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為的成名曲有哪些?

千里馬4251


蔣大為老師有許多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歌曲,上世紀80年代初,在村裡的大喇叭裡經常聽到《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改革開放初期,流行音樂還沒有在內地興起,蔣大為老師嘹亮的歌聲,再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詞,成為百姓最喜歡的歌唱家,就連我們這些孩子都會經常哼哼幾句。

再到90年代,隨著電視劇《西遊記》的播出,由蔣大為老師唱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更是風靡大街小巷,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之作。

後來不斷看到蔣大為老師演唱的歌曲如《駿馬奔馳保邊疆》,《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思鄉曲》,《駝鈴》等。

不可否認蔣大為老師是一位功成名就、德高望重的歌唱家。他雖心直口快,但他並沒有刻意貶低別人的意思,有些話很明顯是受節目組的安排和主持人的誘導,大家不要情緒化,攻擊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藝術家。


WeCare中國


蔣大為,1947年1月22日生於天津市和平區,中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1978年,蔣大為演唱了自創的《駿馬奔馳保邊疆》。

1980年,蔣大為憑一曲《牡丹之歌》成名。

1986年,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被觀眾熟識。

所以我認為蔣大為老師的成名曲應該是《牡丹之歌》!




贏正大管家


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可謂家喻戶曉,其代表作《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之歌》《敢問路在何方》,等都堪稱經典,真正的成名曲是《敢問路在何方》

蔣大為是中國最早把西洋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唱法結合,並形成自己獨特演唱風格的歌唱家之一。

蔣大為是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歌唱家, 享有“民歌之王”的美譽,1968年赴呼和浩特近郊插隊落戶,1970年參加森林警察文工團,1975年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任獨唱演員,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30多年來,他演唱過上千首的歌曲和上百部的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歌,其中他演唱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之歌》,《駿馬奔馳保邊疆》,《敢問路在何方》,《北國之春》,《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等歌曲在海內外膾炙人口,廣為傳唱。

他的實力確立了他在中外歌壇上無比輝煌的地位,蔣大為有著非常獨特和使人難忘懷的歌喉,他的音色清純自然,明亮通透,會有金屬般的創造力。

他的演唱甜美,音色明亮,感情真摯,他的表演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歡迎和喜愛,他的歌聲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傳遍了海內外。

在我心中蔣大為每一首歌,唱的都非常好聽,特別是多以熱愛與讚頌之情的歌曲,有氣勢宏偉的《民族魂》,《我那太陽迎進祖國》等,有熱情洋溢的《牡丹之歌》,《天邊的駱駝》。


真韻堂古箏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蔣大為老師出生於天津,中國內地男高音歌唱家,嗓音洪亮,大方德體。

蔣大為老師的成名曲很多,八十年代紅遍全國的有《牡丹之歌》還有西遊記主題曲《趕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是楊傑導演在三挑選,最後由蔣大為演唱。再有蔣大為上山下鄉時,跟具親身體驗創作歌曲《駿馬奔馳保邊疆》這首歌曲流行至今。《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歌曲是蔣大為在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之後創作的歌曲,曲調優美,旋律動聽,還有很多歌曲,比如《駝鈴》《木魚石的傳說》等等。這些歌曲深受觀眾的好評。

蔣大為老師是中國歌壇不老的長青樹,希望有更好的歌曲奉獻給大家,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


天地英雄


蔣大為的成名曲

  都知道蔣大為的成名曲是1980年的電影《紅牡丹》的主題歌“牡丹之歌”(喬羽詞,呂遠、唐訶曲),其實他讓全國人民熟知是在1973年的電影《青松嶺》的主題歌“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張仲朋詞,施萬春曲),只是這首歌是韓溪和蔣大為的男女聲對唱,而非獨唱,他只唱了幾句。另一方面,《青松嶺》屬文革電影,表現內容與改革開放形勢相悖,所以漸漸被人們淡忘了,其實這首歌還不難聽。

後來蔣大為也多次在演唱會上獨唱過這首歌。現在聽電影原唱,那時蔣大為的聲音還顯得有些稚嫩,還沒有像現在的聲音辨識度這麼高。當年他才二十多歲,後來再獨唱的這首歌就成熟了許多,感覺也好聽多了。已經七十多歲的蔣大為現在還經常活躍在舞臺和電視節目中,是很難得的。

  以《牡丹之歌》為主題曲的電影《紅牡丹》當年也很火,還清楚記得1981年我們一行五六個人去蘭州測繪局安裝儀器時,幾個人整天都在唱“啊啊,牡丹”,實屬當時的“流行歌曲”。當年的主演姜黎黎一點也不輸陳沖、張瑜、劉曉慶等等這些炙手可熱的當紅女明星。姜黎黎於九十年代去了美國發展,後來出演的影視劇就不多了。如今這些人都六十多歲了。


全球我來報


我們都知道蔣大為是家喻戶曉的歌唱家,藝術家,他演唱的《北國之春》、《敢問路在何方》、《牡丹之歌》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因為他歌曲流傳廣泛,曲調郎朗上口,很多人都很喜歡改編他的歌曲。其中著名相聲演員岳雲鵬改編的《五環之歌》就是出自《牡丹之歌》,一經發布深得觀眾喜歡,一直傳唱至今,甚至一度都是岳雲鵬相聲演出的壓軸節目。


