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有能力使敘利亞走向和平嗎?敘利亞戰爭一旦結束,敘何去何從?

大馬哈魚12


普京大概率能夠讓敘利亞走向和平,不過這個和平不會很快到來,最起碼在2020年想要讓敘利亞徹底結束內戰是奢望的。



敘利亞局勢極為複雜,看上去是一場內戰,但是在國際大舞臺上又不缺少來自海外的強國的介入。於是敘利亞內戰就變成了一場代理人的戰爭,大國博弈的戰場。

目前,敘利亞政府雖然控制了該國大部分土地,可距離真正統一全國結束內戰還任道重遠。最關鍵的是,隨著敘利亞政府逐漸取得內戰的主導權,那些反政府武裝背後的支持者們加大了對敘利亞內戰的介入力度,敘利亞政府經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就拿這次伊德利卜省發生的戰爭來說,如果沒有土耳其的阻攔,現在該省應該已經被敘利亞政府軍完全收復。


可關鍵時刻土耳其以不惜一戰的架勢派出十幾萬大軍駐紮在這裡為叛軍保駕護航,敘利亞政府軍甚至他背後的俄羅斯都得不得不尊重土耳其的意見了。

由於這場內戰背後大國的介入,敘利亞政府想要短時間結束是奢望的,什麼時候結束取決於大國博弈的結果。

但從普京的角度來看,敘利亞內戰應該早日結束,只有這樣敘利亞才會成為普京在中東地區堅定的盟友和幫手。

所以,雖然有土耳其等國家的阻攔,普京也會想盡辦法支持敘利亞政府收復失地,憑藉俄羅斯的力量,做到這一點還是沒問題的。

內戰結束之後敘利亞何去何從。

敘利亞內戰結束後,敘利亞政府有兩件事需要去做:

第1件事,敘利亞政府要投桃報李,配合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政策。



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影響力逐步萎縮,現在需要敘利亞積極配合增強他在當地的影響力,尤其是配合他支持伊朗和美國對抗。

當然,這是必須的,因為在敘利亞內戰中伊朗也是敘利亞政府背後的堅定支持者。

無論是從配合俄羅斯還是回報伊朗,敘利亞面對伊朗和美國對抗的時候都會有所作為。

第2件事,除了回報他的支持者,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重建。

敘利亞內戰9年,一半人口流離失所。

內戰結束之後百廢待興,需要該國政府拿出足夠的魄力來安置無家可歸者,並且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

這個任務尤為重要,而且艱難無比。

因為,敘利亞政府想要恢復經濟,就要融入世界市場中去,從海外拉投資,往海外出口產品。

可是,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敵視,敘利亞缺少至少一半市場的接納,這無疑給他的重建工作帶來了巨大考驗。

而且,敘利亞沒有多少資源,想要恢復經濟就要發展第二產業,可在內戰爆發之前敘利亞的第二產業就不發達。

所以,即使是結束了內戰,敘利亞的萬里長征剛走第一步,前面的道路充滿荊棘。

由於俄羅斯和伊朗在幫助敘利亞重建的工作上起的作用不大,所以未來敘利亞為很有可能會向東看,需求東方國家的幫助!


歷史風暴


時間問題,會和平的,普京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巴沙爾失去所有領土,現在卻收復了百之九十以上的領土,這是莫斯科與華盛頓、安卡拉的較量,現時擺在俄敘面前,有幾大難題,一、土耳其抓著伊德利卜不放,二、美國佔據了敘北油區,說話和平是很容易,但離和平還有一段路要走,相信普京有能力讓敘利亞和平的。敘何去何從?敘利亞戰爭結束後,俄羅斯會幫助敘利亞重建,現時根據各界預計,重建需要的資金約3000至4000億美元。五年前,沒有普京伸出援手,敘利亞和巴沙爾政權,早就不復存在,別的不說,就土耳其夠敘利亞政府軍喝一壺了,前十多天,就知道土耳其向伊德利卜投下了多少爆彈?敘利亞政府軍和土耳其軍隊發生衝突時,敘軍損失慘重,但這是土耳其說的,擊落了土耳其7架無人機,這肯定是俄羅斯軍隊的功勞。

