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哪些零食是你念念不忘,最有記憶的?

斗笠少年


80後,小時候家裡條件一般,大概就是中秋節,會一家四口分享一個月餅的程度。

那會物資也比較貧乏,能買得起的零食不多,但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回憶。

1.小辣椒棒棒糖

這個不記得是不是5分錢一個了,小小的,光滑的小紅辣椒樣式的棒棒糖,甜絲絲的。今天特意在網上找,看到的都是上面粘了白糖的,也沒得記憶中那麼好看。是我記憶偏差了嗎?

2.綠豆冰棒

這個絕對是我小學階段最愛的冰棒。

那會是一毛錢一根,買10根的話,老闆會送一根。算貴一點的啦。就是很簡單的紙包裝的冰棒,但綠豆味超濃,解渴解暑。我特別喜歡綠豆多的。

家裡條件稍好的同學,拿出一塊錢,就可以請11個同學吃,成群結隊地,特別開心。

而且夏天暑假在家時,經常會有人揹著白色的泡沫箱,蓋著厚毛巾,叫賣冰棍。那份吸引力真的比電視機大。

3.酸梅粉

這個我真不記得價格了,好像是一毛?那會人民幣的面值,分、角,是我最常用的了。

酸梅粉好小一包,裡面還會附贈一個小勺子。那個小勺還有很多造型,有的特別漂亮,我小時候還收藏過呢。

你可以選擇幹吃,就一勺一勺地吃,酸甜的刺激強烈,是我的最愛啦。

也有同學會拿酸梅粉泡水喝,這個我覺得太寡淡了,但放涼涼的,也很不錯。

4.東寶奶味飲料

這個我真的從沒見人說到過。是不是隻有湖南某地有啊?

我小時候真的喝過,是類似娃哈哈一樣的口感,大人哄孩子時,買得比較貴的就是它了。

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完全消失了,好像都變成娃哈哈了。

5.辣片

我們那會吃的辣片,不是現在的辣條,是真正的豆腐皮泡泡幹類型。我固執地認為,它的口感要比現在的辣條辣片好。

老闆是一大袋的,一毛錢一片,這時候物價上漲一點了。

貧窮如我,每次捏著三毛錢,去買兩塊辣片,和酸梅粉。有了它們,看《小龍人》時,樂趣多了很多啊。

其實記憶中的實物和我找的圖片還是有差距。

6.健力寶

小時候第一次喝,驚為天人啊:怎麼會有這麼好喝的飲料?

雖然我不記得價格,但對我來說,肯定太貴了。因為我沒有自己買它的記憶,好像每次都是過節或者大人心情很好時,買來給我喝的。

後來,健力寶再戰江湖時,我特意買了捧場。可惜,現在再喝卻覺得它的味道有點淡,好像不是記憶中的感覺了。又或者是,我的舌頭已經被芬達什麼的馴服了。更真實的原因是,我到了某個年齡,突然不再愛喝碳酸飲料了。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如大大泡泡糖。但鑑於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徵服過泡泡糖,沒有吹出過一個像樣的泡泡,太挫敗,我就不貼圖說它了。

作為80後,真的是見證了國家發展的歷史,現在再回憶這些童年的零食,既感慨當時的快樂滿足,也唏噓當年的貧窮。

尤記得當時寫作文,幻想未來的世界,還寫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呢。

但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讓我更愛這個國家。


汪梓維


我們小的時候,相對還是比較物資匱缺的年代,基本是油條1毛5一根的物價。答主生於普通人家,家裡也沒有那麼富裕,那會除了日常三餐,幾乎沒有太多的小零食,回想起來,唯一留在記憶中比較難忘的怕就是用廢銅鐵跟走街竄巷收廢品的小販換來的敲糖了。

“廢銅廢鐵雞毛換糖咧”,小時候每次在家裡一聽到這個叫賣聲,感覺就跟過節了一樣,立馬跟表哥兩人興奮地跑出去看,這時,周圍已經擁著好幾個孩子在旁邊,他們伸著腦袋,眼巴巴地看著筐上面的糖,急切地問著多少東西才能換一塊糖吃,得到回答後,各人都匆忙地往家裡問大人去找各種能換糖吃的舊物。待小販從整塊糖上敲了一塊下來後,迫不及待地咬一口放在嘴裡滿足地吃起來。糖無論在什麼年代,對於孩子來說都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

