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的電影,它是如何以對白自然推動情節發展的?

香蕉不拿拿15


大家好

其實不單單是伍迪艾倫,比如昆丁塔倫蒂諾的很多作品都是有非常豐富的對白劇情。

這些作品場景可能有時候非常簡單,就是幾個人物在一個地方不停地對話,其實有很多信息都隱藏在裡面,而後面發生的一些情節正好跟對話內容相呼應,這就是對話推動劇情的形式。

這類導演往往有很強的個人風格,因為他們特別會講故事,不需要演員太多的表演就可以提現故事性,而且非常容易抓住觀眾,因為你可能不好好聽他們講什麼後面發生的你就一頭霧水了。

然後外國電影一般都喜歡前面平淡,後面高潮迭起,所以我哦對話推動劇情發展就可以在後面有很大的躍進的感覺,讓觀眾不容易太猜到後面的劇情


darklibra


被譽為“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繼卓別林後最傑出的喜劇天才”伍迪·艾倫,在劇作方面有非常過人的天賦。

伍迪·艾倫最初是以一個編劇的身份進入電影圈的,這個身份讓他導演的電影並不過分沉浸於象徵性鏡頭中,而是更關注於劇作的結構與細節上。

他對於自己的劇作寫作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而最初其當導演的目的也正是由於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劇本拍攝完後自己都無法接受。

因此,他電影風格的形成更多是源於劇作,要理解他的電影,從劇作方面入手是最直接的。

他受卓別林、基頓、伯格曼的影響很大,從《安妮·霍爾》開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誕喜劇風格,開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題,而隨後伍迪·艾倫又對其進行了改變,在一些嚴肅題材的劇本中加入喜劇元素,而在一些喜劇創意中又更加註重揭示人物的內心以及更層次的道德思考。有了這種整合才使其電影的風格更為成熟。

伍迪·艾倫雖然一直都在尋求改變,但都有個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從始至終保留下來的——幽默而帶有諷刺性的對話。伍迪·艾倫本人曾多次提到對話對於其電影的重要性,這也是自己電影的魅力所在之處。

與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倫的對話更具有想象力,並且蘊含著許多幽默的元素,在對話中經常帶有伍迪·艾倫自己對宗教,兩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大多還有個略微神經質的角色,這些話從他口中說出來看上去除了諷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種憂慮,而這樣的人物和對話只有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才能找到。

伍迪·艾倫很擅長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電影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這樣的對話不但與整個電影的故事劇情有所關聯,還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了故事的主題。因此在這一點上伍迪·艾倫與其它導演不同,他能熟練運用對白來代替抒情鏡頭,而他的電影節奏也是由於這類對話而變得更加豐富的。

他往往是把情節的重心、故事的發展、以及戲劇性場景等等對於劇本最重要的元素,統統都利用人物之間的對話來承接以及展現。

伍迪·艾倫並沒有單純只運用於情節和轉換場景上,而是更加細膩的加之於人物對話,充滿了精心設計的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故事場景的轉折點,以上這些構成的對話也就成為了其故事推進主要方式。

伍迪·艾倫的能力就在於,他能夠通過對白把轉折點完整巧妙地展現出來,讓故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微妙的變化,使故事具有一種強有力的延續性。


今啼


美國導演中,最有文學氣質的,恐怕非伍迪.艾倫莫屬。

他那絮絮叨叨自言自語的對白,以人物對話自然推動情節進程的方式,還有影片頭尾常常出現的話外音,都讓人覺得他的電影明明就是視覺化了的都市小說:街頭穿行的人群,那些難以安身的愛與孤寂,對話、笑話、瘋話、痴話。

《曼哈頓》中的紐約在伍迪.艾倫的眼裡無疑是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減去一切雜音的黑白剪影,中央公園裡散步泛舟,西區街頭的小飯館裡觥籌交錯,人生,愛情,音樂,藝術,總是熙熙攘攘。這個他愛了一輩子的城市一直是他電影中永恆的主角,直到2006年《賽點》倫敦取代紐約初登場,伍迪的標誌性絮叨也不見了,風格大變讓人詫異。我帶著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2008年這部《午夜巴塞羅那》,不知道從倫敦再到充滿異域風情的西班牙巴塞羅那,伍迪.艾倫的視覺都市小說該怎麼續寫下去。結果,我也愛上了巴塞羅那。

