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知識:自我價值理論

一、知識解析

自我價值理論這部分知識一般會在教師資格考試以及教師招聘考試中通過客觀題即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屬於考試中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

科溫頓的自我價值理論的基本假設是當自己的自我價值受到威脅時,人類將竭力維護。這一理論認為人類將自我接受作為最優先的追求。這種保護和防禦以建立一個正面自我形象的傾向就是自我價值的動機。

自我價值理論將學生分為四類:高驅低避型、低驅高避型、高驅高避型、低驅低避型。

高驅低避型:這類人擁有無窮的好奇心,對學習有極高的自我捲入水平。他們通過不斷的刻苦努力發展自我。他們自信、機智。又稱為“成功定向者”,或者“掌握定向者”。例如:①網上流行語學習使我快樂說的就是這類人,我們經常提到的學霸;②科學家探索真理。

低驅高避型:這類學生又被稱為“逃避失敗者”,對於這類學生,逃避失敗要重要於對成功的期望。他們對學校和生活感到持續的厭煩和無聊,大部分時間裡表現的無精打采,懶洋洋的。但是他們不一定存在學習問題,他們的成績可以是很好的。他們可能會用短時間裡的“猛攻”來換取更多時間的悠閒。例如:臨時抱佛腳的人。

高驅高避型:這類學生同時受到成功的誘惑和失敗的恐懼。這類人被稱作“過度努力者”。他們對任務既追求又排斥的衝突情緒,但焦慮引起並加強了他們對學習的注意,所以他們會想辦法取得成功來避免失敗。為了成功同時又要掩飾自己的努力,他們中就出現了一種“隱諱努力”的現象。他們在同學中儘量表現的貪玩、不在乎考試,但私下卻會偷偷的努力。例如:上課睡覺晚上在被窩裡面悄悄用手電筒進行學習,人們常說的學婊。

低驅低避型:這種類型的人又被稱為“失敗接受者”。他們沒有對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沒有對羞恥感的恐懼。他們內心很少有衝突,同時學習的機會和時間也非常有限。他們放棄了通過能力的獲得來保持其身份地位的努力。這些學生在面臨學業挑戰時表現出退縮,至少是被動的反應。例如:人們經常說到的得過且過的學渣。

【考題再現】

1.【多選題】自我價值理論關注人們如何評估自身價值,其基本假設是當個體的自我價值受到威脅時,個體將會竭力維護。對在校學生而言,其自我價值常來源於他們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所以科溫頓將學生學習動機劃分為( )。

A.高驅低避型 B.低驅高避

C.高驅高避型 D.低驅低避型

1.【答案】ABCD。解析:科溫頓將學生分為高驅低避型、低驅高避型、高驅高避型、低驅低避型,結合題幹選項均符合,故全選ABCD。

心理學知識:自我價值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