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個是彈眼落睛:“社區攻堅小組”開啟“抗疫衛士”看臉時代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韓鴻偉 趙健 記者 江躍中)“小沈,這臺門崗人臉識別測溫監控系統不光能精確識別戴口罩者的人臉,還能在長距離下測出居民的體溫,而且檢測精度蠻準,真個是彈眼落睛了。”普陀區石泉路街道品尊國際居民區老黨員郭老師,日前在社區剛亮相的這臺測溫儀通過體溫檢測後,高興地拽住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沈馗的手稱讚道。沈馗表示,“這要給‘社區攻堅小組’記上一功!”

真個是彈眼落睛:“社區攻堅小組”開啟“抗疫衛士”看臉時代

圖說:“社區攻堅小組”研討門崗人臉識別測溫監控系統。石泉路街道供圖

群策群力研究設計

社區門崗是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部位,能否針對每位進出的居民,快速、準確地監測體溫,在現階段疫情防控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現在多數小區門崗使用的手持測溫槍測量有些誤差,工作效率也不高,且存在交叉感染等風險。而少數高檔小區門崗使用的測溫門、熱成像設備雖然測量精度高,但投資巨大,多數設備在疫情過後就不能用於社區的日常使用。普陀區石泉路街道很多小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為降低居委會工作人員、志願者和保安的工作壓力及感染風險,沈馗認為,社區急需一款高效便捷實惠的設備。他想出了一個點子:在品尊國際社區尋找溫控原理、材料設備直到用戶設計這三個階段的軟件人才,一起研究定製一套符合品尊社區實際的“防疫衛士”測溫系統,在疫情過後也能用作門禁監控。當沈馗把此想法向社區去年第四季度成立的“社區攻堅小組”(由64位來自央企管理者、IT精英、設備工程博士等精英組成)的居民和盤托出後,立刻得到成員們的一致贊同,他們紛紛提出研製思路,對接廠家設計人員,群策群力研究設計符合小區特點的溫控測量裝置。

真個是彈眼落睛:“社區攻堅小組”開啟“抗疫衛士”看臉時代

圖說:系統安裝調試。石泉路街道供圖

居民捐款出力支持

大家紛紛行動,沒多久,由黨總支牽頭居民自主定製並參與設計的門崗人臉識別測溫監控系統,研製成功了。居民李女士獲知購置此項系統面臨資金短缺時,馬上表態:“社區工作者在這次疫情中,為我們做了太多太多,不僅僅守衛小區,還幫忙解決隔離人員的三餐遞送問題。現在是我們報答他們的時刻了,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居委會主任姚玲透露,就在近日品尊國際社區居民歡慶這臺門崗人臉識別測溫監控系統正式投入使用的樓宇廣場前,這位李女士向石泉社區基金會定向捐贈2萬元,被居民譽為“防疫衛士”的門崗人臉識別測溫監控系統完美落地。

真個是彈眼落睛:“社區攻堅小組”開啟“抗疫衛士”看臉時代

圖說:居民進小區門前經過系統測溫。石泉路街道供圖

據介紹,該系統最大功用在於集成臉部識別管控,佩戴口罩者的識別率高達98%;溫度監測報警測量精度控制在0.1度,遠遠高於手持式測溫槍數倍以上;連續測量間隔低於0.5秒,大大提高測量效率;設備與測量人員間隔距離長達1米有效防止測量者交叉感染;更為重要的是設備預留了多個鏈接藉口,可通過有線和無線兩種方式與電腦、門禁系統、監控系統、手機、播放系統相結合,成為疫情結束後智能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部件,有效避免設備在疫情結束後廢置棄用的現象發生。在沈馗看來,“這個測溫監控系統是居民區黨群關係高度融合、社區居民參與自治管理的一大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