電影開始,頭腦清醒理性的Vicky(Rebecca Hall)與腦子裡充斥了不切實際夢幻的Cristina(Scarlett Johansson)來到巴塞羅那住進Vicky的親戚家打發夏天。二人在一次畫展上邂逅了當地畫家Juan Antonio(Javier Bardem),Juan直白的邀請二人與他去西班牙最古老的小鎮奧維耶多共度週末。Vicky與Cristina,這兩個對愛情看法完全不同的女孩,一個對Juan不屑而激烈的反對,一個情挑的欣然接受邀請。奧維耶多的古老青石小巷,西班牙熱烈潮溼的夏夜,情深款款的西班牙吉他,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的加泰隆現代主義建築作品…… 精緻的畫面與以橙色為主基調的溫暖攝影讓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的夢幻色彩,難怪伍迪要說這是他“獻給巴塞羅那的情書”。

伍迪本人沒有出現在影片中,甚至連充滿了伍迪風格的旁白都不是他自己的聲音,但這部《午夜巴塞羅那》依然充滿了濃厚的文學色彩,尤其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量的細節。對話與細節是伍迪.艾倫電影的生命,沒有這些精心安排的細節,那些絮絮叨叨羅羅嗦嗦的對話便都沒了著落。在《午夜巴塞羅那》中,Vicky與Cristina出場的走位與結尾走位之對比,暗夜裡Vicky手指上熠熠生輝的大訂婚戒指,Juan的前妻María Elena(Penélope Cruz)身著白裙於綠樹掩映下坐在池塘邊一隻腳輕輕划水的掠影,Vicky的未婚夫Mark(Kevin Dunn)抵達巴塞羅那遇見Vicky的成功親戚二人寒暄“全球企業”…… 這些小細節與幽默的對話有機融合在一起,讓許多本來只有紙面之上才能講明白的情緒一下子鮮活了起來。沒有這些執行上近乎完美的細節,“字裡行間”的韻味就無法被精準的表達出來,電影最後的留白也不可能成功。

二是充滿了特色的旁白。優秀的小說,尤其是劇本,講究的是要通過細節“展現故事”,而非把人物所思所想一股腦倒出來“講故事”;但這個旁白偏偏逆其道而行之,片中Vicky與Cristina的內心活動在相當程度上都是通過旁白來講述的。這樣的旁白之所以不令人厭煩,其成功依然要依託於大量的視覺細節,換句話說,那些細節才是影片要表達的重點,至於人物心中所思所想倒不是影片的關鍵——電影一開始主要人物Vicky與Cristina的性格就已經被合盤托出了——它們剛好作為類似“過渡段”一樣為影片提供片段之間的轉承起合,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需要慢節奏著重筆墨來表達的情節發展,而對人物性格構建這些次重點的部分迅速帶過,增加了影片起伏的節奏感與文學色彩。

再有是影片的哲理性。哲理性可說是伍迪.艾倫影片的一貫特色:愛的意義,生活的目的是他的“都市小說”的永恆主題。在《午夜巴塞羅那》中,一開篇,Cristina所拍攝的12分鐘短片主題便是“愛情的定義”;Juan的詩人父親之所以“憎恨人類”,寫出無比優美的詩篇卻不肯與大眾分享,就是因為“千年之後,我們人類仍然沒有學會如何去愛”;天才María Elena的情緒波動與Cristina悲傷自省缺乏藝術天賦的對比;藝術家Juan關於生命短暫與愛情飄逝的對話…… 從紐約《曼哈頓》到《午夜巴塞羅那》,伍迪一直都在拍攝關於尋找的電影,尋找什麼?也許像片中的Cristina一樣,我們找不到答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小說用文字來敘述哲理,而視聽綜合藝術的電影要表達哲理便離不開對話。伍迪.艾倫最大的特色是他能夠通過充滿幽默感毫不做作的口語對話來“寓教於樂”,既有娛樂性,事後又令人回味無窮。《午夜巴塞羅那》中他本人不出現在熒幕之上,但他的影子藏在每個人物身後,Juan的詩人父親跟兒子讚歎美麗的María Elena的時候是伍迪,Juan邀請Vicky與Cristina去奧維耶多共渡週末的時候是伍迪,María Elena與Juan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的時候也是伍迪。這個無處不在的小老頭兒用他特有的天才與幽默方式把觀眾在他的故事裡繞的團團轉!而跟《賽點》中每個情節都在意料之中相反,《午夜巴塞羅那》的每一個情節發展都出人意料——該前進的時候是停滯,該低谷的時候是高潮,該結束的時候才剛剛開始,而該總結的時候卻是一片空白。