這次普京(下圖)和埃爾多安(下圖)會晤,但普京在保證敘利亞領土完整的情況下,與埃爾多安進入談判,外界勢力一定想方設法,來抓住某些細節來說三道四,但是遺憾的沒有任何痛腳被抓到。前幾年,普京和埃爾多安就敘利亞問題,簽訂了多次協議,但普京都以敘利亞利益為出發點,埃爾多安在伊德利卜有軍事存在,無非是為叛軍以後,能打入敘利亞政壇,並且埃爾多安可以為自己,增加了政治籌碼,但這是後話了。

其他的免說了,先說下巴沙爾(下圖)在俄羅斯未伸出援手之前,可以說只剩下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也就是說,被叛軍和極端組織的壓迫,敘利亞政府軍退守到大馬士革,巴沙爾能拿手的領土,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但自從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局之後,顯而易見,這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過招,從叛軍手上收復了90%的領土,你看下,這是普京的能力,換作美國也打不了這仗。

個人認為要是對普京的執政能力,有所懷疑,那是不應該。有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森林狼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目前的局勢對於巴沙爾來說其實是非常不利的,但對於普京卻頗為有利。

俄羅斯同土耳其打成了停戰協議,其實並沒有經過巴沙爾的同意,後者也不會同意。

這就類似於二戰期間,英法同德國簽署協議,割讓了捷克的蘇臺德區。

捷克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力,只能接受。

可見,這種被大國操縱的小國,下場總是同樣的。

目前就軍事上來說,巴沙爾政府軍是有絕對優勢的。

政府軍目前正規軍就有25萬人,還有伊朗、黎巴嫩6萬大軍,10萬民兵部隊。

政府軍獲得數百億美元的俄羅斯、伊朗軍火,裝備了大量叛軍做夢也得不到的重武器,還有強大的俄羅斯空軍支持。

而伊德利卜省是叛軍最後一個盤踞的基地,有十幾股叛軍約20萬人。

顯然,巴沙爾會不惜代價將伊德利卜省的叛軍消滅。

而且,巴沙爾目前確實有這種實力。

這樣一來,至少敘利亞政府軍殲滅了叛軍的主力,就像當年美軍在阿富汗殲滅了塔利班的主力以後。

隨後叛軍想要繼續作戰,也只能以游擊戰或者恐怖襲擊形式作戰了,巴沙爾的政權會很穩定,依靠自己力量就可以穩住。

但是,現在土耳其介入,同俄羅斯達成協議停戰,敘利亞政府軍就無法繼續進攻伊德利卜省。

這種情況屬於嚴重的養虎遺患,未來就很難說會怎麼樣。

因為叛軍仍然有二三十萬規模,主力尚存,還是可以打硬仗的。

而巴沙爾政府軍在2015年本來就已經要崩潰了,完全依靠俄羅斯、伊朗等國大力援助,出兵、給武器、給錢才穩住陣腳。

然而現在最直接的問題是,巴沙爾已經控制了敘利亞大部分地區,但他有什麼能力進行重建以及維持這裡千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呢?

他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曾經有人幫敘利亞算過,它戰後的重建至少需要4000億美元。

知道40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2017年敘利亞政府的財政支出預算大約是52億美元。

看清楚,是52億,不是520億。

也就是說,敘利亞政府要差不多80年的財政預算,才能完成重建工作。

敘利亞當年為什麼鬧得全國開戰?就是因為三分之一人民日收入不足2美元,人民生活困難,忍無可忍。

現在情況比當年還要差的多,試問巴沙爾如何穩定國家局勢?

可以預計,內戰還是會持續。

而伊朗和俄羅斯不可能永遠支持巴沙爾,他們也沒有這種能力來支持。

伊朗每年對外援助的200億美元,大部分都給了敘利亞。

而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武器贈送和貸款購買合同,已經超過200億美元。

而伊朗和俄羅斯目前經濟很不好,伊朗就不談了,看看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今年2月19日訪問聖彼得堡,紀念一位已去世的政治導師。

這時,一名中年女市民擠了過去,質問普京:“請告訴我,每月靠10800盧布(約合1188元人民幣)生活有可能嗎?”10800盧布是俄羅斯去年的每月最低工資標準。

普京誠懇的表示:“我認為這很難。”

