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誰做主?

有人說,看懂此文,你將擁有一次科學改命的機會,你相信嗎?

常常有學生問:心理諮詢師存在最大的意義是什麼?我常簡單霸氣的回答—“改命”!不瞭解我的會說:你太扯了,你把心理諮詢師當成了“神棍”嗎?其實,還真的不是。瞭解我的都知道,我是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我追尋科學。我在心理諮詢這一行已十七年,學了很多,但從不碰連創始人都講不清的、類似靈的課程。我喜歡科學性、能複製以及有效性被證明的具有靈活性的心理助人療法。

那我為何把心理諮詢看成是在科學的改命呢?請允許我娓娓道來。。。。。

你的人生,誰做主?

我們先從命運講起,很多人認為“命運”是一股我們不可知、不可控、神秘的力量,但在我看來,卻不是。“命運”是你受環境影響,包括原生家庭,在你個人稟賦基礎上形成的固定的認知模式、情緒反應模式、行為模式、以及內在僵化的自我評價系統。簡單而言,“命運”是一套僵化、習慣了的運行程序而已。如果你願意去覺察、去觀看,命運是有跡可循,甚至可以掌控的。

不同的環境,特別是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不一樣的程序。當我們還是“弱勢人群—孩子”時,為了更好的活下去,不得不去尋找,甚至養成一些生存策略。比如:控制性的父母與聽話的、但內心渴求自由的孩子;嚴厲的父母與不表達負面情緒的孩子等等。而這些生存策略,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命運”。那我們如何改變命運呢?是不是要改變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呢?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很大,但這還不是影響我們改命的最大阻礙,最大的阻礙是我們的習慣乃至僵化。生存策略有當時存在的合理性,但我們將其變成了習慣,甚至變成了自動化的刻板與僵化,卻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當然,你可以把它稱之為“命“。雖減少了掙扎的力量,但內心至少有了少許的平靜。

對大多數人來講,改變必須面對未知,而未知是充滿恐懼的。所以有時我們寧可習慣性的經歷痛苦,也不願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經歷不一樣的未來。當然,還有一個挑戰,努力並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至少常常不會立即帶來好的結果。

但哪怕困難重重,依然可以科學的改命,而且有很多勇敢的人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你的人生,誰做主?

在我看來,你想改命,至少需要經歷四個階段,覺知—決定—堅持動—有結果。改命雖需要外力,但又不能單純藉助於外力,如果過多的藉助於外力,那是一種偷懶,一種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改變更多的是高人指點後的自我雕琢,自我完善,從僵化到靈活。

這四個階段,起點是覺知,覺知你的命、以及你對命的態度—內在的自動化語言。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人的存在之屋;是語言在說人,而不是人在說語言。

在我看來,如果把人生看成過去—現在—未來的線性時間,至少有四種命運,而這四種命運的背後,也是一些心理學療法背後的哲學觀。

1、過去決定現在與未來

宿命論,類似古典的精神分析,這也是新手諮詢師的第一道坎。學心理變成了只為證明自己何以這麼殘,而且這證明完美的放過了自己;無辜的好像,即使自己已成年,糟糕的生活都不是自己的錯。

2、過去決定現在,現在決定未來

現實論,類似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我們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的傷痛,而這些也在影響著我們,比如自卑,但我們依然可以用現在的努力,超越以往,塑造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3、現在決定過去與未來

活在當下,類似正念,不單現在的努力可以影響未來,現在對過去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影響過去。回憶,從來不是單純的記憶調取,而是過去記憶與此時我的再結合。所以,有人說,記憶都是虛假的,或是不完整的,而且情緒可以遮蔽記憶。

慢慢的,開始沒有了過去與未來,因為只有現在。如果脫離了過去、未來,去掉了過去的後悔、思想的評價、未來的害怕,活在此刻就變成了最大的療愈。但反面,亦會給享樂主義一些生存的空間。

4、未來決定現在與過去

自我預言,這跟積極心理學,催眠治療有很大的關係。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自我實現預言綜合徵”,什們意思呢?就是你對於未來的期待會變成真正影響你生命的東西。因為當你對未來有不同人生預期時,你會選擇性記憶,你的潛意識都會幫助你活成這樣。在這一刻,過去、現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有意義的事,哪怕在再痛苦的人生,只要希望在,就活得下去。但挑戰的是,有時這種觀念成為了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

這四種生命的線性時間,你可以覺察一下,你認同哪一種?

你的人生,你在走哪一條路?

你的相信,會讓這一條路變成了你的命運,變成了你的真理。

當然,這四種人生,重要的非選擇一種最好的,而是靈活的跨越,因為各有其存在之道。

覺知後就是一種決定,好不好只是你的一種判斷,變不變是你的選擇。但哪怕不變,只是擁有那一份覺知,都對人很有意義。因為這份覺知,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安全感與自主感。

決定改變,常常會讓我們有所行動,當然動起來是重要的,因為人通常在習慣中滅亡,在不習慣中成長。但改變需要的卻不只是動起來,更需要堅持動,任何深層次的改變大多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有人說,堅持不重要,堅持到底才重要。

但可惜,人最大的自豪是反思。在有限的生命中,必然需要選擇有結果的行動。當過多的思慮,也同樣帶來了遲疑。我常說“三思而後行、十思而故障”。我們需要反思,更需要執行力。多思多慮是阻礙我們成功的最大障礙,有時我們的不成功,與能力無關,只是我們思想在“漏氣”而已。

堅持到底,才可以有個如我們所想的結果。

看懂此文,你將會有一次科學改命的機會,可問題是,你有勇氣去改麼?你有人指點麼?你能堅持嗎?

改變需要智慧(高人指點);改變需要勇氣;改變需要堅持(自律)。

最後,送一段短文給大家,祝願大家在未來的生活中,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命運我掌控。

1、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掉了進去,我迷失了,我絕望了,這不是我的錯,但我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2、我走上同一條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假裝沒看見,還是掉了進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掉在同樣的地方,但這不是我的錯,我還是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3、我走上同一條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看見它在那裡,但還是掉了進去。這是一種習慣,我的眼睛張開了,我知道我在哪兒,這是我的錯,我立刻爬了出來。

4、我走上同一條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繞道而行。

5、我走上另一條街。

——索甲仁波切

你的人生,誰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