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樣出門遠途旅行的?

90斤剛剛好呢


古人“遠途旅行”通常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


一、卜上一卦,選擇吉日吉時

古人出門前是要看“黃曆”的,卜卦是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可以追溯到殷代。


二、準備乾糧,帶上盤纏

古代沒有現在這樣的四通八達的交通,在古時候只有到了大的郡縣才有旅館客棧,所以乾糧和盤纏是遠行前必備的。


三、通行憑證,身份文牒

古人出門也是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的,如果沒有“身份文牒”恐怕連縣城大門都進不去,要是被衙役發現,重則會被流放,甚至殺頭。


對於有錢的士官貴族來說,遠途旅行還會帶上家眷奴役,也會有馬車馬隊隨行,這就要因人而異了,但是一般說來,古時候的平頭老百姓,受到郡縣制“戶籍管理”的限制,是很少能出遠門的。


草竹道人


大家好,我是村中有個姑娘叫小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古人是怎麼出行的?

現代人出行非常方便,古人出行非常不易,一方面交通不便,另一方面路費昂貴,充滿風險,所以說一般情況下,能不出行就不出行。

古人出行最值得敬佩的一個人是徐霞客,他走遍了華夏大地的秀麗山川,並且還寫了一本書《水經注》,古代像徐霞客這樣有閒情逸致和專注旅行的人並不多,有些有抱負的年輕人出遊又是一回事了,比如李白,比如司馬遷都曾有壯遊的經歷。

古人出行的方式說一下,一般普通人的形式是徒步,大戶人家都是騎馬坐車,走水路的話就是坐船。

現在我們出遊需要住旅館,自駕遊有加油站,在古代商旅住客棧,官家住驛站,另外一些窮人可以找寺廟道觀借宿,實在找不到的話,就要露宿街頭。

因此出門要帶很多東西,首先要得官方發放的身份證之類的憑證,另外,兵荒馬亂的,還要帶武器,古人往往仗劍去遊,還要帶一個行李箱,裡面的東西很多,行李枕頭被褥乾糧水等等。

正是因為出門高風險,而且很慢,一日行幾十裡就不錯了,再見遙遙無期,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離別,都是充滿悽切的,在送別的時候要設宴踐行,要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回來的時候要要設宴壓驚,接風洗塵。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村中有個姑娘叫小芳


答: 古人出一次遠門,不亞於一次搬家,所有生存必需品都得隨身扛著。吃的方面,要出遠門,必須提前計算好行程,準備足夠多的乾糧。莊子說,去近郊要提前準備三餐,去百里外要連夜舂米,去千里外則要提前三個月備糧,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吃的乾糧是糗,即炒米炒麥等炒制穀物,容易攜帶和保存,是古代最常見的旅行方便食品,如果是成旬累月的長途旅行,方便食品就不夠吃了,需要帶上生米和鍋碗瓢盆。結伴長途跋涉時,背鍋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旅途中能住上門窗齊全、「米麵俱全」無須自帶乾糧的車馬店,就算是幸運的了。古人出門旅行,遇到的最大困難可能就是語言不通。在沒有普通話的時代,離開家鄉數十里,就可能進入一個處處聞鳥語的地區,連問路、吃飯、住店等最基本交流都會遇到挫折。雖然各個朝代有雅音、官話等文人通用發音,但這些發音的地域差異也很大,而普通民眾往往並不熟悉這些發音。因此,古代出門旅行,特別需要一名通曉各地方言的助手。

即使是踏遍千里江山的徐霞客,也極度依賴助手的全程協助。人人都羨慕徐霞客「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卻很少有人關心他歷行二十一省,後勤是怎麼保障的。徐霞客的秘密武器:有忠實助手顧僕,所有髒活苦活危險活,都要靠顧僕支持。徐霞客出門,顧僕背被褥鍋碗瓢盆;徐霞客餓了,顧僕尋柴煮米做飯;前方崖洞艱險,顧僕高舉火炬探路;遭遇強盜打劫,顧僕肉身擋刀。



興義夢想哥


9月27日是世界旅遊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充滿浪漫情懷的中國古人也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在交通不發達,物資不便利的時代,出門旅行的吃住行怎麼解決?出門要帶點啥,才能滿足旅途所需呢?