這名女子後來在個人博客說,俄羅斯的物價很高,她去一次雜貨店至少要花1000盧布(約合110元人民幣),而公寓的每月水電費至少要4000盧布(約合440元人民幣),然而很多俄羅斯人,尤其是殘疾人和失去勞動能力者,就必須依靠這1188元人民幣生活。

看看,俄羅斯尚且窮成這樣,伊朗就更不堪設想了。

這種情況下,兩國怎麼可能無限制的揹著敘利亞這個大包袱。

一旦外國取消對巴沙爾的援助,他自己一個人哪裡能夠支持得住。

別的不說,他的幾十萬軍隊如果沒有軍餉,恐怕也得散夥。

而單單伊德利卜省,現成就盤踞著20多萬叛軍,隨時可能發動進攻。


薩沙


普京有能力使敘利亞走向和平。

普京對敘利亞的幫助可以說是力挽狂瀾於既倒。

這是因為,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外交影響力,再配合他在敘利亞內戰中的決心,讓俄羅斯成功左右了敘利亞內戰的走向。

即使美國也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和俄羅斯相比,美國在全球各地的利益太多了,他能夠投放到敘利亞地區的兵力、物資等遠少於俄羅斯。而另一個主要的參與者土耳其只是當地的一箇中等強國,而且他還和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有著在敘利亞不同的利益需求,在面對強大的俄羅斯的時候也變得極為弱勢,既然俄羅斯是敘利亞內戰走向的主要主導者,只要普京想要結束敘利亞內戰就能夠結束,即使有其他國家從中阻攔也只不過讓和平來的晚一些罷了。

敘利亞內戰結束之後,他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難民安置問題。

哪怕僅僅是在土耳其目前就有300多萬難民,這些難民在土耳其是暫時的,土耳其不會一直留在國內,以往難民除了增加了土耳其的財政負擔之外,對土耳其的社會治安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以至於目前土耳其的老百姓對國內湧入如此多的難民已經產生了極大的厭煩心理,希望政府不要再參與到敘利亞內戰中去。

所以,敘利亞內戰結束之後,敘利亞政府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難民迴流潮,這些難民無論他們願意與否,都會被土耳其以及歐盟國家送回國內。

一個經歷了10來年內戰,早已經一片廢墟的敘利亞,短時間內再有幾百萬難民返回國內,將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壓力,如果沒有采取有力措施,將會再次讓敘利亞內部出現巨大的社會動盪,引燃敘利亞內戰的二次爆發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隨著內戰逐漸進入尾聲,巴沙爾政府目前應該對未來難民的迴流工作如何安排管理早做打算。

當然,其根本問題還是經濟問題。

難民回到敘利亞之後,絕大多數人將找不到維持生計的工作,只能依靠救濟過活,這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個人認為巴沙爾政府現在應該好好和歐盟國家談一談,希望他們對敘利亞當地投資建廠。

不需要建什麼高大上的企業,只要建一批勞動密集型工廠就可以了,比如電子廠、服裝廠、鞋廠、玩具廠。。。

一個大型電子廠有能力吸收數萬名勞動力,將解決數萬個家庭的生計問題,這樣的工廠建個幾十家,就能初步解決敘利亞難民的安置問題了。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能吃飽飯,老百姓也就能安頓下來,社會就會逐漸恢復秩序走向穩定了!

而歐盟也不需要聽難民則色變!


遊者走天下


說句悲觀的話,很難。不是否定普京的能力和決心,而是現實就在那擺著。

其實,俄敘聯軍包括伊朗部隊看似兵強馬壯炮火連天,打的都是“伊斯蘭國”(ISIS)恐怖分子,而在土耳其庇護下的叛軍並沒有遭到實質性重創。雖然俄敘聯軍一路凱歌收復了70%的領土,但是大部叛軍都退縮到伊德利卜省,包括“基地”組織分支機構“征服陣線”,海灣國家支持的“伊斯蘭軍”,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和“拉赫曼旅”,以及以難民身份作掩護的“伊斯蘭國”殘餘勢力,達30多萬之眾。不用說將這些叛軍全殲,就是把他們趕出敘利亞,往哪攆呢?主要是土耳其把這些叛軍視為手中佔據敘利亞領土的一張“王牌”。

俄羅斯和土耳其不是一般通過談判就能解決的矛盾,而是國家戰略利益上的對立,即俄羅斯的宗旨是敘利亞領土完整,土耳其的目的以伊德利卜為支撐佔據敘北部使敘利亞分裂。俄羅斯和土耳其出兵都是為了這個目標,換句話說,任何一方妥協和退縮,都將使自已的付出付之東流,對本國都無法交待。在兩國都無法承受爆發戰爭代價而儘量避免交火的情況下,只有坐下來談,怎麼談?

