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搶農時——中央企業線上線下發力保障春耕生產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新華社記者王希)春光漸濃,春耕備耕已從南到北陸續展開。連日來,中央企業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在物資生產、運輸供應、服務保障等各環節全面發力,為春耕生產提供更多保障。

化肥、地膜等農資的生產供應,是春耕順利進行的重要一環。

3月11日,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羅中生產基地車間內機器轟鳴,各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生產現場一片繁忙。

為了讓農戶用上“及時肥”,這家世界最大的單體硫酸鉀生產企業,日產優質硫酸鉀5000噸以上,截至目前已向內地運輸鉀肥31.2萬噸。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大化肥裝置開足馬力生產,企業基本實現日產大顆粒尿素2500噸,可滿足南疆地區40%的春耕用肥需求。中國海油旗下中海化學日產化肥超1萬噸,所產化肥已銷往內蒙古、河北、湖北和天津等地。

戰“疫”之下,一些地方交通“微循環”不暢。為此,相關央企千方百計做好物流配送工作。

中國化工瀋陽蠟化生產的低密度聚乙烯樹脂產品是農膜的主要原料。為了保障農膜生產,他們一方面提前著手儲備了1.5萬噸聚乙烯樹脂產品;另一方面幫助下游企業協調解決物流問題,確保產品儘快運抵農膜生產企業。

作為農資“國家隊”之一,中化集團旗下企業通過遍佈全國的500多個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鄉村服務站和幾萬家零售網點,進行農資點對點配送,用微物流打通“最後一公里”,確保將春耕生產必需的種、肥、藥及時送到農民手中。

在疫情的特殊考驗下,農機農技的作用更加凸顯。

“個人防護用品如何選擇?”“農藥廢棄物應該如何處置?”“施藥設備如何維護?”……3月12日上午,一場以“科學安全用藥”為主題的農業技術培訓,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開講。

中國化工旗下農業科技公司先正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當前正值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我們啟動技術講堂直播月活動,邀請全國技術專家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分享農技知識,提供技術服務,已累計吸引70萬人次在線觀看。

疫情期間,線下的農機展會、演示會受到影響。為了確保春播機械按時交付市場,國機集團所屬中國農機院創新營銷體系,把多項服務搬到“雲”上。

“我們的產品經理和技術專家在線介紹‘中農機’免耕播種機的產品特點和維修保養技巧等,線上線下互動不斷,比傳統模式更能拉近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效果相當不錯。” 中國農機院現代農裝總經理王玉榮說。

農時不等人。開展好春耕備耕工作,基礎保障不能鬆懈。

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瞭解到,根據春耕農戶、農業基地的生產需求,企業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通過開闢春耕春灌“綠色通道”,簡化流程手續,推廣線上業務等措施,提供優質穩定的電力保障。

國家電網對涉及春耕生產的供電線路和灌溉用電設備、設施進行全方位巡查和維護,及早發現並排除安全隱患和故障,確保農戶春耕春灌生產用電無憂。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