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的成績全國聞名,但背後是幼兒園到高中更加殘酷的競爭和對家庭的綁架,你怎麼看?

積極教育園


高考:一個承重的話題。在階層固的當下,高考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讓底層農家子弟翻身而又相對公平的一次機會,很多農家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也通過大學的知識儲備讓自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說到湖南的高考成績或錄取線,在全國I卷裡基本是最高的,從這也不難看出湖南基礎教育確實很強。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高考考出好的成績,肯定就得從小抓起,幼小初高四個學習階段必須付出加倍努力,自然的各種補習班競賽已是家常便飯,更別說什麼早晚自習了,當然除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外,家長的經濟和精力付出也是巨大的,但是我並不覺得這是一種對家庭的綁架,首先一點這是每個家庭自願或者說樂見的,因為知識改變命運,幾乎是每個普通家庭的共識。不付出怎可能有收穫,畢竟多數人沒有 “所謂的高起點,所以只能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為自己的下一代贏得更高的起點”。 湖南教育強的原因,我在這梳理了幾點:1.得益於湖南自古重視教育的傳統,家戶戶都有以能'高中‘’為榮的思想。在湖南,每個家庭基本有一個共識,即使家庭經濟條件再差,只要子女學習成績好,哪怕是炸鍋賣鐵都會供子女上學。2.湖南山多人多地少,又沒有區位優勢,經濟相對落後這樣基本面,也促使了更多的學子,通過高考走出去,為自己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3.湖南的教育資源也相對豐富,多所985 與211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