否極而泰


不過分。

我是大學老師,平時有課也吃食堂。一般來說兩葷兩素一碗免費蛋湯就要15到20塊。中午晚上兩餐就30多,加上早餐和零食水果啥的,一天50很正常。況且我三十多,大學生的新陳代謝本身就更強,再加上高強度學習和經常體育活動,消耗更大,有條件吃好點也是對自己健康負責!


子hong


你這是在學校,學校食堂比較實惠!我記得我讀大學,一般早上一碗熱乾麵4元,頂多加一杯豆漿2元,中午炒菜15元,或者吃一個蓋飯10元左右,晚上面條6元或者蛋炒飯6元,喝點飲料4元左右!就按最高標準算,4+2+15+6+4=31元!我是個男生,體重160斤,愛打籃球🏀,飯量比較大,就這樣基本能吃飽!

但是如果你要吃好的,一天早上牛肉麵,中午晚上兩頓葷菜,50元一點都不多!

你問過不過分,那要看你的家庭經濟情況!如果你父母是事業單位職工,每月收入過萬(指家庭收入),沒有什麼其他經濟負擔,我覺得吃50元不過分!如果你父母之前普通工人,或者無業下崗人員,每個月5000元(指家庭收入)以下,我覺得就有點過分了!因為你加上其他開銷,比如買點水果,零食,喝個奶茶等等,每個月至少2000以上,這樣你一個人開銷就佔了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父母壓力會比較大!

鑑於你在這裡問這樣的問題,肯能屬於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對飲食有一定要求,你可以去利用週末去打零時工,我記得我以前去發傳單,每天50-70元不等,有的同學做家教,每天100-200元,一個月收入還是很可觀的!這樣即減輕了父母壓力,又提升了自己生活質量,關鍵還能鍛鍊自己的社會能力,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呢?


白之子衿


你們什麼大學啊,我上大學一個月700元都花不完。真不知道你們這嘴是皇家的嘴還是富商的嘴。據我所知,學校的飯菜十分便宜,私立和獨立學院除外。早餐4元(一碗漿子一根油條一個雞蛋)。午餐一碗拉麵7元。晚餐,一份炒米飯,一份雞蛋湯,6元,外加一瓶三元可樂。 一天二十元是夠了。 再加上生活用品每月50元。也不到700。 至於每月消費達到2500-300+的同學,證明你過得很舒服。大學生男的,抽菸喝啤酒,ktv,網購,上網吧,下館子,找對象。

大學生女的,上肯德基,上西餐廳,唱k ,買化妝品,網購,說真的5000是不夠你們造。

至回到主題,一天50元,一個月是1500元,依目前的物價水平,這個消費不算多正常吧.



腿哥


八零後,女,上大學時候一個月老爸給我400,自己再做點家教賺一點。記得有個家教的孩子媽說,怎麼每個月才給400呀!?我笑笑,我真的沒覺得少。家裡就爸爸一個人上班呀。總不至於全給我吧!?現在養個大學生真貴呀!要把一個人工資搭進去!每個人家庭條件不一樣。最起碼要學會體諒父母。大學生了,可以打工養活自己了。那個時候我們班男生有能幹的,一個都賺一兩千了。如果一味攀比,光伸手問父母要錢不懂感恩,不懂體貼,那就是……養這樣的孩子也白養。


貓貓19850417


我在西安,早上一杯豆漿2元,2元的包子3個,1個雞蛋。

中午一碗麵14,大份的,幹拌加油潑。一瓶4元的飲料。

晚上一份砂鍋12,一個普通的加饃3元。

有時來個零食5元。

要是吃個泡饃一頓得20元左右,沒辦法,飯量大。


呆萌暖暖吐舌頭95679262


哪個城市的大學呀?一天50塊錢,有點多了吧。

咱們講講大學、高中、四口普通家庭的一天的飯錢。

大學:普通同學的,早餐5~6元+午餐10元+晚餐12元+飲料(可有可無)3元+夜宵5元(時有時無)=30到36元之間。

感覺50塊是多了,還有其他費用沒算呢。

高中:早餐4~5元+午餐8~10元+晚餐8~10元

+飲料(可有可無)3元+夜宵5元(時有時無)=28到33元之間。

高中的同學的飯錢,我是按我學校食堂的情況記的,有的女同學一天20元就吃飽了。

四口之家:普通家庭,早餐15元+午餐40元+晚餐40元+茶水10元=105元

我通過微信支付買菜錢合計出來了,我這是往高的說的。富有家庭就算我沒說哦。

所以啊在大學,要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咱吃飽穿暖,多運動,勤學習,勿攀比,絕網貸!