為此也有人懷疑岳雲鵬難道不涉及侵權嗎?岳雲鵬曾在節目中透露,在某次春晚會後臺有幸遇到蔣大為老師。他不敢親自去找老人家,就讓蔡明領著他去找蔣大為。

敲開蔣大為老師的房門,小嶽嶽就說:老師好,我是岳雲鵬。蔣大為:你進來吧!談到改編《牡丹之歌》的時候,蔣大為就問你改編的時候跟誰說了?嚇得岳雲鵬渾身哆嗦。接著蔣大為老師就說:沒事,我的歌你們隨便改編,觀眾們喜歡就行。他還談道:相聲演員講究“說學逗唱”,往往就會涉及調侃歌曲,可以理解。

曾經也有人建議蔣大為老師演唱岳雲鵬改編的《五環之歌》,但每次都遭到他斷然拒絕。他曾在公開媒體談到,我本人絕不會唱《五環之歌》。因為我是原創,我要對作品尊重,我必須要很嚴肅地對待作品。但是大家之所以喜歡改編它,還是因為它有一定群眾基礎,我也不反對。

當然也有人認為蔣大為沒追究岳雲鵬的責任,主要還是看在師父郭德綱面子。因為如今的郭德綱在娛樂圈可以說,絕對是大咖級人物,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反觀同樣是喜歡模仿蔣大為老師的朱之文,似乎不太受他待見。前段時間,蔣大為公開表示:農民歌手是觀眾喜歡你,但你不是歌唱家,邊都沒有。你更不能拿著是我的學生進行炒作!他雖然沒有直呼其名,但大家都知道說的就是朱之文。


當然也有很多人第一時間站出來為朱之文鳴不平,他們認為是蔣大為瞧不起農民。也有人認為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功,歸功於於文華的提攜和幫助。“蔣大為學生”的頭銜並沒有給朱之文帶來多少社會影響力。

再者說朱之文從未拿著你的名義到處宣揚,也從未聽他說過自己是什麼藝術家。反之聽到最多的是:自己一直都是一個農民,喜歡唱歌而已。

其實蔣大為不喜歡朱之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年朱之文在各大媒體太過高調。雖然是頂著農民歌手的頭銜,歌唱水平有限,但是掙的錢遠遠超過很多專業歌手。為此蔣大為認為朱之文是“農民式狡猾”,還是打心底很反感朱之文的。

但蔣大為老師雖然不喜歡朱之文,但並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歡。比如於文華一直認為朱之文一直保持農民本色,很難得很支持他。還有著名歌唱家楊洪基也表示非常喜歡朱之文。也許這就是每個人關注的角度不同吧。

但通過近些年,朱之文的一些實際行動來看,比如積極捐款捐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等。他確實沒有跟其他很多農民歌手一樣,紅了就忘乎所以了。反之他做出的很多成績也都可圈可點。


綜藝叭叭叭


這位朋友你好!1980年,蔣大為憑一曲《紅牡丹》成名。1985年,蔣大為曾擔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1986年,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被觀眾熟視 。1989年,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2006年,擔任原全國文聯第八屆常委, 2009年,獲得"中非藝術家"稱號,被授與民委突出貢獻專家。由他作曲並演唱的《說中國》 《和諧家園》兩首歌入選中宣部100首愛國歌曲大家唱曲目,2015年,獲"中國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稱號。

蔣大為這個名字代表著中國民歌藝術如花似錦的繁榮景象,《牡丹之歌》《駿馬奔馳保邊疆》《敢問路在何方》等這些經典之作,已經寫入了中國民歌的史冊。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鋼斤葫蘆娃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蔣大為成名曲有哪些。

個人觀點,蔣大為的成名曲是最經典的86版《西遊記》的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曲家喻戶曉,也讓蔣大為一唱成名。

其實這首歌曲由許鏡清作詞,邀請歌手張暴默演唱這首歌曲,沒有想到最終這首歌的演唱者成為了蔣大為,當時許多媒體爆料是有人從中作梗,最終這首歌曲才落到蔣大為身上,其實這首歌曲算是被蔣大為“搶過來”的,如今事情已經過去30多年了,事情的真相不得而知,但是不可否認,如果沒有各位前輩的提攜,蔣大為是沒有機會獻唱這首歌曲的。

如果沒有《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蔣大為有可能不會出名,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大家。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謝謝。



愛情太難了


蔣大為的成名曲《西遊記》中的(敢問路在何方),還有(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等,雖然成名了,但本人覺得其心境不是很好,經過歲月的檢驗,並不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尤其今年武漢疫情這段時間沒有一點作為,枉受中國人民的喜愛,一家人都是加拿大籍還在中國賺錢,應該像過去一樣這種人打入冷宮,讓他在舞臺消失,中國人口眾多不缺他一個,好像這種話也是他說的,講的是中國這個地方適合賺錢但不適合生活。反正我現在是不喜歡他了。


HEYEPING


《牡丹》被岳雲鵬改成五環的那首,多少人聽了岳雲的而忘了牡丹竟是蔣大為老師的成名曲。

我們看過最經典的《西遊記》中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記得那時候還時不時的走著路哼著這首歌。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