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我们都知道,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程度将间接的决定国家的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力。很显而易见,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一举成为超级大国,不正是因为科技发展水平的绝对优势吗?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球绝大部分高科技市场,基本上都是被美国科技公司所垄断,数据库正是其中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无疑就是他,他是比尔盖茨的劲敌,比尔盖茨曾傲慢地说:“我不介意坐在我的喷气式战斗机上向微软总部投掷导弹。”他和乔布斯是好朋友,他陪伴乔布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被称为硅谷花花公子,曾四次结婚离婚;他的净资产最高达到625亿美元,成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他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公司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甲骨文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公司。目前在全球数据库领域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一度占据了中国的全部市场份额,真正实现了“垄断”。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数据库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整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要知道,作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市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科技巨头眼中的香饽饽,因此中国市场给科技企业带来的财富也显而易见,甲骨文也不例外。

正因为如此,在数据库领域独占鳌头的甲骨文在短短几年内就确立了自己的巨人地位,其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也成为前十名的常客。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对甲骨文都持同样的态度:仇恨。如前所述,甲骨文曾经在中国拥有全部市场份额,真正的“垄断”。

“垄断”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高昂的价格,还有甲骨文的傲慢。就是这样一个美国巨头,不但不懂得感恩中国市场,反而对中国企业甚至是国人并不友好。曾经甲骨文公开表示,不仅会对中国企业进行高收费,同时每年还要增收20%的服务费。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为了维持运营,中国企业必须向甲骨文支付数据库溢价和每年额外20%的服务费。即使对巨人来说,也很难从甲骨文那里得到一笔交易。甲骨文对一切都有最后的决定权。而对于甲骨文的大摇大摆,国内企业无能为力,甚至连抱怨都无济于事。

一旦表达不满,就会成为甲骨文的攻击目标,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此外,对甲骨文也有很大的偏见。甲骨文作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巨头之一,自然适合许多科技人才,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曾表示,自己的一大竞争对手就是中国。如果就这么让中国的经济超越我们,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比我们更多的工程师,不能让中国科技公司击败我们的科技公司。

另外在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同时,甲骨文还实行“去中国化”,甲骨文在中国的公司几乎全部是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甲骨文进军中国并在中国建立业务后,拒绝聘用中国人。甲骨文这样解释:“我们认为中国人不适合甲骨文的文化。他们不适合这份工作但现在拉里·埃里森和他的甲骨文,曾经不可触碰,却在中国市场受挫,不再疯狂。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去年5月,甲骨文在中国裁员900多人。随后不久,甲骨文又宣布在中国又一轮裁员,主要是在研发中心,涉及1600人。两次裁员2500人,迅速挖空了甲骨文在中国的业务。一个真正的退出中国的计划正在进行中。

那么,这个傲慢的美国巨人失去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面对现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甲骨文在数据库业务上的成就超过了任何其他公司,甚至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公司。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伴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所掀起的科技革命浪潮,甲骨文在过去10年里错过了几个风口,行动非常缓慢。我国无数的互联网和软件公司纷纷崛起,如今这家老牌公司显得有些步履蹒跚了。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但甲骨文仍然拿着自己的数据库原地踏步,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过去的五年里,甲骨文的收入仅增长了4%,这让许多投资者不相信。作为科技巨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会被时间淘汰。阿里巴巴曾是甲骨文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客户,早就知道这一点。为了不被甲骨文掐住喉咙,马云早在2009年就顶住舆论的压力,无视众多高管的反对,每年投资10亿元建设阿里云。

2009年马云就开始开发自己的阿里云数据库,不再受甲骨文的约束和控制。更是阻击了不少外国的科技公司,从最开始的淘宝与易贝的大战,再到最近的亚马逊败走中国市场,马云所创立的阿里巴巴都是出了大力的。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领先的云计算巨头。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云几乎占据了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达到45.5%。总收入超过213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云计算巨头。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2018年营收增长率达到92.6%,在五大云计算巨头中排名第一。如果继续保持这种速度,很快就会对微软的地位产生影响。

随着阿里云的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放弃甲骨文的模式,投资阿里云的计算模式。同时,阿里云的成功推动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包括腾讯、百度在内的众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自主研发云计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巨头,曾拒绝聘用中国员工,最终惨淡收场

时至今日已经彻底的退出中国,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被我们国家的科技公司彻底的挤出了中国市场,而这两家公司就是当初要靠着购买甲骨文数据库维系日常工作的阿里巴巴和现在国际上十分出名的华为公司。随着更强大的替代品的出现,甲骨文逐渐失去了在中国的市场,不得不选择退出。

作为全球数据库软件巨头,甲骨文曾垄断了中国市场30年的时间,但最终还是像亚马逊一样“惨淡收场”,赢得了全世界,却输在了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