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首次出现了“三降”——受理信访举报、检举控告、初次举报量同比分别下降了7.5%、16.8%和9.2%。

“三降”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的明显成效。这一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奋力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践行“两个维护”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及时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已成为市纪委常委会的工作常态。这一年,市纪委监委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带头践行“两个维护”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发挥市纪委常委会领学促学作用,及时组织跟进对中央重要讲话精神的集中学习24次,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6次,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聚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打赢“三大攻坚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政治监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担当不作为、失职失责等问题。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共问责处理22家单位和235人。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共为576名拟任用干部、1395名评先评优对象出具廉政意见,建议暂缓或取消任用23人,取消评先评优资格40个。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围绕为基层松绑减负,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过频、目标责任状和一票否决事项设置过多、过度留痕等问题,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9起,查处16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2人;清理“目标责任状、一票否决”事项51项;查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线索26个,处理67人,通报12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使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为群众办实事。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过去的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了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

着力纠“四风”。紧盯关键节点重点环节,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既扭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老问题、又聚焦“四风”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新表现,探索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比对分析,上紧执纪发条,织密监督网络,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全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0起,处理20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7人,对24起43人次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

利刃斩“黑手”。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小微腐败”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7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重拳打“黑伞”。把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同拍“蝇”结合起来,领导包案、部门联动、逐案筛查、案件复核,推动“打伞破网”与扫黑除恶同频共振。全市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党员干部164人,处分99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对充当‘刘氏兄弟’涉黑组织‘保护伞’以及履职不力、工作失职失责的94名党员干部进行严肃查处和问责”受到中央纪委的充分肯定,专门派出采访组开展监督执纪成果报道。 一个个长期侵害群众利益的“村霸”“砂霸”“肉霸”“菜霸”被打掉后,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实干暖民心。聚焦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12个具体问题,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查处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农村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领域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共查处问题118个,处理180人。一个个问题被严肃查处的背后,是“问题”干部的敬畏戒惧,是当事人的喜笑颜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保障。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以案促改、标本兼治的重要作用,一体推进“三不”,既重拳出击、正风肃纪让人不敢腐,又完善制度、健全法治让人不能腐,还加强教育、固本培元让人不想腐,努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综合效果。

坚持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着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896件,结案867件,处分870人,移送司法机关63人。市纪委监委直接查处了市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市综治办原主任王琦,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原局长邵杰伟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对省监委指定管辖的皖南医学院原督导员张光平、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副院长曹友德、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原行长陈缙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审查调查。

在强化不敢腐震慑的同时,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认真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督促案发单位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把治标成果转化为治本成效。在市广播电视台开设反腐倡廉融媒体品牌栏目《廉洁珠城》,弘扬清风正气,涵养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拍摄《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背离初心使命,他们成为反面典型》等警示教育片……一系列靶向施治的精准措施,让警示教育振聋发聩,让党员干部思想深受洗礼。

不止于以案促改,市纪委监委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出台《为受到诬告陷害错告误告干部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试行)》,及时、有力地还受诬干部以清白,持续释放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正向激励效应。加强对受处理人员的暖心回访教育,鼓励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工作。

过去一年的实践表明,找准结合点,心中时刻装着发展这个大局,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就会在大局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年来,着眼于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市纪委监委以改革为先导,向创新要动力,不断激发纪检监察工作活力。

坚持不懈探索强化监督职能。把准职能定位,创新方式方法,把监督挺在前面,多渠道掌握干部遵章守纪情况,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加强问题线索研判,加大谈话函询力度,不断强化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的日常监督,不断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能,切实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655件,谈话函询350件。

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准确妥善运用每一种形态,严厉惩治极少数,教育管住大多数。全年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640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占比达65.6%,第四种形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调查占5.9%,起到了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的效果。

巡察“利剑”更显锋芒。“党组织领导弱化”、“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重业务轻党建”等反馈意见,是我市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认真对被巡察单位开展“政治体检”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市委紧扣“两个维护”,组织开展三轮常规巡察,发现问题2437个,移交问题线索258个,全覆盖完成率达81.3%。坚持全市巡察一体部署推进,探索“常规+X”巡察模式,推广提级巡察、交叉巡察,开展扶贫专项巡察,稳步推进巡察全覆盖。创新巡察整改督查方式,对58家单位党组织巡察整改情况进行“隔轮督查”,向52家单位党组织下发整改任务交办督办单。加强巡察问题底稿管理,建立巡察情况通报机制,规范巡察发现问题处置,促进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贯通衔接。

坚持防逃追逃追赃一体推进,综合运用境外追诉、劝返等多种手段,扎实推进个案攻坚。成功追回外逃5年4个月、涉嫌行贿犯罪的淮北阳光工矿机车制造公司原总经理刘怀东;外逃2个多月的市民政局原局长凌建东主动回国投案;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党总支原书记、原院长杨军主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监察体制改革形成的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监察职能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并向村(社区)延伸,法定监督对象全部纳入监察范围,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调整优化市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力量进一步向监督首责聚焦,监督的步伐越行越稳。整体提升派驻机构工作水平,更好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一年来,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532件、立案194件、结案185件、处分187人,同比分别增长16.4%、12.1%、7.6%和18.4%,监督的“探头”越擦越亮。

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的同时,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机制也得到不断完善。市纪委监委优化内设机构运行机制,规范立案程序,完善线索管理,遵循证据标准和程序要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严守执纪铁军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标准,持续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使“打铁的人”成为“铁打的人”。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通过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先进性得到提升;开展定岗定责定目标和双向选择,建立人事岗责匹配机制,建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协作组制度,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纯洁性得到维护;突出抓好全员培训和全员测试,全年培训纪检监察干部2906人次,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时代性得到增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继续书写忠诚、干净与担当,为开创美好蚌埠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