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供電公司第一團支部書記陳峰磊:扶貧路上奔跑人

南召訊:(王顒 段守毅 通訊員 李祖全) “拌料、裝袋、蒸包、接種、發菌、出菇等程序一個都不能少,一點都不能大意”,3月10日上午,在河南省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金源農業開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廠房內,陳峰磊耐心細緻地講解著香菇種植要領,不止一次地叮囑企業負責人“季節不等人,時間要抓緊”。

河南南召供電公司第一團支部書記陳峰磊:扶貧路上奔跑人

陳峰磊,男,漢族,生於1977年10月。2017年6月,陳峰磊調任國網南召縣供電公司皇后鄉供電所所長,2019年1月,被共青團河南省委選派為駐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第一團支部書記,成為扶貧路上的一名“戰鬥員”。

為幫助娘娘廟村貧困戶發展產業,走穩走實脫貧之路,陳峰磊千方百計找項目、尋出路、謀發展。2019年11月,經陳峰磊牽線搭橋,引進成立了南召縣金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用菌的菌種培育、種植、新技術推廣,以及特色農產品銷售,僅2020年春節,藉助國網“慧農幫”電商平臺銷售農戶自種自產綠豆、香菇、木耳等農產品達48萬元,帶動12戶貧困戶每戶增收4500元。

“陳書記不僅從建廠之初就忙前忙後張羅,還隔三差五親臨現場手把手指導,不知道我們有多感激”,南召縣金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郭安靜快人快語地說。據進一步瞭解,在金源公司建設前期,陳峰磊在場地協調、供電線路架設、工人培訓方面跑了不少腿,幫了不少忙,花費了不少心思。

2020年春節,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源公司原先的建設規劃被打亂,砸進去200萬元的投資,可急壞了投資方。香菇種植有很強的季節性,錯過了就是一年。陳峰磊看在眼裡,急在心中,為幫助擺脫困境,他一方面指導企業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想辦法從鄰近的魯山縣購進菌料、菌種,盡力把投資的損失降到最低。目前,10萬袋袋料香菇種植已籌備就緒,陳峰磊多天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按正常年份行情,這些香菇年可以淨收入40萬元左右,能就近帶動8-10戶貧困群眾務工,戶均年可增收6000元以上”,陳峰磊說。

河南南召供電公司第一團支部書記陳峰磊:扶貧路上奔跑人

中午十一點多,來不及吃飯和停歇,陳峰磊又心急火燎地趕往娘娘廟村南溝組金龍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張金龍正在那裡等著解決池塘養殖用水問題。2019年下半年,經陳峰磊入戶做工作,在青島從事海鮮養殖多年的張金龍,決定返鄉發展實業,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盡一把力。通過反覆調查論證,結合村內正在建設的光熱儲能電站項目,張金龍決定重操老本行,搞高效水產養殖,一舉租下荒坡溝地200畝,計劃放養鱸魚、清江魚、羅非魚和南非白對蝦,年可收益50萬元,能帶動5戶貧困戶家門口就業。建設前期,駐村的第一團支部書記陳峰磊,已多次到南召縣供電公司對接協調,幫助架設了400伏低壓線路500米,並安裝200KVA變壓器一臺,解決了電力供應的瓶頸。現在花50萬元已建成5個標準化池塘,魚苗、蝦苗已交了5萬元定金,眼看著天氣一天天變暖,可水源不足的事還未解決,張金龍象熱鍋上的螞蟻,焦急萬分。

俗話說“遠水不解近渴”。聽著張金龍的敘說,看著他愁眉苦臉的樣子,陳峰磊反覆思索後,拿出了一個主意,由張金龍自己籌資5萬元,他負責協調小額貸款5萬元,就近先打一口深水井,解決池塘眼前蓄水問題。

一日之計在晨,一年之計在於春。適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陳峰磊一方面積極投身抗“疫”一線,親身參與村內卡點值班、防控知識宣傳,另一方面又積極組織群眾發展生產,為實現全面小康不停奔跑。“能給鄉親們做點事,這心裡踏實,能為群眾辦點正事,這心裡暢快”,“時下,正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一天都不能耽擱,必須搶著往前趕,累點苦點是小事,影響群眾脫貧是大事”,陳峰磊動情的說。

河南南召供電公司第一團支部書記陳峰磊:扶貧路上奔跑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近日,河南省“第一團支書”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省262名優秀第一團支部書記予以表揚,陳峰磊名列其中。2019年,陳峰磊幫扶的貧困戶劉花敏發展玉蘭等苗木20多畝,成為脫貧示範戶,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