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臨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論組建州級臨夏農商銀行

本報評論員

春風和暢,萬物生髮。3月10日,州級臨夏農商銀行增資擴股工作在州委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暨政銀企座談會上正式啟動。從這一刻起,臨夏人民擁有自己銀行的夢想不再遙遠了。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血脈不暢經濟就會“中梗阻”。臨夏是“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規上工業企業少、信息化建設滯後,要改變落後局面,迅速在全州掀起大建設大發展的局面,實現“十四五”期間一些領域的“彎道超車”,除了國家省上的支持外,更需要我們自身努力,成立自己的銀行,將社會閒置資金聚集起來,把資金與社會發展點結合在一起,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臨夏的出路在發展,只有發展才能改變臨夏落後的面貌。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是從根本上擺脫落後狀態,讓臨夏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為此,在州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州上結合臨夏實際,審時度勢提出,把臨夏農商銀行(縣級)和東鄉、和政、廣河、積石山、康樂、永靖、臨夏縣7家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合併組建州級臨夏農商銀行。

如今,州級臨夏農商銀行增資擴股工作全面啟動,這是臨夏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正如州委書記郭鶴立所說:“州級臨夏農商銀行的成立其意義與機場、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樣重大,將會給地方發展帶來春天般的溫暖,給經濟社會插上騰飛的翅膀。”

當前,臨夏的發展已進入快車道。組建州級臨夏農商銀行後,可按照股份制模式和市場化方向進行經營,充分利用金融“四兩撥千斤”的槓桿作用,調整貸款投向,參與地方重大項目建設,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更好地助推全州經濟發展。

組建州級臨夏農商銀行,將極大地增強農合機構的資金實力,打破阻礙農合機構發展的地域“壁壘”,形成優勢互補,有效提高創新能力和金融服務能力,更好地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助推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組建州級臨夏農商銀行,有利於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和高效的管理體制,更好地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資金實力,提高農合機構抵禦各類風險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優化地方金融服務環境。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

“為全州‘三農’、中小微企業、城鄉居民和地方經濟建設提供金融服務,實現自身持續、穩健發展。”這是州上成立州級臨夏農商銀行的宗旨。由此可以清晰看到,“服務地方”確定了臨夏農商銀行的地域身份,“服務‘三農’”和“服務民營”體現了臨夏農商銀行對市場關係的科學分析。正因為如此,她必將成為地方經濟建設的“服務員”,成為中小企業的“助推器”,成為民營經濟的“知音”。

今天,州級臨夏農商銀行起步了。她知道:前進的道路上,有多少機遇就有多少挑戰。她相信:只要認準目標希望就在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