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最溫暖的一束光——記區紀委監委駐黃河口鎮北新村第一書記侯永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墾利區紀委監委駐黃河口鎮北新村第一書記侯永信同志,化壓力為動力,在“防疫戰”和“發展戰”這兩場大戰中,為戰勝疫情,為實現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目標,用自己的責任之心和仁愛知心,交上了一份讓黨放心、令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不獲全勝決不能輕言成功、掉以輕心。疫情發生以來,侯永信同志會同兩委成員,始終堅持在抗疫第一線,周密安排,以身作則,時刻牢記“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防疫宗旨。他組織率領人員在村口執勤,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檢測,做好過往群眾的解釋工作,嚴防死守,杜絕一切外來隱患;又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傾聽群眾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矛盾,化解難題。他的盡職盡責和任勞任怨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肯定,也收穫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和支持。


防控必須慎終如始,精準有序復工復產也迫在眉睫。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時刻不忘發展經濟,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北新村的西、南、東三面有530餘畝經濟林環繞。在區紀委監委及鎮、村的共同努力下,以50萬元整實現體收購。按照國家“三年增綠”計劃,樹林每年補貼42.7萬餘元,其中需支付土地承包費23萬餘元。北新村每年從國家補貼中節餘19.7萬餘元。到期後樹林保守估值在100萬左右。這片樹林是北新村經濟發展的新契機,實現了北新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破殼發展。


為了管理好這片樹林,他親自帶領村民施肥、修剪樹枝,忙得不亦樂乎,他們用辛勤的勞動開啟了復工復產的序章。侯永信同志說:“這片樹林是北新村的“寶貝”,也是我的“寶貝”,這是實現全村經濟跨越的綠色增長點,也象徵著陰霾過後充滿希望的春天已然降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這種精神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體的、現實的,是無數的中國人用實實在在的努力和全心全意的奉獻鑄就的。無論是抗議防疫,還是發展生產,這都是對黨和人民的考驗。打贏這兩場戰役,需要許許多多像侯永信同志這樣的基層幹部用這種精神,用碧血丹心做一束最溫暖的光,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鑄成祖國最強大的力量。

信息來源墾利政務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