留白,我看來,就是伍迪.艾倫所有電影的最大魔力。他從不告訴觀眾該想什麼,故事的結論該是什麼,相反,他的都市故事似乎從來都沒什麼結論,從來都是意猶未盡,從《曼哈頓》的惆悵到《午夜巴塞羅那》的迷惘,伍迪更在意的是電影所表現的一種過程,在大量的細節與對話之後,缺乏結論的結尾空而不白,正如同生活本身:不去投入的活,不去真誠的愛,哪有什麼結論?!

還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精彩的表演。Scarlett Johansson的青春氣息與Rebecca Hall的內斂氣質相得益彰,但最為精彩的還是兩位女配角——Patricia Clarkson扮演的Vicky之親戚Judy,以及Penélope Cruz 的María Elena。Patricia於2003年因為《四月碎片》中的癌症母親一角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還有同年的《心靈驛站》中受喪子之痛的女畫家,都充分體現了她平靜中充滿爆發力的表演特色,令人過目不忘。這次在《午夜巴塞羅那》中Judy與Vicky坦露心聲一節Patricia的表演動人之極,短短几分鐘,便讓片中其他女演員黯然失色。而Penélope Cruz的美則完全不同於Scarlett Johansson青春活力,充滿了異域風情的神秘與力量感。如果說她在阿莫多瓦的《迴歸》中所體現出的是一種沉靜的力量感,那麼伍迪.艾倫所表現的便是她西班牙式狂熱外露的力量感。天才畫家María Elena被Penélope刻畫得勾魂攝魄,直叫人慾罷不能。

夾在兩大美女之間的Javier Bardem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在戲中同時擁有Scarlett Johansson與Penélope Cruz這兩位人間尤物。去年他梳了個“全世界最醜髮型”,一路“殺”進奧斯卡輕易摘走最佳男配角,今年哪怕不提名,僅在《午夜巴塞羅那》中甘享這齊人豔福,就夠人大大羨慕了。

伍迪.艾倫的這篇充滿了文學色彩的“獻給巴塞羅那的情書”,直讓人讀得如痴如醉。


大牛君影視


與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倫的對話更具有想象力,並且蘊含著許多幽默的元素,在對話中經常帶有伍迪·艾倫自己對宗教,兩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大多還有個略微神經質的角色,這些話從他口中說出來看上去除了諷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種憂慮,而這樣的人物和對話只有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才能找到。

除此之外,聲東擊西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是伍迪·艾倫電影中區別於其他電影的特色所在。

大多數電影所要求的都是簡短的對話敘事,以及用畫面、人物動作、蒙太奇手法來代替口頭的表達,但伍迪·艾倫的電影表現手法顯然是區別於這之外的。

他往往是把情節的重心、故事的發展、以及戲劇性場景等等對於劇本最重要的元素,統統都利用人物之間的對話來承接以及展現。

很多時候,伍迪·艾倫電影裡的人物在想提及一件事的時候,口上說的卻是另一件事,但其中卻又暗示出了自己想說的話。這樣的對話看似囉嗦,不夠直接,但卻能更深層次的展現了人物內心,並且為後面的笑料做了鋪墊。伍迪·艾倫的能力就在於,他能夠通過對白把轉折點完整巧妙地展現出來,讓故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微妙的變化,使故事具有一種強有力的延續性。插科打諢的對話在伍迪·艾倫的劇本里恰巧就起到這種作用,他利用對話把米基的個性描繪得栩栩如生,這就是細節;同時這樣的對話對整個場景的戲劇性都是一個補充。


