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孝感|溫柔的力量③:她們用“話療”,解開患者的心結

治療新冠肺炎目前沒有特效藥,一線醫護人員的常規動作都是按照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救治指南來開展的。

而在孝感市大悟縣中醫院,來自重慶的護士們,在常規治療中,應用了她們的特色治療方法——“話療”,以此來激發患者的求生慾望。

這群護士,用她們女性特有的親和力,在救治護理過程中的展露的柔情故事和溫暖力量。

驰援孝感|温柔的力量③:她们用“话疗”,解开患者的心结

李妮

用“話療”解開患者的心結

“護士長,51床的患者大姐越來越煩躁了。”3月5日,大悟縣中醫院,剛剛查完病房的護士周鴻才能夠隔離病區出來,給護士長李妮說到裡面的情況。

李妮和周鴻都是來自重慶市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的護士,她們和團隊一起到大悟縣中醫院參與救治已經20天了。

“51床的患者大姐,應該是有什麼心事。”李妮也是已經觀察患者很久了,和周鴻商量了一下,安排周鴻返回隔離病房和患者慢慢聊天。

經過大約50分鐘的交談,周鴻明白了一二:患者入院前就有高血壓,到大悟縣人民醫院確診住院的時候,就帶著自己的高血壓藥進了病房。入院後,醫生檢查出她的高血壓後,就給她開了一些藥。前幾天,根據集中治療的需要,患者轉院到了大悟縣中醫院,醫生又開了一些高血壓藥。“面對三大堆藥,這位大姐都不知所措了。因為新冠肺炎原本就有些壓抑,到了病房,就越來越煩躁,看著藥就想發火。”

得知了其中原委,繼續和患者聊天,又按照醫生的醫囑給她建議。慢慢地,患者的情緒穩定下來。

驰援孝感|温柔的力量③:她们用“话疗”,解开患者的心结

醫護人員和患者聊天

她們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

51床的患者並不是唯一的個例。

“很多患者都進來很久了,與家人長期分別,情緒很焦慮,也特別需要傾訴。”李妮說,在為患者貼膏藥、餵食湯劑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就會有更多的時間與患者交流、傾聽,“交流和傾訴後,許多患者的焦慮情緒會有所緩解,也更加積極配合治療。我們稱這種交流和傾聽為‘話療’。”

有個87歲的婆婆,基礎疾病很多,腦梗、帶狀皰疹、冠心病心衰。才入院時,婆婆情緒低落,不願吃東西,也不準人碰她,每次治療都很抗拒。

李妮總是耐心開解“病毒不可怕,只要有信心,一起努力,就能戰勝它。”慢慢地,婆婆願意和萬承溢交流,還與萬承溢拉家常,心情越來越好,也積極配合治療,好好吃飯,病情已趨於穩定。

有的患者一看到醫生護士進到病房,就拉著大家不停的說話。“家長裡短的話,問自己的病情,感謝重慶的醫生護士,說到自己出院後的打算……各種各樣的話都有。”李妮說,護士們更多的是在傾聽。患者傾述後,感覺得到了醫護人員的認可,心情會有所改善。

“其實不少病人是很危重的,很慶幸,他們活下來了。我們靠‘話療’,打開了他們的心扉。”李妮說,雖然戴著兩層口罩,說話聲音很小,但是醫護人員還是靠著“話療”打開患者的心扉。

驰援孝感|温柔的力量③:她们用“话疗”,解开患者的心结

醫護人員為患者送上重慶美食

用柔情和溫暖讓病人丟掉“心病”

除了“話療”,大悟醫療分隊的醫護人員還經常對患者進行“物療”。

“婆婆,這是我們重慶的特產。你看,有泡椒鳳爪、豆乾,還有花生,可好吃了。”3月6日,大悟醫療分隊的醫護人員將重慶各界捐贈的物品和自己隨身攜帶的一些物品拿了出來,用密封袋分裝成60餘袋,一袋一袋送到了患者手中。

“他們可開心了,不停地和我們說謝謝,好多人馬上就嚐了幾口。”對於李妮等兩地醫護人員來說,患者開心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

這些,是再貴的藥都達不到效果的。其實,新冠肺炎的患者,到了這個階段,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寄託和慰藉。正是這些細心的白衣天使,耐心細緻地跟病人嘮家常,甚至講笑話,讓病人感到十分親切、溫暖,幫助病人樹立治病的信心,讓病人看到治療的希望,從而讓病人丟棄“心病”。

她們用自己的柔情和溫暖,點點滴滴之間化解病人的焦慮、恐慌、不安和無助的心理,引導病人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

重報集團孝感報道組記者 羅永攀 張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