出遊一定得有伴

古人旅行很少獨自出行,一般都會攜帶僕人,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結伴而行。一來是出門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擔扛;二來路上萬一遇到突發事件,也好有個照應。

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號稱“萬里獨行”,實際上也是有僕人從江陰一直跟到雲南的。而明代文學家王世貞遊太湖時,僱了三艘遊船,竟有兩艘都用來盛載行李和僕從。

旅行攻略必不可少

“描摹各地名勝風景”的遊記類作品興起於魏晉南北朝,自唐代起,記錄“旅遊路線”的作品也開始興起,為了介紹得更詳細,旅行書還出現了配圖版。除了介紹行路路線,還會蒐羅沿途的名勝古蹟,並細心地給出投宿建議、食宿交通的收費標準,以及注意的事項。這些書籍不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誘發了許多人出遊的熱情和決心。

據說,明末文學家王思任就是在讀了張肅的《臺遊草》之後,立刻“投袂而起”,擼起袖子就去收拾行李,坐船攬勝去了。

馬車不是誰都能坐

古人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繞遠道也在所不惜。坐車顛簸、翻山越嶺危險,水路要愜意多了。到了隋唐時代,大運河開通連接南北,明代時租船服務也普遍起來。

說到車,也有很多種,以速度取勝的“包趕程”,多為耐力持久的騾車,即便是千里長途,戴星而行,數日可達。以穩著稱的“太平車”,重大粗陋,以牛牽挽,每天行程不超過30裡。而“馬或馬車”,都是有一定經濟實力人群的選擇。

被褥枕頭隨身攜帶

說到旅行中的住,解決方案五花八門。有人住驛站,有人住客棧,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候,民宿和寺廟道觀也是不錯的選擇。走水路的,或是情趣所致,或是為節省費用,乾脆直接宿歇在船上。

正因為住宿條件良莠不齊,所以被褥、枕頭、蠟燭、洗漱用具通常都會被收納在行李中。

炊具乾糧有備無患

唐代起,酒肆食店遂漸普及,為旅人出遊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即使飲食業再發達,古人出門旅行還是習慣隨身攜帶食物以防萬一。

旅行家徐霞客的包中就常裝有胡餅、筍脯、茶葉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飪美食所需的炊具。

散文家張岱在《遊山小啟》裡詳細寫了旅遊所要準備的東西:準備好小船、坐氈、茶點、杯盞、筷子、香爐、柴火、米飯,每個人都要自帶一個簋、一個壺、兩樣小菜。——當然,這都是基本配置,有些士大夫更講究,一定要帶好酒。

吟詩作畫浪漫風雅


自唐朝起,伴隨著旅行活動的頻繁,人們對旅行質量的要求也日益a提高。不僅要遊,還要遊得雅,遊得巧。

古琴、圍棋、紙墨筆硯,都成了隨身攜帶的遊具,與景緻相互應和,增加旅行。

鏢局、邸店保安全

旅行路上艱險不斷,明朝時出現了為商旅護航的鏢局,價格不菲,惠顧者多為運貨商人。

到達目的地,再隨身攜帶行李也不方便。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了專門儲貨納客的場所,相當於“倉庫”,被稱為“邸店”或“傳舍”。唐代還有專為客人保管錢幣的“櫃坊”。

夜壺也是必備品

古代的客棧沒有專門的廁所,所以夜壺馬桶是旅行必備。他們隨身的行李,不僅有生活用品、床上用品、還有蠟燭、茶葉、棋子、摺疊棋盤和中藥等。


我想去自駕


很高興回答問題。

古人出門遠途旅行方式一般為:一靠花轎、二靠腿、三靠馬車、四靠水(舟)。

古代皇族宮庭人士出行坐轎,按地位權貴一般分四抬八抬。大多住宿於府邸官衙。

古代貧民百姓出行探親訪友,一般只靠步行,多借住於廟宇寺院,或街邊破瓦寒窯。

古代富庶之人或官府之人出行,一般為馬車,多住於客棧。衙役郵差等可騎馬,住驛站,更換馬匹可日行八百。(裡)