事實上,俄羅斯在2018年9月索契協議的妥協,或許普京認為敘利亞統一指日可待一片明朗,但這一妥協卻留下了巨大的隱患,土耳其設置12個觀察點成為駐兵伊德利卜的法理事實。也就是說,只要敘政府軍攻打伊德利卜,必然會牽涉到土耳其士兵的安全,進而引起土軍的反擊。

從深層次上,埃爾多安之所以敢與俄羅斯叫板,是因為佔“地主”之宜之外,關鍵是北約成員國的身份。別看美國和北約“只喊不做”,但是真正打起來,他們絕不會讓土耳其被俄羅斯“吃掉”的,至少是兩敗俱傷共同削弱。美國和歐盟之所以任由土耳其攻打庫爾德人而退居背後,很大程度是把土耳其舉出來針對俄羅斯。否則的話,不會對埃爾多安百般忍耐,任由羞辱。埃爾多安反美的勁頭比伊朗和委內瑞拉大多了,可這兩個國家怎麼樣了?這一點埃爾多安也懂,但是到了真正與俄羅斯翻臉那天,也不會管那麼許多了。這個背景俄羅斯絕不會直接與土耳其開戰,這就意味著伊德利卜將變得十分刺手。

伊德利卜不解決,敘利亞就沒有和平,關鍵是伊德利卜的30萬叛軍並非土耳其所能控制。3月5日俄土簽訂的停火協議,有的叛軍就認為埃爾多安出賣了他們的利益,要求敘政府軍退出佔領的地盤,並且不遵守協議而繼續攻打敘政府軍。或許大的戰爭土耳其可以掌控,但這小的衝突埃爾多安也無可奈何。這就標誌著伊德利卜將是零敲碎打,邊打邊談。

還有土耳其佔據的敘北部和美國在代爾祖爾油田上的駐軍,俄羅斯解決起來也不會那麼容易。可以說,要實現敘利亞的和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維持現狀(阿薩德宣佈4月舉行議會選舉),那麼敘利亞真的要四分五裂了,這違反了俄羅斯出兵的初衷。


適情雅趣


敘利亞政府軍和俄羅斯軍隊及伊朗武裝,只佔領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地盤。由於土爾其強勢介入助力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戰爭仍然會繼續。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會越戰越強,會逐漸反攻。美國介入可能性加大。

即便俄羅斯陷入戰爭泥潭,也無法取勝。

俄羅斯沒有能力使敘利亞和平,還是管好自己家事為宜。狗拿耗子得不到敘利亞。


雲飛揚31190


應該講普京沒有這個能力,敘利亞與俄羅斯邊境線不相連,俄羅斯的海軍並不強大,在境外大規模的作戰,以俄羅斯目前經濟無力承受,也承受不起。

敘利亞問題已經是國際問題,不是俄羅斯一個國家講了算數,美英法土等國,均不會賣俄羅斯的帳。


隨雨飄渺


美國從中東撤早,已成事實。雖有變數知不確定性,實質是無心,無意和無力來摻和敘利亞的亂局。現主爭是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族派和利益上的分配出現爭端。現現況看,土耳其樹敵和對立面太多,已不能左右逢源而控制事態的發展和進程,美局外觀戰,樂意這種狀況持續和進升,對美有益而無害。普金與埃爾多安的談判已有協議和成果,但談和實際狀況的變數,不確定性,更有拉據式的來回,在敘利亞俄羅斯的投入眾人皆知,在戰事結束後,敘應是俄羅斯的影響力增和控制的範圍,土耳其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遲早會知難而退!


周敏康801


即使如此,莫斯科也不會放棄大馬士革,如果放棄巴沙爾政權,那麼莫斯科的戰略空間就會被西方及北約擠壓殆盡:南聯盟被肢解,莫斯科就一肚子的火無處釋放,因此啊莫斯科會盡己所能死保這塊在中東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戰略重地。


小糊塗仙5482


普京只管轟炸,絕對不會對敘利亞重建花一分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