萍水盪漾


自1965年涉足影壇以來,伍迪·艾倫就常以編劇,導演,演員三種身份參與到自己的電影創作中。

他受卓別林、基頓、伯格曼的影響很大,從《安妮·霍爾》開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誕喜劇風格,開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題,而隨後伍迪·艾倫又對其進行了改變,在一些嚴肅題材的劇本中加入喜劇元素,而在一些喜劇創意中又更加註重揭示人物的內心以及更層次的道德思考。有了這種整合才使其電影的風格更為成熟。

伍迪·艾倫雖然一直都在尋求改變,但都有個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從始至終保留下來的——幽默而帶有諷刺性的對話。伍迪·艾倫本人曾多次提到對話對於其電影的重要性,這也是自己電影的魅力所在之處。

與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倫的對話更具有想象力,並且蘊含著許多幽默的元素,在對話中經常帶有伍迪·艾倫自己對宗教,兩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大多還有個略微神經質的角色,這些話從他口中說出來看上去除了諷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種憂慮,而這樣的人物和對話只有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才能找到。

以《安妮·霍爾》為例,影片開頭就是麥克斯對著攝像機的一長段自我獨白:

“有一個笑話,兩個在山區避難的老女人,一個說這地方的食物真難吃,另一個說我知道可惜份量真是太少,這就是我人生的寫照……我是個理性的幸福人,我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搬到了布魯克林。”

伍迪·艾倫很擅長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電影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這樣的對話不但與整個電影的故事劇情有所關聯,還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了故事的主題。因此在這一點上伍迪·艾倫與其它導演不同,他能熟練運用對白來代替抒情鏡頭,而他的電影節奏也是由於這類對話而變得更加豐富的。

除此之外,聲東擊西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是伍迪·艾倫電影中區別於其他電影的特色所在。

大多數電影所要求的都是簡短的對話敘事,以及用畫面、人物動作、蒙太奇手法來代替口頭的表達,但伍迪·艾倫的電影表現手法顯然是區別於這之外的。

他往往是把情節的重心、故事的發展、以及戲劇性場景等等對於劇本最重要的元素,統統都利用人物之間的對話來承接以及展現。

很多時候,伍迪·艾倫電影裡的人物在想提及一件事的時候,口上說的卻是另一件事,但其中卻又暗示出了自己想說的話。這樣的對話看似囉嗦,不夠直接,但卻能更深層次的展現了人物內心,並且為後面的笑料做了鋪墊。

例如在《賽末點》中,電影的四個主角坐在餐廳點餐前第一次聊天,從工作談到生活然後又回到工作上,並引出了主角威爾頓對於運氣的理解,長達五分鐘的聊天內容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出奇,從主角們的個性到威爾斯與其愛人哥哥女友的微妙感情都完美的展現出來,而這一切並非直截了當,主角威爾斯的言辭中更多的是旁敲側擊,這正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整個場景都體現出了伍迪·艾倫對人性的觀察,聰明人總是不會把自己的真正意圖完整表現出來的。

這樣獨特的對話場景顯然是伍迪·艾倫刻意為之,相比於其他導演,伍迪·艾倫對話中更強調的是生活。

而對於喜劇氣氛的營造,這樣的對話也是相當管用的,觀眾在已經知道主角想要表達什麼的時候,卻看見主角儘量通過對話掩飾自己的本來面目,轉而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樣的笑料既有趣又不會讓人感覺荒謬。

“聲東擊西”正是伍迪·艾倫在自己的電影利用人物內心以及人物之間關係而產生出的最重要的對白寫作技巧之一。

獨特的故事推進方式——對白中的轉折點

在羅伯特·麥基的《故事》中,對喜劇問題是這樣描述的:

“正劇作家執迷於內心生活,人類心中的激情,罪孽,瘋狂和夢想,但喜劇作家不會,他專注於社會生活——社會中的愚蠢,傲慢和殘忍,以及喜劇噱頭應該根據喜劇結構的需要自然而來,為此我們必須將精力集中於轉折點。”