文人雅士出行大多乘船,一把搖扇一壺茶,一首佳作走天涯,以文會友,行走江湖。

古代時,因交通不便,除官府,經商,進京趕考之士出行較遠外,貧民百姓不可能有旅行概念,除公孫王子外,遠行人少之又少。真正的旅行家為徐霞客。歷史上如徐霞客遊變祖國大江南北,探險尋奇,考古調研之士,無人能及。可稱為現代旅友之鼻祖,據記載他遠行從不騎馬乘舟,只靠步行,今天談起,仍為我等楷模,令人敬佩。

謝謝!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


清波920


古人如何出門遠行旅遊,給大家介紹講解一下?假期的旅途中,當你看到路邊美景時,可能不自覺地就要冒出一兩句古詩來。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古人是怎麼到這兒寫下這些詩的?他們是怎麼旅遊的呢?

其實中國文字中很早就產生了用以表達旅遊和旅行意思的詞彙了。如《周易·觀卦》中就有“觀國之光”的詞語,也就是後來“觀光”一詞的由來,即旅遊的意思。到南北朝時,著名的梁朝詩人沈約在題為《悲哉行》的詩中寫道:“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這是迄今所知“旅遊” 一詞在中國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現。 到了唐代,隨社會旅遊活動的蓬勃發展,“旅遊”一詞開始被大量運用。如韋應物的“上國旅遊罷,故園生事微”;白居易的“江海漂漂共旅遊,一尊相勸散窮愁”等。它們充分反映了中國旅遊的悠久歷史。

然而,古人可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古代社會重農抑商,人們出行本就受限,加之道路不暢,荊莽叢生,各種“妖怪”出沒,出行時還是擔心小命不保。古代著名旅行指南《山海經·海外北經》中夸父逐日的故事,就是古代徒步旅行艱難的寫照。戰國時蘇秦遊歷求學,“贏滕履躋,負書擔囊,形容枯搞,面目黎黑。”“負書擔囊,觸塵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繭,日百而舍。”可謂飽嘗旅遊艱辛。

徒步旅行難,憑藉交通工具同樣也難。高山流水此時不是醉人的風景,而是巨大的阻礙。李白的《行路難》中“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描寫,旅途艱難就可見一斑了。也因為這樣,中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大都有著自己特定的旅遊方式及風俗,近遊方式相對較多,相當於今天的周邊遊。傳統的旅遊活動有踏青、端午節划龍舟、重陽節登高等,至今仍能看到。盂浩然在《大堤曲》中說:“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便是踏青的真實寫照。

倘若作為古人想要出門遠遊要怎麼辦?古人出遠門,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數年,可不像現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無論你是像孔子徐霞客一樣出門遊學,還是像謝靈運等文人騷客那樣醉情山水,或是像張騫鄭和一樣為了完成政治任務,臨行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中國古代封建禮教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外出旅行和旅遊,須有正當理由,有一定時間、地域或距離限制。即“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古代認為外出旅行或旅遊的正當理由是經商、遊學、遊宦、遊方、鎮戍和遊豫等。《詩經·召南·殷其黴》“殷其盆,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逞。振振君子,歸哉歸哉。”就表達了妻子要求丈夫結束遠遊及早歸家的願望。倘若沒有正當理由,你還是在家好好待著吧。而像李白那樣狂放不羈的也畢竟只是少數。

當你有了正當的出門理由,就要做以下準備工作了。

首先要卜行。古人出遊前,要先行占卜擇日,以示吉凶:吉則行,兇則避。《詩經·衛風·氓》:“卜爾卜籠,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小雅·扶杜》:“期逝不至,而多為恤。卜盆偕止, 會言近止,征夫邇止。”前詩是為女子離家出嫁前的卜行,後詩是為在外的遊子卜歸期。