有一次我和表哥兩人到處翻遍了都沒有找到能換的廢銅鐵,很是愁惘了一陣,表哥突然悄悄跑出去,一會兒回來時從懷裡掏出一個秤砣出來,原來他偷偷地跑去曾祖父屋裡,把曾祖用了多年的長秤的秤砣給拿了出來。印象中那個秤砣很重,我們去找小販換了兩個比往常大很多的糖,那會還心想,表哥真是太聰明瞭。等到曾祖回來發現他的秤砣不見了,當知道是被拿去換糖時,把我們狠狠揍了一頓。雖然已經過了二三十年,可是當時那糖的甜味卻始終忘不了。那是兒時一段無法忘卻的美味與記憶。


姚晴


我小時候在農村,說實話那時候花錢買零食還真不多,什麼季節就上山上自己摘

毛針,我們這裡種植水稻,會在田埂上把雜草燒掉之後就會有這個長出來,嫩的很好吃,甜甜的

烏鴉果,忘記什麼季節吃了,顏色越深的越好吃,面面的也很甜


酸杆,找不到圖片了,跟甘蔗形狀有點像,紅色的不過裡面是空心的,很脆,有點酸,那時候覺得也好吃。

還有玉米杆,高粱杆,在沒有甘蔗吃的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這些。

還有山裡特有的八月炸

九月黃


三月發

夢子

野葡萄
這些都是我們這土生土長可以搞到的,其他地方肯定也有,名字不一樣也肯定有的,當地就這麼叫的。


蛋蛋炒飯媽


在我的童年時代有很多零食特別難忘,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衛龍辣條和小冰棍。

第一,辣條。


在小學的時候,我們每天上學去的路上總會買一兩包衛龍辣條,那時候還有辣片,辣塊兒,還有牛板筋,都是當時特別好吃的辣條。

那時候我們幾乎都是無辣不歡,每天不管吃不吃饅頭,都要買辣條。

第二,冰棍。

小時候,吃的最多的除了辣條就是冰棍了。


小時候可喜歡吃那種帶各種顏色的小冰棍,還有老冰棍。那時候還有那種小袋的汽水,凍一下,我們稱它為‘’冰疙瘩‘’。當時覺得夏天吃那最爽了。

第三,泡泡糖。

小孩子都是比較喜歡吃糖的。那時候有好多種類的糖,有小白兔糖,還有像這張圖片上的泡泡糖,還有那種奶片。還有深水炸彈,那種可以泡水裡邊的。除此之外,童年時代還有很多其他好吃的零食。比如:幹吃麵,蝦條,星球杯………好多說都說不完,總之童年那些零食現在好多都沒了,想起來都是回憶。


勿忘初心282653483


說起小時候的零食,勾起大部分小夥伴記憶的還是辣條。在我的記憶中常常想起的就是一種長條形薄荷軟糖,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

我家在四川,地震之前學校的小賣部離教室很遠,每次下課去買零食都要小跑一路,一到小賣部的窗口同學們爭先恐後。那個時候大家都只有5毛、一元錢,富不富全看吃的零食。為了多吃些好吃的東西我經常把爺爺給我的早飯錢拿去買零食。

那時候還沒和一個小夥伴分開,我們經常一起去買零食,由於我小時候成績不好,很多她的小夥伴都叫她不要和我一起玩,但是小時候畢竟天真可愛,在我們眼裡沒有好壞,只有一起吃零食的快樂。

我們經常吃的就是那種長條薄荷糖,印象中從5毛漲到1元,以後的時間慢慢就吃不起了,甜食也是最容易吃膩,以至於後面地震大家就分開了。

我們那時候多無聊呀,吃完的糖紙還放在操場的積水裡,前天下過雨,一大攤水窪美極了,倒映的藍天照出的景象最可愛,現在想來都很好看。糖紙放上去像小船一樣,雖然有點無聊,可愛倒是事實。