伍迪·艾倫很多時候並沒有單純只是寫出一個讓人發笑的喜劇出來,在《安妮霍爾》《賽末點》這樣的作品中,雖然不乏幽默的元素,但卻通過故事和對話展現了更深沉的話題,喜劇元素反而不太強烈,恰到好處的運用讓觀眾看起來更加有意思。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現出了伍迪·艾倫對於劇本的掌控能力。

但羅伯特·麥基所強調的轉折點,伍迪·艾倫並沒有單純只運用於情節和轉換場景上,而是更加細膩的加之於人物對話,充滿了精心設計的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故事場景的轉折點,以上這些構成的對話也就成為了其故事推進主要方式。

根據《故事》一書對轉折點做個簡單解釋:一個場景即是一個縮微故事——在一個統一或連續時空中通過沖突而表現出來的、改變人物生活中負載著價值的情境的一個動作。轉折點的效果是四重的:驚奇,增強好奇心,見識和新方向。

伍迪·艾倫的能力就在於,他能夠通過對白把轉折點完整巧妙地展現出來,讓故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微妙的變化,使故事具有一種強有力的延續性。



剪輯狗ez


伍迪·艾倫電影的對話風格

自1965年涉足影壇以來,伍迪·艾倫就常以編劇,導演,演員三種身份參與到自己的電影創作中。

他受卓別林、基頓、伯格曼的影響很大,從《安妮·霍爾》開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誕喜劇風格,開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題,而隨後伍迪·艾倫又對其進行了改變,在一些嚴肅題材的劇本中加入喜劇元素,而在一些喜劇創意中又更加註重揭示人物的內心以及更層次的道德思考。有了這種整合才使其電影的風格更為成熟。

伍迪·艾倫雖然一直都在尋求改變,但都有個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從始至終保留下來的——幽默而帶有諷刺性的對話。伍迪·艾倫本人曾多次提到對話對於其電影的重要性,這也是自己電影的魅力所在之處。

與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倫的對話更具有想象力,並且蘊含著許多幽默的元素,在對話中經常帶有伍迪·艾倫自己對宗教,兩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大多還有個略微神經質的角色,這些話從他口中說出來看上去除了諷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種憂慮,而這樣的人物和對話只有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才能找到。

以《安妮·霍爾》為例,影片開頭就是麥克斯對著攝像機的一長段自我獨白:

“有一個笑話,兩個在山區避難的老女人,一個說這地方的食物真難吃,另一個說我知道可惜份量真是太少,這就是我人生的寫照……我是個理性的幸福人,我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搬到了布魯克林。”

伍迪·艾倫很擅長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電影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這樣的對話不但與整個電影的故事劇情有所關聯,還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了故事的主題。因此在這一點上伍迪·艾倫與其它導演不同,他能熟練運用對白來代替抒情鏡頭,而他的電影節奏也是由於這類對話而變得更加豐富的。

除此之外,聲東擊西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是伍迪·艾倫電影中區別於其他電影的特色所在。

大多數電影所要求的都是簡短的對話敘事,以及用畫面、人物動作、蒙太奇手法來代替口頭的表達,但伍迪·艾倫的電影表現手法顯然是區別於這之外的。

他往往是把情節的重心、故事的發展、以及戲劇性場景等等對於劇本最重要的元素,統統都利用人物之間的對話來承接以及展現。

很多時候,伍迪·艾倫電影裡的人物在想提及一件事的時候,口上說的卻是另一件事,但其中卻又暗示出了自己想說的話。這樣的對話看似囉嗦,不夠直接,但卻能更深層次的展現了人物內心,並且為後面的笑料做了鋪墊。

例如在《賽末點》中,電影的四個主角坐在餐廳點餐前第一次聊天,從工作談到生活然後又回到工作上,並引出了主角威爾頓對於運氣的理解,長達五分鐘的聊天內容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出奇,從主角們的個性到威爾斯與其愛人哥哥女友的微妙感情都完美的展現出來,而這一切並非直截了當,主角威爾斯的言辭中更多的是旁敲側擊,這正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整個場景都體現出了伍迪·艾倫對人性的觀察,聰明人總是不會把自己的真正意圖完整表現出來的。