其次要祖道。所謂祖道,就是行旅之人上路要進行祭祀。反映祖道祭祀的作品很多,如《詩經·大雅·韓奕》:“韓侯出祖”。許多人還專門寫了祖道詩。如晉孫楚《祖道詩》、張華《祖道徵西應詔詩》等。

之後要離筵。親人外出,家人和好友為之設宴餞飲,是送行即將結束時親朋好友在路邊為行人舉行的敬酒道別儀式。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為友人錢飲而作。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也是送別親友的寫照。

做完這些,你就可以安心上路了。(好像哪裡不對)

假如你有一位即將遠遊的朋友,你可能還需要做這些事情。

首先是送行。文學作品中描寫送行的作品數量極多。如《詩經·鄴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表現了送別時的傷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則一洗送別詩文悲涼之態,意境開闊,格調高昂。

其次是折柳。親朋好友與外出遊子道別分手,往往要折柳相贈,以寄託依依之情。折柳有兩種寓意,一是柳樹生命力強, 示意到天涯海角,都能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有“挽留”之意。唐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就直接寫到了折柳:“楊柳多短枝,短枝多別離。贈遠累攀折,柔條安得垂。莫言枝條短,中有長相思。”

之後是贈物贈詩。旅遊中又有贈物道別的習俗。所贈之物,則不外乎錢、扇、衣服或隨身攜帶物品,而增詩這種習俗和傳統在文人騷客中較為常見。古代離別贈詩的作品舉不勝舉,如李白《贈汪倫》,便是送別好基友所做。

做完這些,你就送一位小夥伴上路了。(好像哪裡又不對)

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古人想要出趟遠門,簡直困難重重。所以同志們,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假期,在剩下的幾天裡盡情玩耍吧,儘管哪裡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大米吳雲飛


古人的遠途旅遊在我看來無異於是對他們的一次搬家……吃住行遊購娛是我們現代旅遊的六大要素 可在古代並不是簡單的旅遊那麼簡單!首先不會像我們一樣說走就走 每個朝代每個地方都會設置關卡就連達官貴人可能有時候都需要躲避遮掩,所以普通人的遠途旅行更別說了 所以在古代是有一定安全風險的!在古代也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 常見的有乘車 坐船 騎馬 驢 騾 牛 駱駝這些 住宿條件也是參差不齊 有時候可能找到一些好的客棧 遇到天氣不好可能找個躲雨的寺廟或者小店就站一腳了 吃的話更是說不準的事情 好一些條件可以自帶炊具大米等 沒有條件的可能喝點水吃點幹饅頭餑餑就是一頓 而長途旅行時間不定 古代天氣也是陰晴不定 薄厚衣服防雨斗笠等都是出門必備,而他們的旅遊攻略可能就是山海經了……整理來說古代的長途旅行還是比較難的 一般還是不遠行 逛逛廟會啥的就好了!



喜歡旅遊的90後小夫妻


“吃、住、行、遊、購、娛“是旅遊的六個要素。在現代社會,一般來說,只要你帶上足夠的錢,這些問題都能解決。因為我們現在有發達的旅遊業,有專門的旅遊從業人員為你提供上述的這些服務。但在古代,在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情況下,沒有專門的旅遊機構和人員為你提供服務和保障,出門遠行,那將是非常艱難,也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先不說遊玩,就說解決吃住行,都是很難的。

因為實際上古代很多朝代是不鼓勵開民間旅店的,甚至有時開旅店就是犯法。為什麼?因為旅店是為民間商人服務的,而中國古代的傳統是商人對國家沒價值。

一、在古代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下,作為第三產業的旅遊業沒有生存的土壤。

古代落後的農業,無法養活那麼多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所以在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前,都實行重農抑末(商業)政策。從事商業、服務業(旅館、飯店)都被嚴格限制,政府認為他們不勞動,是不勞而獲的社會寄生蟲,所以他們地位非常低下,不能穿華美衣服,甚至子女不許參加科舉考試等等。例如: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時就推出“廢逆旅令”,把民間旅館作為“等閒之業”而取消。而隋朝則有這樣的規定:“禁遊食,抑工商,民有向街開門者,杜之”。就是禁止老百姓流動,壓制工商業,不許居民開店。所以那個時代,平民百姓被戶籍牢牢控制,根本無法自由流動,老百姓自由移動都是有罪的,不可能有什麼平民之類的旅遊,因為國家禁止它。所以當你在影視劇中看到平頭百姓到處閒逛,那是歷史神劇在騙你。

二、古代都是哪些人出門遠行?