明哥化學課堂


家裡有礦隨便造,家裡沒礦別攀比!

大學食堂的飯菜應該是求學期間最便宜的,一般承包學校食堂或者窗口學校都會給承辦方補貼或者水電優惠政策,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學生日常的就餐。而且有的學校為了避免學生盲目攀比,餐卡還會設置每日最高消費。

我是零八年進入大學生活,當時是第一次離開家住校,每個月父母給我匯生活費,當時說好是一個月600(開學時候,父母把我送進校門,特意問負責接待的學姐生活費一般多少合適,學姐說500綽綽有餘,當場就定好了每月給我600生活費)。

大一第一個月,連軍訓加上課,一共待了二十多天,就趕上國慶節了,當時因為感覺自己有生活費比較新鮮,前期有記賬習慣,我這個月在校期間,一共花了163元,平均一天7塊錢。印象很深刻,剛去陌生環境,食慾受影響,早餐就吃一個青島大包,豬肉大蔥餡的,5毛錢一個;午餐一般就是一個肉夾饃,1.5元一個;晚餐一般就是一碗牛筋面或者刀削麵,2元一碗;宿舍沒有獨立衛生間、沒有浴室,學校澡堂2元一次,剛去這個月,我幾乎每天都要去洗澡……

有了這個月的經歷,國慶節我就和父母說,生活費不用給我600了,一個月給我300足夠,但是父母每次匯款,還是600。

慢慢熟悉了環境和周圍的人,食慾也跟著大漲,早餐也能吃下四個包子了,午餐一個肉夾饃也不夠了,晚餐吃牛筋面也得配幾個小餡餅了,有時候還會去炒個小炒改善一下伙食,週末還會和室友去校外上網聚餐,這樣算下來,每個月生活費還是有富餘。

我是屬於過得比較省的,同期室友基本生活費都是800左右,月光很正常,其實吃飯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在校外花費比較大。

父母朋友家孩子和我一樣大,他在河南讀書,他一個月生活費是1200,還不太夠。他爹經常和我爹說,他家孩子體重、飯量都不如你家孩子,但是生活費卻得翻個翻。

現在是2020年,過去十年多了,隨著物價、房價的上漲,當時的三十多、四十元應該和現在五十元差不多效果。

我前年出差,路過讀書的城市,有幸回了一趟母校,賣包子的換人了,包子也8毛錢一個了,個頭小了不少,6毛錢一杯的豆漿現在1元了,肉夾饃的窗口換成了麻辣燙,挺懷念讀書時候的!

工作這些年,工作性質出差比較多,早餐一般吃個10元左右挺正常,中午吃個拉麵、蓋飯最起碼10元,晚上有時間喝喝啤酒解解乏,也得20+了,這一天下來真得50左右了。

希望所有出門在外的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吃上不要虧待自己,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傢俱大達人


座標大連,早餐,一個麻球,兩塊餅,一分豆漿,可能剛不到十塊,中午,套菜,八九塊,晚上套菜八九塊,大晚上蓋飯八塊,喝水一天一塊,來個飲料三五塊,煙十三人大,一天下來差不多吧五十,

週末打工,飯店管飯,

可能我吃的多,上學運動量大,一天四頓得,偶爾再聚個餐,喝點酒,吃點零食,加上網費,電費,一個月一千五左右吧,就吃喝用來說,平均下來也差不多一天五十,不過也分地方,有次二十塊錢一個星期也是那麼過來的,

不用太去計較這個,錢該花就花,多吃點也沒啥,但是亂花就有點過分,人嘛,一要知道錢該怎麼花,花錢是個學問,有人越花越多,咱學不來的,就老老實實用到實處就好了,二怎麼去掙,大學也擺過地攤,感覺同學們的錢還是比較好掙的,

不用去計較吃了多少,反正都落你肚子裡了,如果感覺自己花的多想辦法掙回來就好了,前提,,,別走邪路。

就這樣吧,哥哥不是能說回到那種人,習呢也沒好好學,沒啥文采,最後一句關於吃的問題,一忌浪費,二忌奢靡,好了,就這樣吧,祝你,前程似錦吧,加油^0^~


灬小韓同學灬


我早餐要雞蛋和一碗粥的話就一塊三(我們學校的早餐是真的便宜);午餐兩到三個菜就10塊錢以內,幾乎都是5—7塊這樣子;晚餐也差不多。有時候會在食堂買點糕點就要多花幾塊錢。算下來一天就15—20塊那樣子,吃好一些30塊錢也可以了,前提是得在學校食堂吃,在外面就另說了。在外面吃或者食堂的別人承包的店鋪就要十多塊錢一次,我們偶爾也會吃,改善生活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