以後學校安排了一些環保和安全小衛士,天天下課巡邏,一點點芝麻官洋氣牛逼完了。我們這種行為肯定是會被記過的。

這是我記憶深處最明白的回憶,現在那個小夥伴也消失在我的整個青春裡,我們沒找回彼此,也不會去找回的,只是最近看見她的QQ空間,知道她出國了,好像去的美國還是日本,記不了。而我這種從小長大都是差生的孩子,也後知後覺明白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潛規則,什麼都是假的,吃在嘴裡才是真的,吃不著的從來不屬於自己。

我在網上找到了這種薄荷軟糖,準備買點自己吃。還有人願意和我分享嗎?

喜歡吃,喜歡耍,做條鹹魚湊傻瓜。喜歡關注,麼麼噠!


韭韭菜耶


回不去的童年,但是在我們80後這一代還是非常幸福的,雖然零售當然不如現在的多,但是那個時候就是小小的一個大大泡泡糖也能讓我們吃上半天,並且玩出新花樣,吹個泡泡就可以玩。對於我來說,小時候可以吃的零食還是非常的多,現在大部分已經沒有了,還是有小部分還存在,但是已經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回味一下。

大大泡泡糖

小時候饞了就想嚼東西,一個一毛錢的大大泡泡糖就非常滿足,剛開始嚼味道是香甜,後面沒味道了,也能玩上半天,最開心就是和夥伴一起比誰的泡泡更大,一個不夠大就兩個一起吹。


果凍啫喱

果凍,說是果凍,其實那時候根本不是,只是一種稍微有濃度的汽水,做成各種造型。不過現在已經徹底消失了,如果說非要找一個相似的,那就是現在的棒棒冰,還有點感覺。


酸梅粉

可能是天生怕酸,尤其是酸梅這種東西,想想牙就發軟,所以吃得不多。不多入口即溶,酸酸的涼涼的,感覺還真是蠻好的。當初同院的一好友劇喜歡吃,一口氣能吃2、3袋,至今佩服不已。提到酸梅粉就不能不提到他附贈的小勺,這應該是收藏界的鼻祖了吧,茫茫多的種類,有哪位收集齊了?簡直是曠世奇才啊。


棉花糖

棉花糖,現在也有棉花糖,不過不常見了。當時我小時候棉花糖是一件很稀罕的美食,稀罕不是說少見,而是比較“奢侈”,經常都是表現好了,或者考試成績好了才能吃一個,入口即化,甜甜的太好吃了。


冰糖葫蘆

現在冰糖葫蘆很普遍,而且很多都開成連鎖店了,而且口味有很多種,有水果,有山藥等到,我說的只是那種傳統的老式冰糖葫蘆,只有山楂外面裹一層糖稀,紮在一個草垛子上,沿街叫賣,那時候做法很簡單,但是感覺特別好吃。


糖人

糖人是我國傳統的一道特色小吃,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賣糖人的,小時候最喜歡圍在賣糖人的攤位邊,看著老爺爺用糖漿畫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那時就覺得老爺爺的手藝非常精湛,畫出來的糖人都非常好看,當時買了都不捨得吃,總是等到它快化了時候才吃。


連陽地區第一吃喝玩樂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菜梗了。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門口都有小賣部,賣各種各樣的零食。我記得那個時候菜梗不是一包一包的賣,而是一盆一盆的,放在一個大盤裡面賣,你要買的話就是拿裁好的報紙給你裝,1毛錢差不多就是用一個成年男性巴掌那麼大的報紙裝,用筷子給你夾,夾的差不多就是了。那時候我比較內向,有錢都不敢過去買,每次去都要默默地在心裡鼓起好大的勇氣才敢去買,有一次放學之後去買了,也不敢在路上邊走邊吃,想著放兜裡,回去躲在家裡吃。回去之後半道被別的小朋友拉去跳繩,就忘了這茬了,哈哈,後面用報紙包著的菜梗就把我的褲子兜都浸溼了,褲子外面都是菜梗油,還是被別的小朋友看到後告訴我的,尷尬了。