這樣獨特的對話場景顯然是伍迪·艾倫刻意為之,相比於其他導演,伍迪·艾倫對話中更強調的是生活。

而對於喜劇氣氛的營造,這樣的對話也是相當管用的,觀眾在已經知道主角想要表達什麼的時候,卻看見主角儘量通過對話掩飾自己的本來面目,轉而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樣的笑料既有趣又不會讓人感覺荒謬。

“聲東擊西”正是伍迪·艾倫在自己的電影利用人物內心以及人物之間關係而產生出的最重要的對白寫作技巧之一。

獨特的故事推進方式——對白中的轉折點

在羅伯特·麥基的《故事》中,對喜劇問題是這樣描述的:

“正劇作家執迷於內心生活,人類心中的激情,罪孽,瘋狂和夢想,但喜劇作家不會,他專注於社會生活——社會中的愚蠢,傲慢和殘忍,以及喜劇噱頭應該根據喜劇結構的需要自然而來,為此我們必須將精力集中於轉折點。”

伍迪·艾倫很多時候並沒有單純只是寫出一個讓人發笑的喜劇出來,在《安妮霍爾》《賽末點》這樣的作品中,雖然不乏幽默的元素,但卻通過故事和對話展現了更深沉的話題,喜劇元素反而不太強烈,恰到好處的運用讓觀眾看起來更加有意思。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現出了伍迪·艾倫對於劇本的掌控能力。

但羅伯特·麥基所強調的轉折點,伍迪·艾倫並沒有單純只運用於情節和轉換場景上,而是更加細膩的加之於人物對話,充滿了精心設計的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故事場景的轉折點,以上這些構成的對話也就成為了其故事推進主要方式。

根據《故事》一書對轉折點做個簡單解釋:一個場景即是一個縮微故事——在一個統一或連續時空中通過沖突而表現出來的、改變人物生活中負載著價值的情境的一個動作。轉折點的效果是四重的:驚奇,增強好奇心,見識和新方向。

伍迪·艾倫的能力就在於,他能夠通過對白把轉折點完整巧妙地展現出來,讓故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微妙的變化,使故事具有一種強有力的延續性。

例如《漢娜姐妹》當中的一段對白:

(以下是對白節選)

內景 漢娜的餐廳 晚間 (節選)

切入漢娜套房中通向洗手間的短短通道。前景中有一盞落地燈。後景中,艾略特走進洗手間,環顧室內。傳來輕柔的鋼琴聲。

艾略特(尋找著):一定是在這兒什麼地方。

麗(畫外):哦,你知道,我—我喜歡你借給我的那本書。《復活節遊行》,對吧?你說得對。它對我有一種特殊的意義。

艾略特:弗雷德裡克怎麼樣?他沒有來呀。

艾略特走進臥室,麗在畫外繼續說著。攝影機離開艾略特移過房間掠過掛著鑲框畫的一面牆,一張有擋板的床,床頭櫃和檯燈。她正在拉上窗簾的窗子旁翻看一本書。

麗(從畫外到畫內):啊,你瞭解弗雷德裡克。他又鬧他的什麼情緒了。其實這個星期不錯。他,呃,賣掉了他的一幅畫。

艾略特(畫外):啊太棒了。

麗:是啊,太棒了,那是他一幅比較好的素描,一幅非常美的裸體畫。其實,畫的就是我。(笑)要知道,這是挺怪的,一想到自己一絲不掛地陳設在一個陌生人的客廳裡,真是挺奇怪的。(麗把手中的書放在書桌上,又拿起另一本。她看著畫外的艾略特)嗯,反正也認不出是我,雖說……(停頓)你的臉全紅了,艾略特。

她挺納悶。鏡頭移向滿臉通紅的艾略特,跟拍他穿過房間。

艾略特(跼促地笑笑):真的嗎?那麼,還有什麼?你,你怎麼樣?