首先是達官貴人,他們是特權階級,他們有權利、有財力,佔用各種社會資源,用一大群人來為他們服務,滿足他們遊山玩水的要求。

其次是讀書人,尤其是參加科舉考試的文人。自從有了科舉,因為讀書人要到府、省、都城參加考試,也可能遊學,尋訪名師,在古代讀書人可以是相對最為自由的一批人,他們自然是遠行的主力。

此外 就是商人或僧尼道士等。商人雖然處處受限制,但也不可能禁絕。宋代開始對商人的限制放鬆,商人出遠門自然多了起來,像清朝的晉商、徽商,把生意都做到了全國。

三、古人出門怎麼解決吃住行?

1.吃和住:官員吃住,有官方驛站,吃住都可以在那裡解決。如果級別高,自然有各地官員迎來送往。吃香的喝辣的,逍遙自在。

讀書人,家境好的那會帶上幾個隨從,攜帶銀兩以及部分給養,吃住在客棧或旅館。唐代開始,從長安和洛陽之間的官道上,就有許多民間旅館。明清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客棧逐步普及,從京城、省城到地方,比如發達的縣城,都有了客棧,吃住基本有保障,但如果運氣不好,身處荒郊野外那也只能找個破廟打地鋪住住了。當然窮書生可能就要吃苦頭了,那就要自備灶具或沿途解決,路過村落小鎮,買食材做飯餬口,或者投靠寺廟道觀,求口飯吃。至於住宿,有錢住腳店,睡大通鋪。無錢只能找民家借宿,甚至住在破廟裡,別人屋簷下。明清時期,政府對進京參加考試的讀書人,有地方政府接引,沿途安排驛站招待,吃住問題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也不是全部。

至於商人,明清時期,一些商幫,往往在各地建立會館,解決吃住問題。一般的小商人、遊商,那就非常悲催了。飢寒交迫,露宿荒野都是可能的事。

2.行:古代的出行方式,不外乎步行,騎馬(驢),做畜力車,坐轎, 坐船等幾種。如果有水路,大家,經濟條件差不多的人,都會坐船,因為成本相對較低。如果只有陸路,除達官貴人、有錢人、富商外,一般人只能步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是一個地主 ,但他幾十年的旅行,大部分時間靠步行。

所以說,古代遠行時是一件費時、費力、費錢、危險的活動,人口流動性低,普通人的活動的範圍一般不超過居住地五十公里以外,絕大多數人從事農耕生產,因此出遠門的人比例是非常小的。


  


行走絲路


雖然知道古人多靠步行和車馬,但我腦中浮現的畫面只有一樣——坐船。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以前乘船遊長江三峽,給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處景點就是白帝城。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東部長江北岸,原來一面靠山三面環水,三峽大壩修建後,成為小島。令白帝城出名的是三國時劉備在此託孤,家喻戶曉。白帝城是觀看瞿塘峽西入口"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來到此地,觀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最令人耳熟能詳的就是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站在白帝城,驚歎於夔門的壯觀,長江三峽的美景與李白的詩句得到完美融合,那一幕令我感懷至今。所以說起古人遠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坐船。


艾謝在土耳其


古人出門,遠途旅遊,有以下三種,第一,跟現代一樣,徒步行走,記得有部電視劇,李白,他就是一邊旅遊,一邊寫詩集的一個詩人,第二,騎馬,像電視劇裡面的,西遊記,電影大唐玄奘裡面的,唐僧,他就是靠騎馬,來代替遠程旅行的,第三,坐馬車,最經典的就是三國裡面的,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坐著馬車,來回奔跑與兩軍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