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一)背景:曹劉孫的“天命圈”

經過數十年紛爭,東漢末年的群雄中最終是曹劉孫3家進入到最後“天命圈”,開啟了三足鼎立的英雄霸業。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3點正好匹配曹操孫權劉備。有道是天不滅曹,經歷了赤壁大火、馬超追殺等危險後曹操依然活蹦亂跳;而孫權的地利則是佔據著長江天險,使當年阿瞞的數十萬大軍望江興嘆;劉備手下人才濟濟,自稱劉皇叔的他受世人尊敬,是人和無疑了。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馬超大罵曹操

常言道:孤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每一個成功的主公背後都站著無數武將謀臣,能從亂世群雄中存活到最後的3位大boss,自然也有很多強大的手下。劉皇叔這邊的代表是西蜀五虎大將,是為: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這5位的戰績就不用多說了吧,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曹丞相那邊也有魏國五員良將,是為:張遼張郃于禁徐晃樂進;作為最早跟隨曹操打天下的一批人,這幾位同樣立下了赫赫戰功,一點不輸“曹氏”和“夏侯氏”那幾位。那麼話說回來,東吳的支柱都有誰呢?提到這,可能除了周瑜魯肅,大家很難想到並列的一群東吳名臣。這事也不怪大家。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猛將張翼德

(二)解析:尊劉抑曹,忽視孫權

讓三國曆史故事廣泛流傳的還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書,該書尊重正史的大背景,但又部分體現了作者的主觀因素,書中蘊含著濃厚的尊劉抑曹的思想。但不管是被尊還是被抑,曹劉兩家都著重敘述,而東吳的孫權就有點尷尬了,只是一個配角。雖然也有赤壁之戰、彝嶺之戰經典的大勝戰例,但都是敵人打到眼前的被動防禦,很少有主動出擊的精神。就連孫權一輩子唯一的一次領兵出征,還成就了魏國張遼的大名:十萬大軍被7000敵人打得大敗,是為逍遙津戰役。有一說一,回想三國整個歷史,東吳的存在感確實不高,可以簡單概括為一輩子都在為“荊州”這個地方而奮鬥。荊襄地區是東吳的門戶和屏障,前期受劉表的制約,赤壁大戰後又被劉備借走,好容易從關羽手中奪回,又引得蜀漢的復仇大軍。等擊敗蜀軍後總算是把荊州牢牢攥在手裡,但三國已經步入了尾聲。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張遼威震逍遙津

(三)深度:4人為東吳打造“人防工程”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影視劇中的曹劉孫

再卑微的小草也有生存下去的權利。與曹劉兩家相比弱一些,但畢竟能進到“決賽圈”,東吳還是有一定實力的。滾滾長江是捍衛建業政權的一道天然屏障,除此之外,還有4人硬撐起東吳。他們深知僅靠長江天險不足以存活於世,於是前仆後繼地為孫權打造了一個堅固的“人防工程”。這4位就是東吳的歷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用自己的才智為建業政權築起一道鋼鐵防線。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周郎

1、先說首任大都督周瑜,周瑜字公瑾,生卒年為公元175年-公元210年,演義中將其寫成一個心胸狹窄嫉妒孔明的存在,但實際上他不但寬宏大度足智多謀,而是還相貌帥氣,精通音律,是相當完美的人物了。周瑜和孫策是好朋友,年僅20歲的周瑜就幫助小霸王孫策平定了江東,一時間孫郎與周郎的美號傳遍江東。孫策死前留下“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的遺訓,周瑜作為大都督又輔助其弟孫權穩住江東霸權。並在208年使得黃蓋詐降曹操,赤壁江邊一把大火燒敗幾十萬曹軍,這才為世人奠定3分天下的基礎。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影視中的孫策

公元210年,孫權接受了周瑜曾說的攻佔益州方案,遺憾的是周公瑾在趕回駐地的路上染得疾病,最後死在了巴丘這個地方,年僅36歲。消息傳出後東吳舉國哀痛,吳主孫仲謀親自身著喪服舉哀。試想,若不是周郎過早地退出歷史舞臺,恐怕三國的歷史要有所改變。

2、再說次任都督魯肅,演義將魯肅塑造成一個儒雅忠厚的文人形象,雖然並無貶低但還是與正史相差甚遠。《三國志》記載魯肅相貌魁梧儀表堂堂性格非常豪爽,他文武雙全不但喜歡看書還經常練習射箭馬術,經常召集一幫年輕的親戚朋友練武。很快,仗義疏財的他遠近聞問,有一次周瑜慕名向其借糧,魯肅大方地給了一倉3000斛,二人也因此結交。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電影中的魯肅形象

赤壁大戰前夕,曹操大兵壓境,東吳的許多文人都主張投降,魯肅是少有的支持周瑜堅決抗擊的人士,最終幫助東吳打敗曹軍,從此三分天下。而魯肅也因軍功被升為贊軍校尉。周瑜病逝後,被孫權拜為大都督,接替周郎職位。魯肅雖然沒有獨立打過著名戰役,但他有在治兵這點非常擅長。《吳書》中詳細記載了魯肅,並褒獎他 “治軍整頓,禁令必行”。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魯肅

3、三者為呂蒙呂子明,他早年曾追隨孫策南征北戰,魯肅去世後接替為大都督。呂蒙的高光時刻當屬巧妙奪回荊州,時至今日這場偷襲戰仍然屬於值得研究的經典戰例。首先為麻痺關羽,呂蒙假借生病回到首都建業,並推薦陸遜做自己的接班人,關羽果然中計,將荊州部分守軍調往樊城前線。荊州防守空虛後,呂蒙將精銳士兵藏在商船中,讓大家穿上白衣偽裝成商人,晝夜兼程從長江逆流而上進軍江陵。烽火臺上的蜀軍壓根沒有防備,全部被吳軍俘虜。呂蒙又用計誘降了糜芳傅士仁,成功奪回荊州。這一戰雖然引來了劉備的復仇大軍,但也為吳主孫權解決了心腹大患。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陸遜字伯言

4、末者是陸遜陸伯言,是呂蒙的接班人。他的高光時刻是彝嶺之戰,此戰頗有當年前輩周郎赤壁的風采。同樣是大兵壓境同樣是敵眾我寡,陸遜也用一把大火燒得劉備幾十萬大軍倉皇逃竄,直接導致劉皇叔白帝城抑鬱而終。陸伯言也很能審時度勢,他深知雖然吳蜀撕破了臉皮,但最大的威脅還是北部的曹魏,於是戰後又與蜀漢重歸就好。陸遜統領吳軍十餘年,還曾擊敗過曹休的伐吳大軍,導致曹休氣憤而死。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亂世三國

(四)總結:生子當如孫仲謀

再造天險!劉備靠五虎曹操有五良,孫權憑4人打造“人防工程”

影視孫權

之所以東吳沒有名將抱團的現象,還有一個小原因是這幾位都督都沒有長壽。《三國志》記載:周瑜36歲而終,魯肅46歲而終,呂蒙42歲而終,陸遜雖然活到63歲,但屬於吳國後期。1000多年前,辛棄疾站外京口北固亭,悠悠吟出:生子當如孫仲謀。雖然未能培養髮掘出諸如西蜀五虎、曹魏五良那樣的大將,但孫權還是運用帝王權術,籠絡了周魯呂陸4位都督,併成功擊退了曹操和劉備的征討大軍。最終靠這4位名臣築下的“人防工程”能夠坐鎮江東半個世紀,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

參考資料:陳壽《三國志》、羅貫中《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