麗(畫外):噢,我不知道。我的失業金快用完了。嗯,我本來想用最後一點儲蓄在哥倫比亞大學上幾門課的。

艾略特掀開牆上掛的帷幕,現出一臺立體聲唱機和幾張唱片。艾略特(看看畫外的麗):想上什麼課呢……?

麗(畫外):我也說不準。

艾略特從唱機架子裡面摸出一瓶抗組織胺。鏡頭移向麗,她捧著一本書坐在床上。

麗:也許是社會學或者心理學。我總覺得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

艾略特(走到麗跟前,坐在腳凳上,手抓著抗組織胺藥瓶比劃著):碰巧,我,我常遇上要進行室內裝修的客戶。也許有人會—會有興趣買幾幅畫。我能,我能給你打電話嗎?(不自在地咯咯笑著)

麗:當然可以。(接過艾略特手裡的藥瓶)你知道,呃,要能賣出畫去,弗雷德裡克可真是領情啊。(她咯咯地笑起來,艾略特也笑)

(對白節選結束)

這一段對白中,從麗告訴艾略特自己喜歡《復活節的遊行》開始,到艾略特聽到麗描繪弗雷德裡克的畫而臉紅,由此轉換到工作話題,再由艾略特主動提出幫其賣畫以解決其經濟問題。這裡必須提到的是其中還包含著艾略特自己的目的,可以親眼看看畫中所描繪的麗的身體。

其中人物動作並不佔有主要地位,表現故事並使劇本為之推進的就是那些充滿幽默的對話。而這樣通過對話來交代和揭示整個故事的方式是伍迪·艾倫所獨有的,也是其電影的魅力所在,讓整個故事在人物對白中有了延續。

如果仔細分析連續的幾個場景,會發現之前對白中的內容在之後對白中又有了很好的延續和推進,所提到的故事的轉折點正是在這些人物對話中不知不覺地展現出來的。

插科打諢的對白

在劇本創作中,非常講究場景的戲劇性、和細節描寫。

插科打諢的對話在伍迪·艾倫的劇本里恰巧就起到這種作用,他利用對話把米基的個性描繪得栩栩如生,這就是細節;同時這樣的對話對整個場景的戲劇性都是一個補充。

比如《漢娜姐妹》中的米基和艾貝爾醫生的對白:

艾貝爾醫生:你有時候一陣陣發暈。(嘆氣)有沒有耳鳴和嗡嗡聲?呃,你注意到這類情況沒有?

米基:有的,你,你既然提到了,呃,我—我—我耳朵嗡嗡響,還耳鳴。又嚶嚶響又嗡嗡響。哦,我是要聾了還是怎麼的?

艾貝爾醫生(繼續填寫病歷):只是一隻耳朵響嗎?

米基(剔手指):是的,那麼,那麼,是不是兩隻耳朵響更健康呢?

正是由於這兩種加之於對白中的獨特元素,因而誕生出伍迪·艾倫式的特殊形式的喜劇電影。這也是伍迪·艾倫自己所堅持的個人化創作。

附:影史最有趣的101部劇本——美國編劇家協會

(伍迪·艾倫有7部作品,是上榜最多的劇作家)