我現在都還會偶爾去買來吃,挺好吃的。那個時候班上有人買,就會分給別人,我記得我們當時是這種吃法的:先把一根菜梗放在嘴裡面慢慢吸,吸了很久等差不多沒味道了,就拿出來用牙齒一點一點撕下來吃,哈哈,一根菜梗要吃好久。

還有別的一些零食,比如冰袋,一毛錢一袋的,經常吃,後面就吃七個小矮人了,有七個,可以分給別人,買一袋夠吃好一會。還有別的,比如,跳跳糖、大大泡泡糖、QQ糖、口哨糖、山楂等等都吃過。


程序員萍萍


我小時候可能家裡要窮一些,那時候爸媽兩個人的糧票要養家裡五口人,後來糧票取消之後,也是兩個人的收入需要養全家五口,他們都只是普通工人的待遇。

如果最想吃什麼,從有記憶時候起,可能一年當中只有一兩次老媽會給五毛、或者一元的零花錢,要我去買點零食吃。

那時候我最喜歡的不是無花果、小袋的蝦條、或是大家熟悉的其它零食,而是鮮蛤蜊,塑封包裝,不記得叫什麼牌子,只記得一袋5個,還帶著殼,五毛一袋(現在想想也是很奢侈了)

那時候家裡遠離海邊,海邊的孩子可能隨意就可以吃到,我在小賣部買回來,一顆一顆的吃,吃完了覺得很珍貴,還會把包裝裡的湯都喝光,每次都覺得好鮮,好好吃。

童年的記憶其實才是這味道的寶貴,如今回味的樂趣遠大於吃個過癮。


從前帥的韓小廚


我是93年出生的,那個時候家裡比較窮,也沒什麼錢去買零食,偶爾親戚來家裡帶點零食,父母都要藏起來,表現好就獎勵一點,例如考試拿獎狀之類的。記憶最深的有以下幾種:

1.白象方便麵


這可是最奢侈的零食,五毛錢一包。偶爾得到一包,能吃一整天。總是把它揉的很碎,放在課桌裡,趁老師板書的時候偷偷摸摸的塞一點碎碎在嘴裡,也不嚼,用唾液去軟化,然後一點點的嚥下去,那感覺,整個班裡的孩子們都羨慕。面吃完後,還有調料包,誰跟我好,就倒一點給別人,然後用舌頭慢慢的舔,那感覺,太美妙了。從此以後,班上的小夥伴都聽我的,再也沒人向老師打我的小報告!同時期還有華豐、小當家、福滿多等等!


2.果丹皮、辣皮



果丹皮和辣皮佔據了整個童年!果丹皮零售價1毛錢三個,辣皮一毛錢一張。小時候一聽到雞叫就趕緊跑雞窩去,偷雞蛋去村上的小賣部換零食。一個雞蛋三毛錢,經常換三個果丹皮和兩張辣皮,揣在兜裡,一點點的撕著吃,吃完後還要把手指頭包括果丹皮的包裝舔的乾乾淨淨的。包括現在,我依舊很喜歡吃辣條,只要去超市,總會買一大包。

3.泡泡糖




泡泡糖零售價一毛錢兩個。一個泡泡糖可以嚼一天,寧願不吃飯,也捨不得吐,一直嚼到苦。泡泡糖裡面的貼紙貼在身上,搓半天才搓掉,時間一久,就變黑了。那時候總是把貼紙攢起來,捨不得丟,貼在新買的作業本上,貼在獎狀上。同時期還有大大泡泡糖,比巴卜泡泡糖,西瓜泡泡糖。

過去的一切都很美好,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歲月留給我們的只有回憶,而這些回憶就是最美的。


夢想健忘症


辣條 顏色有點黑的那種辣條 長條的 很鹹很辣 吃著很有味道

還有油條 軟軟的 吃起來油膩膩的 咬上一口嘴上都是油 然後手上也都是油


還有千層餅 說句不怕你們笑話的話 當時吃的時候不捨得一次性吃完 都是用手指甲擰下一點然後一點一點的吃

回首兒時 有太多太多的好吃的 彷彿就在眼前 那時真是太美好了

那時光著屁股跑那叫性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