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最想做的11件事

一場疫情,使老師和同學們只能“雲相見”。最近,在武漢,已經幾點櫻花迎早春,相信重回校園的日子近了。老師們都不禁開始想象,疫情結束後最想幹的事情。


1.開車陪爸媽出去走走

和父母在一起關了這麼長時間,我突然讀懂了他們的孤獨,他們需要的不是大房子,而是可以聊家長裡短的朋友;不是各種快遞過來的禮物,而是孩子經常的陪伴;趁著父母還能走動,等疫情過去,開車陪父母走走,沿著溫暖的海岸一路追尋夏天。

2.認真看一看校園

去掉口罩,奔赴校園,認真感受校園的風、花與樹,呼吸新鮮的空氣,奔跑,彷彿自己又是剛剛寫完了博士畢業論文那般。

3.給愛唱戲的大姑買張大劇院的戲票

感謝大姑在隔離期間給我唱了這麼多戲。多年求學、工作在外,疏離了和親戚的聯繫,有時候驀然回首,才發現幼年時曾抱過我、哄過我的親戚已不在人世了。

曾經抱怨七大姑、八大姨過分的關心與問候,現在卻感覺這種關懷很溫暖。等疫情過後,召集親朋好友聚一聚,快快樂樂地補上一個年。

疫情過後,最想做的11件事


4. 見一些好久不聯繫的朋友

宅在家裡的日子,翻看了許多舊照片,發現原來自己曾有這麼多老朋友。

因為求學、工作的變遷,有些朋友逐漸失去了聯繫。就像我們都曾受到生活的催促,不斷往前匆忙趕路,卻不曾靜下心來想想過去的經歷和朋友。

儘管有些朋友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

5. 去看看塵封已久的辦公室

學術是一場孤單的修行。

多少次我曾獨自一人坐於電腦前,備課、看資料、寫論文。窗外不時傳來歌聲、笑聲、讀書聲,而今我只能在樓下看看辦公室的窗戶,校園靜悄悄的,好懷念那些眾聲喧譁的日子。在辦公室裡雖然單調,但畢竟那是平凡生活的本來面目。

6. 扔掉一些不必要的東西

在家這麼多天,才發現人這一生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疫情過後,我想捐掉一些可以用的東西,扔掉一些不能用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精簡起來。

疫情過後,最想做的11件事


7. 和學生一起吃頓飯

因填報項目錯過了寒假前和門下研究生的最後一次聚餐。

他們說:“沒事,沒事,一開學就補上”,誰知這一等竟等了這麼長時間。等到他們回校後,我一定請他們一起吃頓飯,聊聊讀過的書,聊聊學術、人生和這場疫情帶來的成長。

8. 給本科生好好上課

面對鏡頭才發現沒有了學生的現場互動,課堂竟然變的這麼蒼白。疫情過後,如果還有機會,我想把剩下的每一節課認真講好。

9. 坐公交車漫無目的地轉轉

看到新聞,有些城市已經逐漸恢復了常態,工廠復工,店鋪開門,街上又堵車了……突然嚮往起來,原來車水馬龍,才是正常的生活所在。

現在我每天都在看疫情的走勢圖,希望趕緊等到清零的那一天。那時候,我要坐公交車在城裡轉轉,像一場久別重逢,不為什麼,只是漫無目的且心情愉快地看看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

10. 去樓下小攤吃根油條

去樓下小攤吃根油條,喝碗豆漿,和街訪鄰居聊上幾句。

以前我老嫌這幾個攤位吵,現在從窗外望去,一切都很安靜,只有幾個未收的板凳孤獨地站在那裡,讓人莫名感到傷感,我懷念往日吵鬧的時光,懷念瀰漫著喧囂的煙火氣。

疫情過後,我也會端碗豆漿,和鄰居聊天。

11. 走出書齋做田野調查

在家隔離的這些日子,讓我對學術有了更多的體會:學術應該有更強的現實關照。疫情過後,我想紮紮實實做好田野,不再為了職稱、頭銜而趕文章,努力留下一點自己滿意的東西。

現在,我等待著一個消息:全國最後一名患者治癒出院。期待著重回校園,見到可愛的學生們,問問他們在這場疫情中學到了什麼?還想帶他們去趟武漢,這是中國人民戰鬥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