小努娛樂


伍迪艾倫很有語言天分,年輕時候就給報社和電視臺寫過很多金句和搞笑情節,這是他的風格,伍迪艾倫的電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傑作,即便不是如此,他的電影也是充滿誠意的。伍迪艾倫與別的導演的影片最大的不同在於他的影片劇本多數是自己寫的,很多別的導演或者會從別人手中現成拿來一個故事或者自己瞎編一個故事,伍迪就不同,他的電影的風格、內容變化就是他的一部精神自傳,很多時候伍迪並不能夠在一部電影裡面就給出解決問題的答案,答案往往在後來的電影才能體現,這是因為他也跟我們一樣在思考,就像安妮霍爾一樣。在安妮霍爾裡面,伍迪提出了一個重大的命題:如果說我們的世界是由慾望主導的,那麼我們是否還值得活下去?伍迪前期電影受叔本華和弗洛伊德影響特別重,所以它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是比較消極的——這並不是故作憂傷,很多先鋒派的導演喜歡故作憂傷,這不是伍迪的做法,真正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找不到解決辦法。所以從安妮霍爾的無可挽回的悲劇到《我心深處》裡面的極度壓抑,伍迪這段時期思想流離失所、無所去處。我們知道伍迪是一個猶太知識分子,而且是二戰之後的猶太知識分子。猶太知識分子大部分都是信仰上帝的,他們的信仰不是我們普通的信仰、迷信,他們的信仰大部分都具有一種很高的學理水平,但都含有一個共同點:猶太人在等待彌賽亞的降臨,彌賽亞將拯救世界和猶太人,使他們免於顛沛流離。從這一點看就不難理解伍迪之所以徘徊的緣故。伍迪理所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信仰,但奧斯維辛集中營對猶太人的屠殺深深地影響了他(同樣的還有耶路撒冷的歷史),讓他產生了懷疑,即彌賽亞也許永遠的不會降臨,所有的信仰只不過是自我麻醉。“奧斯維辛之後不再有祈禱”被伍迪巧妙地轉化為一個虛無主義表述:既然沒有所謂的正義的生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那麼我們不如及時行樂吧——但是,萬一如此的生活還是苦大於樂呢?那麼,就連“寫作業也沒什麼意義了”(安妮霍爾)。伍迪後來的一些電影都是他的思想實驗,他通過塑造故事來叩問是否有一種高於一切的東西能夠支撐起我們的生存?後來他找到了,這也成為了他前期與後期電影的分界線——《曼哈頓》。伍迪通過曼哈頓發現,一個人僅僅為了生存下去就還得需要信仰。這是二戰後猶太知識分子的典型路線:從反信仰迴歸信仰,但不是回到原地,而是更高層次的信仰。曼哈頓裡面有幾個關鍵詞,一是伍迪提到約伯的故事(關於約伯問主可以看看聖經);二是提到了莫扎特,莫扎特是一個關鍵的意象,懂得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莫扎特意味著什麼,因為愛莫扎特就意味著愛上帝;三是提到了馬克思,原話是“為什麼人生值得活著?——首先,毫無疑問,為了馬克思”。伍迪前期當然提到馬克思,但他時還不太瞭解馬克思的哲學,他對馬克思的印象停留在希特勒與斯大林形象上,後來他才瞭解馬克思哲學的秘密——馬克思也是一個猶太人,馬克思主義事實上是一種精緻的神學。這在他後來的電影裡面經過反覆的發展,雜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普世價值,達到了不露斧鑿痕跡的程度。事實上這並不是一種新的東西,本雅明(也是猶太人)有過相同的想法,即將馬克思與猶太教核心結合起來,創造一種超越種族、信仰界限的普世價值觀,但伍迪艾倫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用電影的方法很好的表現了出來,不像一些流俗的電影那樣,那些電影通過主人翁說兩句似是而非的話(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啦、柏拉圖曾說過啦),充滿空洞的說教意味,伍迪通過故事讓人體會到那些他沒有明白說出來的道理,這是一種很高的技巧,作家的技巧。伍迪有一種作家的性格,敏感、膽怯、渴望真理、自我懷疑,這也決定了他的電影多數是以一種內心拷問、自責的方式呈現出來的。現在伍迪的電影在嘗試另一種東西,即將生活美學化,這與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海德格爾的哲學是遙相呼應的,詳細可以看看他的幾部歐洲電影,巴黎、羅馬,都旨在讓人迴歸一種本真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說伍迪的電影已經走向死路,這事實上是對伍迪很大的一種誤解,因為伍迪聊得問題不是隨隨便便的問題,而是永恆的問題,是亙古常新的問題。同樣的誤解出現在話嘮上面,就像我們平常不會覺得老師在課堂上講一個鐘頭是話癆一樣(除非我們不理解),伍迪的臺詞從手寫、到拍攝、到製成電影,經過層層思考,每句話都有針對性、輔助性的作用,都朝著它想要達到的目標。所以如何評價伍迪艾倫的電影?這並不僅僅是考量伍迪作品本身的問題,還涉及到我們自身對我們自身境況的理解,畢竟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導演,還同時是一個宣揚信仰的傳教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